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以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的成本和进度控制为例,全面分析了实际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成本和进度控制问题。为了确保有效的成本和进度控制,本文采用了挣值法进行计算,从而准确地评估项目中成本和进度的差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6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联合制定并颁发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继而,智慧社区概念逐步从加强物业管理、做好居民服务等角度出发,通过智能化、一体化系统集成建设,打造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改革”这一更新、更全、更高的社会数字改革兴起,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政府纷纷加大了对智慧社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出台了相关的地方规划。而小区作为社区的基本单元,其智慧化的建设研究成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学术界纷纷对智慧小区的项目管理开展研究。智慧小区,作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创新性应用,近年来以其显著的生活便利性和服务效能,逐渐成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城市居民的期待。然而,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进度滞后、费用超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智慧小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而如何对智慧小区项目进行有效的项目进度和费用管理,是目前在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智慧小区的建设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设备,如智能门禁、智能监控、物联网设备等,其实施需要有精细的项目管理,以协调各种资源,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而目前,许多智慧小区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项目进度和费用难以控制。此外,智慧小区的建设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软件开发工作,如果没有系统的管理流程和方法,也很容易导致项目进度和费用的超出预期。杭州作为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智慧小区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和先进性。通过对该项目的成本与进度管理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杭州A小区的智慧小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智慧小区项目的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智慧小区相关研究
1990年,在旧金山组织的一次国际会议之中,将主题确定为“智慧城市”年之后,其他国家都积极建设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在这方面逐渐开始了尝试。根据John M Eger(2011)提出的观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领域是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来实施具体的行动。在对“智慧”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时,该观点主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智慧在环保、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在“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平衡工期与费用开支关系,实现“智慧”实现过程中的最大价值体现[1]。根据Alexandros Washburn(2014)的观点,可以理解“智慧”的概念为对新一代技术的敏锐关注,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城市建设中,以实现通信技术与城市的高度融合。在“智慧”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过程的进度规划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悲观、乐观的时间估计方法对工期开展估算,并为项目进度提供规划和控制依据[2]。国内智慧小区建设的时间起步较晚,目前全国智慧小区建设尚在萌芽期。李静(2015)通过对全国多个地区的智慧小区建设情况采样分析,得出了目前行业水平低、建设模式不统一、重复建设多、工期管理差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关键路径法、PERT技术应用于智慧小区项目建设,从而推动项目的有序实施,助力与此类项目的建设目标达成及后续优化[3]。王鹏晖、李军(2019)为解决“智慧小区”工程项目进度和费用管理问题,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科学管理工程进程,缩短工程工期[4]。李敏瑞(2022)通过对长海县A镇某小区的智慧化改造入手,基于建设方角度,提出通过费用曲线法和综合对比法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实现了项目进度管理和项目费用管理的有效协同[5]。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智慧小区智慧小区项目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小区智慧化、数字化改造项目,其与传统的基础工程建设的差异主要在于智慧小区项目充分利用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并将小区内的各类智能化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统一集成、统一管控、统一服务的效果。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家庭、小区、社区乃至城市都在推进智能化建设,而智慧小区正是这个智慧化链条中的核心节点。当前国内的软硬件及网络技术水平都已具备了将小区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智慧化单元的能力。智慧小区项目提高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了便利、快捷、更智能化的生活服务;为物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直接的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政府侧治理要求的推动,实现规模化治理相关大数据联网,便于政府开展人员、车辆、防疫等各类管理工作的开展。
国内的智慧小区项目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技术标准、建设模式等也出现了不断的更新迭代,主要特点如下:
(1)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智慧小区项目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智能化阶段:单一智能化设备安装、局部智能化系统形成、个人/家庭/小区/周边区域的系统性覆盖。社会面上也出现了类似“监控小区”、“安防小区”、“智慧安防小区”、“智慧小区”、“未来社区”等各类名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小区的智慧化程度日益提高。
(2)项目集成度越来越高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而然促使了智慧小区项目建设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发展至今,工作专业度方面已覆盖了市政、强电、弱电、智能化等各个角色;系统建设上包括软件开发、硬件安装、网络施工、无线通讯等各类分工......越来越高的集成要求使得对项目管理的费用和进度方面提出了更高挑战。
2.2理论基础
2.2.1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
全面控制全过程成本的理论的目的在于全面把控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该理论将整个过程划分为五个关键阶段,分别是投资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投标、工程建设和项目竣工决算。每个阶段都明确了重点和控制目标,以确保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102]。具体而言,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采用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动态控制方法,通过对项目运行过程开展全面的成本管控,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103]。
事前控制强调预测和计划,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计划的偏差,并做出相应调整[104]。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事中控制是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措施,重点是实施成本控制。通过监控和调整项目的进展情况,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事后控制是在项目执行完毕后进行的控制。通过将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此外,事后控制还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105]。
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的应用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优化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的框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理论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和管理,以便更好地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通过仔细衡量每个环节的成本和价值,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的风险,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106]。
第三章 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现状 ................... 25
3.1 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概况 .................. 25
3.1.1 杭州A小区简介 ............................ 25
3.1.2 智慧小区项目简介 .......................... 25
第四章 基于挣值法的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偏差分析 ............... 32
4.1 项目成本及进度挣值分析 ........................ 32
4.1.1 挣值参数计算 .............................. 32
4.1.2 挣值数据分析 .......................... 33
第五章 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 40
5.1 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纠编措施 ............... 40
5.1.1 加强动态成本管控 .......................... 40
5.1.2 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 ........................ 41
第五章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5.1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纠编措施
5.1.1加强动态成本管控
动态成本管控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持续跟踪、监测及反馈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动态地调整和控制项目支出,以在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中达到与执行进度的协同。首先,优化动态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动态成本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设定明确的预算目标、实时收集成本数据、分析成本偏差以及采取纠正措施来应对超预算情况。在对杭州A小区智慧小区项目进行分析时,通过表4-1可以看出该项目在计划任务量和实际任务量,以及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在监控安防和停车管理任务包方面,差异尤为明显。其次,针对成本超出预算的任务包,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停车管理”任务包为例,其实际成本超出了原始预算,仅有0.2的CPI值。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出超支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涵盖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以及价格波动等多个方面。根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思路,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分配以及重新制定预算等。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最终目的是确保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基于此,构建动态成本管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