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成本会计论文格式、成本会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日期:2021年03月2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6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3081129433080 论文字数:26533 所属栏目:成本会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成本会计论文,笔者通过分析发现,A 公司由于存货成本控制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人员多,而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实现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尽管现阶段 A 公司内部已经具备了初步体系化的存货成本管控制度,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与 A 公司存货成本控制自身能力的不足,使得这一制度仍然具备很大的完善空间。A 公司需要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强化自身存货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与其他方法相比,依托“去库存”理论核心建立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帮助 A 公司降低库存冗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制造业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制造业特别是体育鞋服用品制造业出现大量问题,比如用工成本提高、人口红利的消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使得此类制造业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成本增加,生产费用、物流费用等价格不断上升,其利润越来越少。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为了得到一定的利润,不得不降低产品的质量,短期来看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营,但对长期经营发展非常不利。

我国在积极促进国内需求有效增长的同时,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度,实现制造业成本有效控制,消除经济发展不利因素。扩大优质供给规模,减少劣质供给,充分提高供给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供给与需求两种结构能够良好适配。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与企业运营质量、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占比、资产利用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完善的存货成本控制制度的保障下,企业的存货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机制能够促进资金合理运用,为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提供动力,以此从根源上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和外部竞争力。一旦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机制与自身存货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将会直接扰乱正常的存货管理工作秩序,从而出现存货储备过量或存货短缺的情况。存货过量会直接增加企业成本压力,严重时还会打破原有的资金链,导致企业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对资金的充分利用。而存货短缺会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存货成本控制这一问题已经开始被研究,西方国家对此问题的研究较早。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提高,为满足西方国家社会发展模式,早期的研究工作明显偏向于实际的管理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代表包括:在早期阶段提出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日本丰田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准时制生产方式,为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问题后续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指导基础。发展至现阶段,欧美社会对于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控制措施及各行业差异化的存货成本控制理论,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进行重点关注,保持存货存储规模与企业充分盈利之间的平衡点,当前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下列方面:

托尼.阿诺德《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2011)提出:存货存储规模是企业制定生产运营计划的核心,在生产运营计划中充分考虑有关终端产品的实际问题,在需求计划中充分考虑原材料和部件问题。根据文章相关阐述,存货管理问题在企业整体的问题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措施。借助 ABC 分类法来实现有效管理,而有关批量采购问题则以经济订货量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将物料需求计划、订货补货系统以及定期检查系统进行综合利用来实现相关问题解决。

史蒂文.M.布拉格《Inventry Best Practices》(2011)认为,从存货流转的过程可以知道,在企业存货成本控制工作中任何个体因素都会对整体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参照布拉格提出的相关论点,企业合理的存货规模可以通过加快存货供应速度予以解决,强化会计信息的内部流动性,消除和减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当中的不合理激励因素。并且,各生产环境应当充分精简在产品规模,加快单位生产速度,缩短供应时间等方式来控制企业存货规模。

..........................


第二章 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存货和存货成本

存货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准备的待售存货与尚未完成生产流程的在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原材料的统称。企业实际的存货规模与自身的实际资产运用情况存在直接联系,合理的存货规模能促进企业经营利润实现增长,运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当中存货所占比重往往较大,因此其对于资金的占用也相对较大,所以常有不法之徒企图借助存货来实现逃避国家税务。

存货成本涵盖商品的订货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开展售后服务所产生的成本。通过前人相关理论的阐述,本文对于存货的研究运用主要涉及采购、物流、生产、存储等相关环节,对于存货成本的核算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1)先进先出法:这一方法指的是对预先采购的存货进行销售,实际销售成本即存货自身的成本,存货成本价格在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作业时进行自动排序筛选,在维持单位成本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在组织销售过程中电子系统会根据工作人员录入的数量信息生成相应的价格。所以操作人员应当严格保证数量及成本信息的正确性。在运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充分保证预先采购存货成本的不可更改性,禁止会计人员对成本价格进行修改。

(2)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指的是独立计价核算,主要针对不同的销售成本,这一方法常出现于大型医疗卫生组织、大型自选商店等内部设有严格计价要求的企业。在完成存货采购后,企业直接根据各部门需求派送相应规模的存货,各部门最终利益直接与存货成本相挂钩,所以各部门会根据市场价格制定严密的个别计价标准。单从理论层面来看,个别计价法更加趋向于会计计价原则,也正是如此,与其他核算方法相比,运用个别计价法进行成本核算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流程步骤,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保证数量与价格信息的真实性。运用个别计价法进行成本核算的组织大多为存货规模相对较小、存货周转率差、单位成本高的企业。

.............................


2.2 理论分析

成本控制,是指预先制定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各类成本理论中的成本控制实际上是通过划定预先成本标准而得出的额度限制,根据额度限制对生产过程中的费用规模进行调控,以减少具体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利用不合理造成成本失控的状况,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的目标。

2.2.1 成本控制的内容

目前我国关于成本的分类主要有目标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三种成本模式,具体可分为计划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通过对各阶段进行细化能够强化整体的成本控制质量。

(1)计划阶段应用目标成本控制

在计划阶段实行控制工作能够发挥“节流”的作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能力,确保自身能够长期在竞争中的拥有主动优势。

(2)采购阶段应用计划成本控制

这一控制方式在资金方面有一些独特之处,在选择购买哪种类型的存货时也可用到分析发展趋势方面,尽管价格会围绕某一特定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浮动,但管理人员能够借此了解各项资源购买的花费,为接下来进行更适合的决定给予一定的信息支持。

(3)生产阶段应用标准成本考核

标准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成本。基本标准成本一旦成立便会趋于长久的稳定,而现行标准成本则会根据各类因素的变动而变动。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能够通过基本标准成本予以体现,能促进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 3.1 近 5 年 A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情况表

............................


第三章 A 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 ...........................14

3.1 A 公司基本情况........................ 14

3.2 A 公司的存货及存货成本概况..............................15

4.1 存货预算中存在的问题..............................23

4.1.1 没有细化预算编制................................23

4.1.2 预算体系中职责划分不明确..........................23

第五章 A 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29

5.1 “去库存”管理在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29

5.2 “去库存”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30


第五章 A 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


5.1 “去库存”管理在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

库存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企业在进行正常的销售时可以通过库存输入来获得最基本的产品保障。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库存物资,那么只要客户下了单,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产品,从而提升回头购买的几率,增强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对库存进行管理,应根据客户的订单和合同要求管理生产、采购、运输和其他计划,还应该密切关注产品的销售情况,这样可以对销售过程中的库存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要想对库存的成本进行一个很好的控制,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对库存的管理,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库存,那么就可以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的生产出产品,而且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库存管理不合理,那么就会让库存物资处于积压的状态,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去库存”管理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库存物资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对已经形成的库存物资进行管理,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控制的环节,将其转移到采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