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潢设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室内装潢设计论文格式、室内装潢设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浅谈运城学院学生食堂建筑设计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94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05031246516123 论文字数:2451 所属栏目:室内装潢设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 要:介绍了运城学院学生食堂的工程概况,并基于环境和实用性因素,确定了具体的设计思路,阐述了该设计中平面和立面的设计方案,指出建筑设计必须尊重功能需求,尊重自然。
  

关键词:建筑功能 使用功能 设计
   

Desig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dinning hall of Yuncheng Institute
   

Abstract:The general situati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dinning hall work of Yuncheng Institute are introduced. Based up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racticability concrete design idea is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the plane layout and facade design are elaborated. Authorpoints out tha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hould be embodied in architecture design with respect for nature.
  

Key words:building functions, usable function, design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的内容包括功能、构造、风格三个方面,新的技术、新的功能需求造成新形式的产生条件,因此,脱离功能、构造来谈风格如同无源之水。随着文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建筑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希腊风格、哥特风格、拜占庭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经历了由简到繁,最终又回归到它自然的状态———功能。基于主客观的因素,现代建筑崇尚自然、真实,去寻求功能最基本的合理性———功能第一、理性至上的原则。
  2008年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方案追求形式较为纯粹的建筑体型,完全是一种内在功能的外在理性、真实的反映。与自然最接近的建筑,也是最容易与自然融合、共存的人工环境,这也是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如上思想的促使下,便有了运城学院学生食堂的建筑设计。
  

1 文化环境工程概况

 

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有一种说法“二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山西。”这充分说明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特别是晋南地区,古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文有柳宗元、武有关云常。在如此丰厚文化底蕴和资源的土地上,运城学院更是人才济济、英杰倍出,它是河东大地上的文化先锋。
  运城学院前身是运城高专,于2000年升为本科院校。原来的校园已满足不了现在的发展需要,学校在运城市东郊新征地约20 hm2用于一期发展。
  该基地南临运城至三门室内设计论文峡高速公路连接线,北接运城市新开发区。
  总规划分为三个区,西侧学生生活区和附属用房,中间教学区,东侧运动区。学生食堂位于校园的西北端,生活区两座“口”字形学生公寓楼的北端,东西走向,东西长92.24 m,南北长36.8 m,共三层,地上两层为学生食堂,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库房,总建筑面积10 348.3 m2,一次容纳3 020人就餐。
  

2 设计原则基于环境和实用性因素的思考,确定设计思路。
  

1)两座“口”字形学生公寓楼体量较大,体型元素简单,组合规整,以灰白为色彩主调,学生食堂建筑风格应融入这一建筑群中。
  2)摈弃以往学生食堂的布局形式,新的管理模式产生新的平面布局。
  3)力求通过空间格局的布置,为食堂工作人员创造一个高效、便捷、清新的工作环境,为就餐学生提供怡人舒适的就餐环境。
  4)由于是教育建筑,而且工期紧急,力求高效、节约、便于施工、讲求质量、控制投资。
  

3 基于平面的设计

 

3.1 总述平面以往学生食堂平面为一边餐厅一边操作间,这与学校就餐管理方式一致,而该工程采用了新的平面。
  食堂一、二层平面布局相同,为学生食堂。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等主体建筑均采用对称布局,学生食堂也沿用对称形式,三个矩形单元组成,水平“工”字形,中间长矩形为餐厅部分,两侧宽矩形为操作间,这样以满足学校四个独立食堂的管理模式,引入竞争,学生受益。
  餐厅居中,一来服务两个操作间,二是餐厅两侧入口与学生公寓楼人流主线相接,这样的布局拉近了宿舍与食堂的联系。居两侧的操作间入口与学校环路相连,方便进出卸货。人流货流各行其道,避免流线交叉干扰。
  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和库房,分别与地上部分的餐厅和操作间对应,分区明确功能简单。
  功能的需求产生这样的平面,同时也自然划分出结构单元和防火分区,达到了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3.2 操作间平面操作间两层共四个独立工作区,形成四个独立的操作空间,由四家承包,繁荣学校饮食文化。上下之间货流通过入口小门厅的简易货梯运送,内部楼梯解决人流的垂直交通。三跨18.9 m进深的操作区,沿四周布置小间后,操作区自然采光面太少,而且不利于烟气、热蒸汽的排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中将传统操作间的杂物院和共享空间的设计思路融合为一体,在操作间引入内天井,一来解决操作区的采光、通风、排气、排烟;二来丰富空间层次,形成较多的沿墙空间,利于操作台和洗池的布置。
  如果采用燃煤炉灶必须将热加工区放在靠外墙的部位,并留出一定的堆煤、堆灰、烧火的空间。通过学校膳食科和设计人员的多方考察,决定采用燃油炉灶。这样操作间放至二层就切实可行,同时可将热加工间放在售饭区与冷加工区之间,一为满足操作流线,二来利于食物的保温。热加工间以外的操作区根据流程将主、副食加工分成两个空间,各有自己的操作流线,设计了不同的使用空间和设备布置。
  明确的功能分区,减少相互间干扰,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3.3 餐厅平面学生食堂长92.24 m,高度仅为12.5 m,与相邻的公寓楼相比,体量和高度都相差太大,故将食堂室内外高差定为1.5 m,在餐厅南北入口处设计了10步大台阶和种植槽。餐厅上、下两层在出入口处与室外剪刀楼梯联系,每层进深五跨利用柱列划分空间,两边入口处柱距5.1 m,适合人流集散和学生洗手、洗碗;中间处柱距7.5 m,形成一个大的就餐空间,这也是取决于4人就餐桌尺寸及结构要求。学生就餐全部自选,故而产生了就餐部分与操作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开敞售饭区,将传统的竖向排队买饭改为横向任购式。
  二层屋顶材料区别对待,操作间湿度大,钢板易锈蚀,选用混凝土屋面板,餐厅顶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和采光带合成屋面,这种屋面材料质轻、美观、经济,近几年在民用建筑大跨度空间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阳光从屋顶采光带的泻入和低窗引入的室外草木四季更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美怡人的就餐环境。
  

4 平面功能产生立面形式功能要求

 

产生了如上的平面,平面布局决定着立面形式,如同平面一样的简单、整洁,三个长方体的组合,很直观地反映出平面布局,同时也协调了南北两侧学生公寓楼风格的简洁体形,以同样的矩形元素形成条窗,虚实墙面处理,四棱锥装饰块和白墙灰色带作点缀,统一中求变化。
  出入口巨大挑台上的轻钢玻璃采光雨篷既解决了混凝土构件的笨重,又使建筑立面的阴影效果变化丰富。毛面花岗石勒脚和入口青条石大台阶,仿佛建筑的坚实基座,天然的石材又恰似周围草坪、土地的延伸,自然亲切。
  

5 结语

 

平面、立面的产生和处理都是功能的需求。大的空间不是空洞的柱距排列,它有着丰富的功能内涵,操作区工艺流程的排布、就餐区就餐空间与交通路线的合理布置、功能需求产生的售饭空间和操作区室内设计论文内天井……从功能出发的建筑设计才更经济、实用,进而达到真实的美。
  当下流行的先有效果图形式,才将各种功能强行填入的急功近利作法是对建筑的本末倒置。
  建筑要回归自然,要回归最本质的来源———功能。愿建筑师尊重功能、尊重自然,还建筑以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