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封面和正文格式范例与规范说明
1. 本论文格式范例适用于自考、函授、网院、高职等类型的考生,论文一律以中文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论文基本框架应包括:封面、正文标题和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项)。正文部分含“引文”(综述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主体部分(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语”。
2. 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选与英语相关的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尽量具体有意义,不宜太大太空泛;论文选题经导师确认后着手写作。论文选题必须与外语相关。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撰稿人:XXX
准考证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
答辩日期:200 年 月 日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工作(学习)单位:××××(只需体现工作或学习的其中一项)
摘 要:本文通过创设培养被试愉悦情绪,比较两组英语水平相当的成人学习者对英语情感词汇的再认影响,以考察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成人学习者,其学习时情绪的愉悦与否不会影响其整体的英语词汇学习记忆;2)词汇本身的情感色彩显著地影响了学习者对词汇的学习记忆,与学习中性或消极词汇相比,学习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时,无论被试是否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其学习记忆效果都要好。(摘要是言简意赅地表述论文最精华内容的地方,不要堆砌引言或重要性内容,不超过250字)
关键词:愉悦情绪;词汇记忆;效应(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2~4字)
备注:页面四边距均设置为2.5厘米,正文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标题黑体三号字,各小标题可加粗,段落行距设为最小值,段前段后设为0行,正文中不要出现多余的空行空段。中文标点用全角,后面不加空格,英文标点用半角,后面加一个半角空格。段首要统一缩进两格,定稿后用A4纸打印4份装订好,在答辩时带来。不擅长WORD排版的考生可求助他人排版。
1. 引言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1]。情感与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相反,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如果缺乏积极情感,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就会大打折扣”[2]。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把情感发展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先后出现的教学法如暗示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全身反应法、自然法等都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很多课程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也考虑了情感问题。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
情感渗透到外语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关于情感尤其是焦虑和外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情感影响语言学习过程似乎已经形成定论。但是,情感与语言学习到底存在哪些具体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体现情感因素以及情感问题本身的价值(比如自我报告等调查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认知和情感策略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焦虑”等概念的定义、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情感、积极情感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等关键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 “关注情感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3]虽然积极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诸多感性的肯定,但目前的研究较少提供大量实证研究的有力佐证,更多的研究都是针对学习中的焦虑问题。…… ……。
“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4]它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5]导致焦虑既可能是学习者的个别特征,也可能是学习活动形式或教学方法。测试也可能导致焦虑。Jane Arnold认为,“焦虑对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但焦虑又是可以克服的”[6],…… ……。
20世纪70年代的许多研究…… ……证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焦虑对学生的学业成效都有着显著的影响[7]。进人20世纪80年代之后,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许多研究都对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变量(affective variables)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8][9][10]。…… ……“语言焦虑与语言课程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成就的评定呈负相关。在考查和考试中,外语学习焦虑的表现同样存在。”[11]
为了了解学习者对外语学习过程产生的特殊身心反应的程度差异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Horwitz得出如下结论:…… ……而且FLCAS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12]Horwitz在研究中…… ……FLCAS程度越高,最终成绩越低。Price在其实验报告中也对FLCA和外语学习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FLCAS程度与最终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则呈负相关,分别为r=-.22(p<.05);r=-29(p<.01)和r=-.27(p<.05)。”[13] …… ……Gardner…… ……证实了“学生自我报告在语言课堂上感受的窘迫和焦虑感的程度”[14]。…… ……研究结果证明了“学生在这一量表上的得分与他们的课程成绩有着显著的、一致的相关性。”[15]
上述研究证明:焦虑是对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显著负影响的一个因素。Young与Krashen, Omaggio Hadley等专家就外语学习焦虑进行过访谈,结论是语言习得在焦虑为零的情况下似乎最有成效。教师的作用应该在于把学生的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16]。…… ……反之,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口头实践会得到与考试一样的评估,那么他们的焦虑程度就会上升。[17]
综上所述,既往的研究大都关注学习任务难度或学习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焦虑情绪及其效应,很少研究关注学习任务本身所隐含的情感色彩以及这种情感色彩和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所形成的交互关系对学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当然,长期以来所倡导的“寓教于乐”也可视为愉悦情绪对外语学习和记忆的关系的一种感性认识,但还缺少更有力的实证理据。因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探讨。
2. 实验
2.1 实验假设
Jane Arnold认为:情感信息与其他各种信息如视觉、语言、听觉、嗅觉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之中。情感可能给记忆带来混乱。人脑在处理新信息时,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之间形成双向交流,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由于情感信息与其他信息一并储存,当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时,情感信息也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不管是积极的情感如振奋、愉快,还是消极的情感如绝望、失败、羞辱,都会与当时的学习过程建立联系。消极情感与学习过程建立联系时,就有可能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导致工作记忆中可用于处理信息的空间减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反馈可以是认知的或情感的,可以是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18]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源。而能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当时的情感状态。当学习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进入思维混乱、尴尬、绝望甚至愤怒等消极情感状态时,就有可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
信息处理是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相互交流的过程。…… ……新的信息(体验)通过感官系统进入大脑时被分割成无数个非常小的单位储存起来。人们在提取这些信息时,不是提取完整的影像,而是根据分散储存的信息重新构建新的影像。
笔者的实验假设为:学习者处于愉悦情绪状态时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词汇记忆的效果,这一显著效果将全面表现在记忆积极、消极和中性情感词汇过程中。
2.2 实验设计
对英语水平相当的两组被试进行情绪控制处理,愉悦组接受愉悦情绪培养,考察愉悦组和中性组词汇再认成绩,以观察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2.2.1 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2×3两因素混合设计:学习情绪(愉悦和中性),词汇情感色彩(积极、中性、消极)。学习情绪通过呈现能诱导被试产生愉悦(多彩天然美景、情趣幽默镜头、清新动感音乐)或中性(规则黑白立方体)的图片和音乐来培养。情感词汇分为积极情感词汇、消极情感词汇和中性情感词汇。
2.2.2 被试
参加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大学英语预备班的40位刚刚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性别分为异组同质的两个班。对两班的英语高考成绩分析表明两组被试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F(1,27)=0.118, P>0.05,即两组被试的英语水平相当。
2.2.3 实验材料
从网站图库精选100幅图片和10首音乐,由一组同等水平的学生10人对图片进行七级量表判定其积极性、中性或消极性,确定50幅图片和5首音乐具有很强的积极情绪诱导功能,准备50幅圆锥体、长方体、球体等黑白图片作为中性图片。从大学英语六级更高难度词汇表中选择100个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同样由这10名学生对词汇进行积极、消极和中性情感的判定,最后确定积极情感词汇、消极情感词汇和中性情感词汇各15个。
测试材料为一张印有45个英语词汇的词表,其中30个为所学词表中的词。正确辨认一词得一分,总分45分。
2.2.4 实验过程
实验在独立安静教室内进行,先将被试分为两组,愉悦组接受愉悦情绪诱导(愉悦组),中性组为中性无诱导(中性组),愉悦组和中性组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