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政治经济学论文,笔者认为该论文主要包括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等。今天无忧网为大家推荐一篇政治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政治经济学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原因
自古以来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大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人们更关心粮食产量,以确保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逐步提高,我国已逐步实现了温饱,食品安全进而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他也成为制约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绿色食品是指在安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培育,及收割、并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无污染、保质保鲜的农产品,是集环保,健康,营养为一体的食品,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又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向。可以说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1.1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之前发生的毒奶粉,毒大米,毒蔬菜事件,一次次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进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宁花高价买外国进口奶粉,而不买国内奶粉,宁可花高价吃外国进口食物,而不吃国内食物,请客送礼则以外国品牌食品为荣,而耻于送国内品牌食品的怪现象。可以说以上的怪现象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国产食品的不信任、不理解。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腾飞,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并且愿意花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这么说: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在以上的背景下,可以说,全社会都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让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是紧迫的。而绿色食品不但安全无污染、生产标准化,而且营养更科学。绿色农业既不是对传统农业的一味回归 ,也不是对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等等各种类农业发展模式的否定,而是舍弃各类农业模式的种种发展弊端,同时又吸收各种模式长处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也就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近年来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初步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黑龙江地区优秀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大省的基础优势,树立了一批以北大荒,黑森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为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绿色食品产业链还存在缺陷,例如能够提供优质环保的化肥和农药的高科技企业还很少,在运输销售方便,能够满足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需求的企业和零售商还不多,我省的绿色食品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够响亮等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我国连续多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我想概率上视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本文旨在结合黑龙江省具体省情的基础上,分析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特点,突出自身优势,联系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和实践成果,讨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以尝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来促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企业盈利水平,促进我省的经济快速发展。
研究意义:本文立足黑龙江省具体省情,结合绿色食品产业在我省的发展状况,通过研究绿色食品产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尝试探讨了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现阶段所处的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指出了现阶段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关于如何促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意见。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是对绿色食品产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为我省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健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建议和参考。 本文结合绿色食品理论、有机食品理论、产业链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要系统发展我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的思想,提出只有全面系统地促进了全产业链中各个部门的发展水平,才能提高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思想。本文所提出的思想,极大丰富了绿色产品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对我省现阶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状况的详细分析,指出了我省能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具体优势,并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我省的现有优势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省经济的腾飞,为我省能够继续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文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促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我省制定下一阶段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对全国范围内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所多次提出的建立健全产业链思想、保护生态环境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有借鉴意义。
....................
2 绿色食品产业的概念
2.1 绿色食品
(1)绿色食品概念的产生:随着二战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化肥和农药的大量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带来了更高的产量,也使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化肥和农药中的大量有害物质,也通过食物为人类摄取,从而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人们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发起进而扩展到欧洲的,旨在限制过度使用化学产品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农业思想开始兴起,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鼓励本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我国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标准,旨在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并将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遵照严格的生产标准,生产出的安全无害农产评,定义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的划分: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绿色食品按照生产技术等级的相关划分,可以暂时划分为 a 级绿色食品和 aa 级绿色食品,其中,aa级绿色食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绝对杜绝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以有机可再生的有机肥料和对环境无害的科学的防治病虫害措施来保障农业生产。所以其产品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有机食品相关标准,是有益人体的健康食品。而 a 级,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则相对宽松一些,允许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不危害人类及自然界的前提下有限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并配合有机肥料和科学防治手段,其生产出的产品,也完全可以保障对人体的安全无害。
(3)绿色食品的具体标准:绿色食品的具体标准参考由我国农业部所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即 NY/T。它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应遵守的绿色食品执行标准)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一是环境标准。这个标准有两重含义,一是认为绿色食品的生产产地必须是绿色无污染的,包括土地、水源、空气在内的种种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都应该控制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二是认为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都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并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进行改良土壤肥力、改善水源质量,保护空气质量等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二是生产技术标准。我认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可以说是绿色食品标准整个体系的关键,它同时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资料使用标准和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的生产资料使用标准规定了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各种生产物质的使用标准,包括生产绿色食品所需的农药、化肥各种食品添加剂、饲料的辅助添加剂和水产养殖用药的使用准则,它明确规定了生产过程中那些行为应当禁止,哪些物质应当控制使用,并详细规范了允许使用的具体剂量。而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就是以上述准则为参考,按照不同农业生产部门、不同农业生产区域所具有的差异,制定出来的旨在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划绿色食品的生产行为的具体技术操作规程。三是产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是规范绿色食品具体产品质量的最终规范。它的具体标准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突出体现为对农药的使用残留物和食品的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项目种类更多多、指标更严。同时也要求了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也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要求。四是包装标准。
.......................
2.2 绿色食品的优势
(1)有益人体健康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食用健康无污染的食品,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过去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虽然能暂时提高粮食产量,但却是以牺牲环境和人体健康为前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这种生产方式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完全恢复过去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完全摒弃科学的生产方式并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更遑论检测体系,所以这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