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新闻学毕业论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东部SY区为例,对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进行了量化分析,随后对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基层公务员施政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最后探讨了提高基层公务员新闻信息获取效果的途径与对策。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媒介对人们工作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渗透范围也越来越广,媒介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迗权、监督权等各种权利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基层公务员在煤介接触群体中是特殊群体,同时拥有政府公务人员和基层普通群众的接触属性,其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不仅是其本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是其工作中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提高政府施政效果、保障公众权益的迫切需求。据统计,当前基层公务员数量有400余万人群体数量较多,同时在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和培训工作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层公务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基层公务员群体可以说是新闻媒体受众的“基本盘”。调查分析基层公务员通过接触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脑、手机等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行为,并通过分析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工作态度、知识素质、信息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关系,对提高基层公务员施政水平、推动政府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建设新闻产品优质、传播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媒体有积极推动作用。
1.1.2研究意义
学术层面上,目前学界对基层公务员通过媒介接触获取新闻信息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在媒介接触领域,针对农民、大学生、青少年等群体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基层公务员这个群体的研究比较匮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基层公务员的研究样本选取不足,样本时效性不强,同时,针对基层公务员通过媒介接触获取新闻信息的研究,也仅仅是作为研究媒介素养的一部分,对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动机、接触内容、接触方式、接触效果、接触影响等内容没有系统研究。因此有必要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基层公务员通过媒介接触获取新闻信息的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研究。
.......................
1.2概念界定
1.2.1基层公务员
公务员一般是对在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的概括性称谓。总体上,公务员的职责是统筹国家公共资源,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得到贯彻执行。公务员的施政水平在很大程度直接代表着政府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在范围上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群众团体等单位的公务员。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公务员职位可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如上所述,我国目前有对公务员的官方概念阐述,但对基层公务员却没有明确概念和定位。目前一般认为,基层公务人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其一切管理活动都具有直接性而没有中间环节。基于对此定义的理解和认识,本次研究中的基层公务员是指县级行政区域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包括乡镇街道公务员、县属各部门单位公务员,以及垂直管理机构设在县以下的单位的公务员,本文中的基层公务员具体范围是SY区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的公务员。
...........................
2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情况分析
2.1SY区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SY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一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总人口77.94万,下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1.04亿元,财政总收入121.8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4亿元,外贸出出口244.89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270元和2964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3%,从主要发展指标看,SY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级行政区域之一。
........................
2.2基层公务员新闻信息获取的动机和内容
2.2.1基层公务员新闻信息获取的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基于特定的心理或社会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希望通过使用传播媒介来满足需求。由于受众群体特征差异较大,因此所需求的内容和讯息也就不同。而影响受众群体的特征由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环境影响、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对基层公务员这一群体来说,新闻信息获取动机也有着自己特殊性。
从性别上看,性别差异对基层公务员获取新闻信息的动机影响不大,“工作需要”、“增长知识”和“兴趣爱好”这三项的选择倾向排列顺序与被调查整体基层公务员的选择倾向基本相符。但比较有差异性的是,有比例为64%的男性公务员把“兴趣爱好”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动机,而只有52.24%的女性基层公务员把“兴趣爱好”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动机,表明男性基层公务员比女性基层公务员对新闻信息更为感兴趣,获取更具有主动性。
从年龄上看,各个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也都把“工作需要”和“增长知识”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但在把“工作需要”作为获取新闻信息主要目的的年龄段中,30-39岁年龄段和40-49岁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最多,这与这两个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是单位工作的骨干力量,对信息知识获取和掌握需求较高有。而把“增长知识”和“兴趣爱好”作为获取新闻信息主要目的是5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这主要是因为5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基层公务员大多临近退休,在基层单位基本退居二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把获取新闻信息作为消遣时光、放松心情的方式。
.....................
3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惠获取行为与其施政能力的关联性讨论.............37
3.1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工作态度的关联性讨论.............38
3.2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知识素质的关联性讨论............38
4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41
4.1研究结论.............41
4.2相关对策建议..............42
3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施政能力的关联性讨论
3.1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工作态度的关联性讨论
工作态度是工作表现的衡量标准之一,根据需要-动机-行为理论,可以将工作态度理解为与工作相关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其中,内部动机是指由情感或责任所带来的工作动机,不需要用外界因素影响或激发。而外部动机是指需要由外界因素或条件来激发的工作动机,不能由工作来直接满足。因此,内部动机较强的个人,工作态度也较好。基于此,本次研究从基层公务员获取新闻选项的目的和新闻内容选择倾向出发,讨论基层公务员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其工作态度的关系。
......................
4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第一,在接触动机和内容上,体现出基层公务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性的工作意识。从调查看,基层公务员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工作需要和增长知识,这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和促进个人成长,表明基层公务员工作动机较为良性和理性。同时,基层公务员获取新闻信息内容较多的是“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这既较好体现了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属性,又要较好体现了基层公务员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属性,较多关注这两类新闻,能帮助基层公务员较好开展工作。
第二,在接触方式上,基层公务员追求获取新闻信息的便捷性和浅表性。在媒介接触上,基层公务员主要通过新闻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手机、电脑等新媒介获取新闻信息,而对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的接触相对减少。在新闻信息的接触形式上,基层公务员主要接触资讯消息,而对评论类、反响类、意见建议类等信息接触较少,容易造成基层公务员对浅表性和单一性的新闻信息获取较多,而对专业性、综合性的深度新闻信息获取不足,影响基层公务员专业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提高。
第三,在媒体接触上,基层公务员基于接触媒介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在调查中发现,基层公务员在接触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时,较多通过权威性和传播力较强的中央级政府性新闻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在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介时,主要通过新闻容量较大、获取体验较好的商业性综合性新闻媒体渠道获取新闻信息,较少通过中央级政府性新闻媒体获取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