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4.1 X 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6-2019 年 X 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成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各年度的实际建成数均高于计划建成数,尤其在 2019 年,155%的建成率正面说明建设大大超出预期。
............................
第五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作为一项福利政策而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广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更多中低收入存在住房困难问题的群体提供足够的信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障性安居工程本质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要想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现政策落实,就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旦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一些政策,尤其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仍处于发展而尚未完善的阶段,不仅缺乏实际经验,也没有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就会产生很多漏洞,2015 年以前我们面对这些疏漏,只是单纯的强调事后整改,而且此时传统审计模式也将着眼点放在年末的资金流动,对于其他方面并不作为重点关注,但在 2015 年后,尤其是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审计工作内容的讲话后,跟踪审计将作为未来审计发展的方向,区别于传统“亡羊补牢”式的审计模式,跟踪审计将审计工作拉长战线,从建设工作开始以前,一直到分配工作结束以后,都属于审计的时间范围,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落实提供帮助,为中低收入人群和住房困难人群提供帮助,虽然审计当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跟踪审计的进一步推进,这些问题会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解决。
本文是以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对象进行分析,并结合 X 市的实际案例,结合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审计本身的问题,据此对审计工作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文章首先从概念入手,结合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模式被大力推广的背景,阐释了发展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同时对文章所需的理论知识做出梳理,再结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落实和跟踪审计三个知识点的研究,总结概括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然后文章从宏观层面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结合审计署的数据,对国家层面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本身的存在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为共性层面的思考打下理论基础。接下来是结合 X 市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审计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手段以及审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个性的部分,并将而这进行比对,形成最后的总结和建议,为审计未来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思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