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变量定义..................................24
第五章 实证分析............................... 27
第一节 高管地缘优势与银行贷款契约................................27
一、描述性统计..............................27
二、相关性检验.............................................28
第六章 进一步研究
在会计学领域的众多研究中,企业产权性质对于研究结论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以融资来讲,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无论是在融资渠道、融资速度、资金来源、以及借贷条款的弹性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中小微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有政府和国家做背书,通常更难发生违约风险,因此也更容易取得贷款,相应的附加条款也更为宽松。何贤杰等(2008)的研究就发现,商业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一般会制订两套不同的信贷政策,区别对待需要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和非民营上市公司,且通常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授信政策较为宽松。吴冲锋等(2008)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政府背景进行调查,发现政企关系较多的民营上市公司,其融资约束明显减少,且地方政府关系对于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显著强于中央政府关系。李广子(2009)单从债务融资成本角度,考察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差异,结论同样证实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中“看得见的手”,通常会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给,具有明显政府背景的国有控股公司,显然更受贷款政策的有利倾向。Shleifer(1994)的研究就发现,银行信贷的投放对象、投放比例会受到当地政府的干预,且当地政府也愿意为国有控制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以促进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从而稳固自己的政绩。Chen(2006)研究发现政府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就业目标,会帮助运营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取得期限较长的银行贷款,发生的坏账损失则相当于政府给予企业的补助。
..........................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以 2012-2018 年深沪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探索了企业高管地缘优势和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于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也对高管地缘优势和内部控制缺陷补救情况的交互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检验了交互项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以探索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博弈结果。同时考虑到控股股东背景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还区别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以探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高管对地缘优势的发挥效应。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论证后本文发现:高管地缘优势和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于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均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且两者的交互结果表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某些方面能够相互替代。同时区分产权性质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契约的安排上更能发挥高管的地缘优势效应。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1)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通过稳健性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地缘优势能够提升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即高管地缘优势越大,企业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要求也越宽松。高管地缘优势的大小,实际是反映高管社会资本的可利用程度,当高管“现在任职地”距离社会资本富足的“出生地”越近时,高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以地缘优势衡量社会资本,不仅可以涵盖高管与银行、政府等人员的直接亲密关系,也能涵盖某些难以明晰和度量的间接社会关系,比如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这种间接的社会资本,在中国关系型社会的背景下,同样也能发挥效益。具体来讲,当人脉与资源通过一个个节点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时,位于节点中的个体不仅能受益于直接相关的社会资本,也能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跨接式的社会资源。高管的社会资本,就是通过这种途经,以增强信任、信息共享等方式与银行建立联系,降低银行对企业风险的感知,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从而使企业获取到条款宽松的银行贷款,缓解了融资压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