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内部审计论文,综合全文所述,现代社会的竞争变得相当激烈,企业纷纷扩大产品销售规模以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赊销逐渐成为了一种主要的销售模式。但是随着赊销数额的增加,企业应收账款也会越来越多,进而对资金流动性产生很大影响。毫无疑问,赊销的基本前提是要保证诚信,不过国内外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了信用缺失。在信用危机发生后,卖方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将面临很大阻碍,使得坏账出现的可能性增强,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得企业直接面临生存危机。对于应收账款而言,它属于典型的债权性质的流动资产,这种资本暂时脱离企业资本周转,并且被其它企业占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当迅速,社会文明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赊销是近年来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它是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市场,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且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企业大量尝试的一种销售方法。首先,由于信贷的出现,企业经济受到很大程度的振兴,提高了销售收入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利润,同时也使得企业库存管理成本降低;其次,信贷的出现无疑很大程度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数量,进而导致发生坏账的风险变大。实际上,信贷销售和对其应有的控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830 年,全球最早的信用公司成立,其主要工作在于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1999 年,随着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颁布,企业完整内部控制被划分成了几个部分:财务报告、业务运营和合规性。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很多企业也开始盲目效仿这一做法,一时间使得赊销盛行,这就导致了大量欺诈交易的发生,企业之间的经济矛盾经常出现。这种被学者称为“三角债”的现象,曾经在中国的商业界盛行。结果,企业承受的经济损失相当大,严重的企业直接倒闭破产,社会信用状况更是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按照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资料来看,我国在 2017 年底中型规模以上的企业应收账款总数达到了 1051.68 亿元,相比于 2016 年的数据提高了 10%之多。
1.1.2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形式来促进销售,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所以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作为企业经营指标的组成之一,应收账款其实代表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主要涉及客户订单的领用、信用审批、运输商品、开具销售发票、收入和应收款的记录、应收款的催收、现金收入的处理和记录等许多业务流程。在应收账款这一环节中,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机制,利用相互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声誉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减少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2)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应收账款快速流动,同时有利于相关财务指标的提升。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增强,同时资金使用效率得到充分保障。除此之外,这也可以将经营风险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为了进一步对信贷体系进行完善,需要以动态的方式来监测与管理应收账款,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确保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应收账款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实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回收现状,能够有效减少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带来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必要性的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它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针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和争论一直没有统一结果。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逐渐体现出一体化的特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以营利为第一目标的企业,持续更新产品和使用合理的销售策略是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应收账款自然成为了企业的资产管理对象之一,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铁铸等[2]通过研究发现,我国 2016 年时应收账款数额相当大,并且占据了流动资产的 14.89%,占据总资产的比例也达到了 7.61%,同时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近年来产品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提高销售额度,企业也开始积极推出了分期收款的销售策略。
严飞[3]指出,可以肯定的是,实施赊销能够一定程度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也会给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带来很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不赊销等死、赊销找死”的说法。这也很真实地体现了企业的实际情况,销售和回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郭淑芬[4]同样指出,由于应收账款的特性对企业而言十分特别,而且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若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不合理,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很深的财务危机。
.......................
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理论总述
2.1 应收账款简述
2.1.1 应收账款概念
关于应收账款,它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由于销售商品和提供了劳务服务,企业应该收取一定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具有流动性低,变现不稳定,风险大的特点,一般涉及到的是出售产品、商品、材料以及提供的劳务服务等,债权人应该向企业支付相应的价款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看,应收账款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广义应收账款通常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狭义应收账款通常被我们认为仅仅是应收销货款。[16]鉴于本文研究的内容,我选择了应收账款的狭义概念。应收账款在企业中的分配比例会影响企业在同一行业中的地位。为了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企业将尽最大努力提高应收账款分配比例。但是,如果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会使企业处于过度风险的境地,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严重的情况也会导致企业濒临破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员工应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按事前、事中、事后的顺序进行应收账款业务的分配,严格控制,避免因应收账款过多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2.1.2 应收账款的主要风险
赊销比例增大成为目前各大企业经纪业务中的普遍现象。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不仅能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销售,扩大销售规模,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加快商品流通的同时减少库存降低相关存储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如果监管不好,就会有各种风险和缺点。不合理占用大量流动资产是大量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阻碍了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变,影响了企业的再生产。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足所带来风险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企业应收账款过多,增加了风险,影响了盈利能力。赊销商品确认收入后,增加了账面收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更是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企业一般会进行一定的坏账准备,假设实际坏账超出了这种准备,企业很可能面临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将直接损害企业当年的利润和盈利情况。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收账款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计量,企业账面利润的增加并不代表现金流入。一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收回,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是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由于赊销款项不能同步回收,而剩余的资金需要用于支付各种税费以及购买各种原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严重时会直接造成资金链锻炼,对企业偿债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持续这种经营情况严重的,当应收账款数量较大时,账面出现虚增的可能性极大,使得企业经营成果虚高,导致企业风险成本大幅度上升。
.........................
2.2 内部控制简述
2.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在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准则中进行明确的规定,业内人士的大概观点是指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全体员工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换言之,它需要企业全员共同参与,从董事会到基层员工,贯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最终是要实现企业控制目标。部分学者指出,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也是就是日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保障。一方面涉及到高层管理者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方法,主要有核算、审核以及分析等工作;另一方面,还包括了各类经济活动的计划、控制以及评价,同时涵盖了相关规章制度。鉴于此,未来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2.2.2 内部控制的目标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确保经营管理合法性;二是保证财产的完整性;再次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过程的可控性,确保企业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内部控制时不但要对企业财产进行充分保护,而且还要对财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与此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贯彻落实管理措施也十分重要。
..........................
3 X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案例介绍...........................17
3.1 X 企业简介.....................17
3.1.1 X 企业所属行业的行业背景..............................17
3.1.2 公司组织结构.........................18
4. X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27
4.1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环境欠佳...........................27
4.1.1 缺少与内部控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