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论文研究,笔者通过对西方新闻自由观的批判分析,为当今世界有关人权、自由、民主的争论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必须尊重和保障基本的人权,但是没有一种制度能够保障所有人所要求的一切权利,因为权利本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普世人权并不能成为世界的宪章;自由是人的最高追求,但是没有绝对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导致了现代西方社会中反智主义盛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中,发布了大量不同程度的歪曲报道。西方媒体报道与宣传违反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尤其是近来有关新冠疫情防控、香港国安法制定、新疆棉花的报道,西方媒体怀揣恶意进行选择性报道,严重扭曲了事实并在报道中带有严重的主观倾向,在没有事实证据的基础上胡编乱造、不负责任地抹黑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媒体这样的行为,反映出西方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失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人权,自由和民主等议题上对我国进行舆论攻击,企图通过引导国际舆论风向来破坏中国形象,进而阻碍中国的崛起。这与一向自我标榜“新闻自由”的资产阶级新闻观形成巨大反差,那是因为西方新闻自由主义向资产阶级所妥协,成为了资产阶级所利用的工具。
回顾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历史生成,在资产阶级萌芽阶段的 15、16 世纪,新闻传播现象出现。新闻传播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壮大,封建势力的桎梏使得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新闻传播业也走向争取自由的道路。新闻传播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提供便利,资本主义发展也是新闻自由的前提与条件。新闻自由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色彩,其进步性不置可否。如今,西方新闻自由观却被人们屡屡诟病。究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至上的新财富观成为西方新闻自由观的意识形态,资本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普遍原则,新闻自由由“天赋人权”变为“商赋人权”,“商品化”的自由新闻成为现实的经济对象,并被资产阶级牢牢掌握。资产阶级垄断了新闻业,剥夺了新闻界的自由来摆弄无产阶级,使得新闻自由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对内,西方社会利用“新闻自由”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对外,利用其推行文化霸权与资本扩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角来看,作为经济对象的“新闻自由”,需放置于相应的社会历史中,并在社会关系中揭示其本质。现阶段的西方新闻自由观早已抛弃了其客观性,并且极力否认其阶级性。由此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对新闻自由的当代阐释显得苍白无力,我们需回到历史中寻找西方新闻自由观的生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渊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有关新闻自由的课题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呈不断增加趋势,在 1920 年代初期,关于新闻自由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新闻自由相关内容延伸的研究,如人权、自由、民主等,它们并没有形成一个研究系统。2003 年,西方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不公正报道,引发学界研究资本主义新闻观的热潮。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病毒全球传播这段时间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分析越来越多。一向以“新闻自由”自我标榜的西方主流媒体并没有拿出公平公正的态度来报道中国,片面、双标甚至“抹黑”中国的报道屡见不鲜。对此,国内又掀起了新一轮研究资本主义新闻自由观的热潮。
一、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有关新闻自由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新闻自由观的属性研究,包括对新闻自由的概念、功能和价值观的研究。如王润认为,西方新闻自由观分别经历了集权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论思想这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当代新闻自由观的影响。①学者磨胤伶主要研究政府、传媒、公众三者的关系构建,认为政府是阻碍传媒与公众契合的主要原因。②学者李晓梅系统研究新闻自由与司法之间表面独立,实则关系紧密,研究新闻自由的监督,从中美各自对新闻媒体的监督视角,揭示双方在新闻管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③杨保军认为新闻自由的内在要求与本质是责任和精神,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与精神,更主要的是对人民的意志负责。虽然在资产阶级运行下的新闻自由偏离了轨道,反而成为资本主义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但是新闻自由内在的责任意识与人民意志是不可抹杀的。④这些学者是通过深度剖析新闻自由的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对西方新闻自由观持一定的肯定态度。(二)当代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与研究。如李五洲以我国新闻事业的公共性为视角,揭示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思潮的作用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经济发展,不加辨别地强加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公共性产生了消极影响;①孔凡飞批判西方新闻自由主义思潮,主要研究西方新闻观的文化价值观渗透与入侵,以达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分析西方新闻自由的文化渗透功能以及对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启示。②这部分主要集中研究抽象自由主义泛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西式主流价值观进行批判。
.............................
第二章 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历史萌生与形塑
第一节 出版自由思想:新闻自由主义思潮的萌发
人们普遍认为,西方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高峰。作为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古希腊社会孕育了大量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思想活跃、言论自由、宣扬传播内容异常丰富。文字传播发展则是罗马时期,公元前 59 年,罗马出现了传达政令的公告,是一种上对下的单向信息传输机制。后来,罗马帝国消亡,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中世纪,资产阶级受到教会与封建势力的无情打压,以至于发展缓慢。直到 12 世纪,西方国家的经济才开始缓慢恢复,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出现,社会发展开始加速。在14 和 15 世纪之后,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变革不断,新闻自由主义思潮萌发。
一、两次思想变革运动突破桎梏
恩格斯认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欧洲的社会变革始于文化变革,文化变革的主要表现是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可以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最突出表现。在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时期,欧洲各国纷纷寻找出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变革是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文艺复兴与新教改革引发了西方新闻自由主义思潮,并为资产阶级新闻观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文艺复兴运动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②文艺复兴中,达·芬奇与哥白尼开启了近代科学;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神权。社会剧烈变革,呼吁人们直接回归和重新塑造上帝。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化层面的变革,其深层基础其实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政治革命运动:新闻自由主义扩张与发展
从 17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结构。在这将近 200 年里,西方国家都有争取新闻自由的活动,其表现在英、美提出明确理论与口号,法、德、俄出版自由刊物反对封建制度等等。报刊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作为工具,资产阶级首先要求的就是言论与出版自由,但此时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并未成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而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成为主要政治力量之后才确立下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西方的新闻传播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取得发展,新闻自由的社会作用第一次得到有力发挥。
一、独裁君主制的基础动摇与西方新闻体系的初步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之后,西方国家进入了建立新闻传播体系的初级阶段。新闻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为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它们建立新闻传播体系的时间,方法和特点也不同。大不列颠,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动摇了专制君主制的基础,英、法社会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进一步促进了新闻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新闻自由主义在社会上得到了实践。
(一)英国新闻传播体系的建立
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英国,但英国的革命并不彻底。人们普遍认为,英国报纸业在 19 世纪获得了自由权。经过长期的改革,逐渐建立了资产阶级新闻传播系统。
尽管英国国王采取多种形式去限制言论自由。但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新闻,书报刊和各种小册子,而这些大多数是在宣传清教教义和社会契约论思想。同时,革命派与保守派在新闻传播方面也进行激烈的斗争。双方都争相出版传播自己声音的刊物。据统计,1640 年至 1660 年期间,英国总共有三百多种报刊问世,显示了报刊的初步繁荣。尽管英国革命的过程十分曲折,但是报刊业在其中还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640 年至 1646 年。是国会与国王军队的斗争。1646 年至 1649 年是革命派内部保守的独立派和激进的平均派斗争。在镇压了平均派的起义之后,英国进入克伦威尔(Cromwell)专政统治,在此期间,他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出版业。许多社会报纸被取缔,只有两个忠实于政府的官方报纸允许存在。直到 1689 年,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政府对新闻界的控制再次放松。1693 年,国会废除了先前的《出版法》和皇家出版制度,媒体才最终脱离了专制制度,英国报纸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西方新闻自由观的批判——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角
...........................
第三章 西方新闻自由观的价值内核.................................21
第一节 天赋人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