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30
一、变量设计..................................30
二、模型设计..............................34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36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36
一、描述性统计...............................36
二、相关性分析...........................37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全部的连续变量在 1%与 99%的水平上给予了缩尾处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5-1:
如表 5-1 所示,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时,Readability 的最小值为 0.931,最大值为2.434。说明不同企业年报的可读差异较大,而解释变量中战略变革最小值为-0.507,最大值为 0.965,均值为-0.331.说明大部分企业为了避免风险,更加趋向保守,战略变革程度较低。对于调节变量分析时,管理层持股的均值为 5.295%,而中位值为 0.014%,说明我们管理层持股普遍偏低,由于这种现象存在,代理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战略变革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包括了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知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在内的研究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假设并构建了实证检验模型。通过选取了 2009-2017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战略变革对年报可读性的影响。并分析管理层薪酬、管理层持股、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四个方面,激励和监督两个维度方面在中间起到的调节作用,由此提出本文的建议。研究结论具体如下:
(一)战略变革可能带来经营风险和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增加,导致管理层有动机利用文本信息粉饰或掩盖其经营业绩波动与自利行为;而战略变革的业务和环境的复杂性给管理层带来舞弊的机会与解释的借口,使得他们有可能利用文本信息进行粉饰或掩盖。本文在己有的可读性的衡量方法上,结合年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从三个方面度量年报的可读性,即篇幅(总字数)和平均句长以及专业术语密度三个角度,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后相加得到综合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战略变革程度越大的企业,其年报可读性越差。
(二)管理层薪酬能够缓解战略变革对年报可读性的不利影响。管理层的薪资是缓解代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方式。前文提到战略变革所带来的风险会威胁到管理层薪酬的安全,一方面高薪酬能够促使报酬符合其自身预期,战略变革所带来的风险对自身薪酬的影响减弱。另一方面,高薪酬使得管理层操纵年报可读性的收益缩小。模糊的年报会推开有兴趣的投资者,当公司信誉下降时,其市场声誉也随之下降;同时,为了避免外界对管理层薪酬的质疑,其也有理由自觉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因此,高薪酬能够降低其操纵年报可读性的动机。
(三)管理层持股能够缓解战略变革对年报可读性的负向影响。管理层持股相对于薪酬激励来说更具长久性。管理层操纵年报可读性是短视行为,当管理层手中拥有较多的企业股份时,让其具备所有人与经营人的双重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供较高质量的年报,必然给公司带来长久利益。因此,管理层持股能够缓解管理层操纵年报可读性的行为。
(四)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战略变革对年报可读性的负向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提供更清晰更可靠的战略与经营相关信息,有效降低战略变革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战略变革后的企业经营风险,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因此,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缓解管理层操纵年报可读性的行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