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会计毕业论文格式、会计毕业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日期:2018年07月1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59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7141920378011 论文字数:37481 所属栏目:会计毕业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会计毕业论文,经济学理论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经营者常常为了自身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幵始采用股权激励制度,激励经营者更勤勉地工作,降低道德风险。员工持股计划是最早的股权激励制度,大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激励制度的重要组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到1999年,中国市场上涌现出各种不同方式的股权激励。为了促进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为股权激励提供更加规范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5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容、实施程序、信息披露等各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一制度的发布,对于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有关部门又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办法。2006年9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国有控股公司试行办法”),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申报、考核和管理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10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主体、管理等内容。以上政策的发布,有利于为股权激励实施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

1.2股权激励的国内外研究

1.2.1国外研究综述
美国是股权激励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会计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因此本小节的国外研究综述将探讨美国的股权激励会计研究。下面将以会计制度的演变阐释理论界对于股权激励会计的研究路径。1972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了《第25号意见书——向雇员发行股份会计》(APB No.25),这是最早的关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制度。意见书规定对股票期权按“内在价值”进行费用确认和计量,所谓内在价值是指计量日股票市价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计量日股票市价小于行权价格,则计入利润表的股票期权费用就为零。APB No.25发布后,理论界对于内在价值计量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到20世纪90年代,普遍认为内在价值不能准确衡量股票期权的价值,从而股权期权的表内确认和计量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实质。因此,美国准则制定机构于1994年提出了以公允价值对股票期权进行计量的方法,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一经提出,便遭到来自实务界的反对,甚至国会也出来干预。迫于各方压力,1995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第123号准则——以股票为基础的补偿会计》(SFASNo.123)并没有强制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法作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方法,仅仅将其列为推荐备选方案。随后,股权激励会计的内在价值计量弊端开始出现,安然、世通公司的会计丑闻,也反映出股权激励会计制度的不成熟。为了更好地反映会计信息,FASB于2004年发布了修订后的123号准则(SFASNai23R),要求上市企业必须采用公允价值对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

2股权激励概述

2.1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
对于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学术界并未有十分清晰的界定。通常认为:股权激励是指股东授予激励对象股份形式的现实权益或潜在权益,激励后者从股东的角度出发全力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朱勇国,2012)。证监会发布的《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的界定为: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股权激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股权激励还包括管理层收购等。本文对于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仅限于狭义的股权激励,即企业通过授予激励对象股权或以股权为基础的经济利益,调动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更加勤勉地开展工作,实现股东、公司和激励对象利益趋于一致,促使公司业绩稳步提升。这里的激励对象一般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
………………

2.2股权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

2.2.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进一步加速了两权的分离。基于两权分离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最初由密西尔?詹森(MichealJensen)和威廉姆.麦克林(William H Meckling)提出,并经过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和罗斯(Ross)等人完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企业所有者由于知识技能、时间精力等限制,将企业经营权委托给专业的经理人,从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应当根据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然而事实上,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所有者的利益。一方面,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并不尽最大努力去工作,产生所谓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经营者更加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经营者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逆向选择,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为了预防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需要在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企业通过建立股权激励机制,能够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趋同,激励经营者努力提高企业价值,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
………………

3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规范.......... 13
3.1我国股份支付准则的规定.......... 13
3.1.1股份支付交易的关键时间点和期间.......... 13
3.1.2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13
3.2我国股权支付准则的评价.......... 14
4我国股权激励现状及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17
4.1股权激励计划的现状描述.......... 17 
4.2授予日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 20
4.2.1授予日的确定..........20
4.2.2授予日的会计处理.......... 21
4.3等待期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 22 
4.4可行权日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 36
4.5行权日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 ..........36
4.5.1未达到行权条件而失效的权益工具.......... 36
4.5.2达到行权条件未行权的权益工具.......... 37
4.6存在预留股份的会计处理问题.......... 37
4.7股权激励计划终止的会计处理问题.......... 36
4.8提取激励基釜的会计处理问题.......... 43
5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47
5.1研究结论 ..........47
5.2完善股权激励相关会计准则的建议.......... 48

4我国股权激励现状及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证监会发布的《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标的股票来源作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包括: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同时,《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简称“备忘录1号”)中规定,“股东不得直接向激励对象赠予(或转让)股份。股东拟提供股份的,应当先将股份赠予(或转让)上市公司,并视为上市公司以零价格(或特定价格)向这部分股东定向回购股份。”华胜天成(600410.SH)的标的股票来源是股东转让股份,正是采用《备忘录1号》中规定的方法,即华胜天成股权分置改革前原非流通股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承诺将一定数量的股份以每股8.96元的价格转让给上市公司,并视为上市公司以每股8.96元的价格向这部分股东定向回购股份,然后由上市公司在回购股票一年之内将股份转让给激励对象。
……………

结论

股权激励机制能否真正实现其长期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各种配套制度是否健全合理。会计制度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重要制度之一,健全合理的会计制度对于推动股权激励在中国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完整规范的会计准则有助于会计记录真实反映股权激励经济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的会计信息。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试图对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改善相关会计准则的建议。本文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56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股权激励计划的关键时间点和期间作为着手点,对股权激励涉及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实践中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全文的分析研究,形成以下结论:对样本公司的研究表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股权激励类型。这两种激励方式下的标的股票來源主要是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限制性股票还存在提取激励基金从A股市场回购股票进行授予的方式。另外,大多数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4-5年。股权激励实践中的授予日与股份支付准则的授予円的界定存在差异。准则规定的授予日为协议获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之日,但在实践中,由于相关制度对授予日有一定的要求,授予日—般由董事会决定。经统计,71%的样本公司董事会决定的授予日为股东大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一个月内不同于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