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会计毕业论文格式、会计毕业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H公司会计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

日期:2018年03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0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2282045447904 论文字数:37415 所属栏目:会计毕业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会计论文,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无忧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再融资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方式。权再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渠道,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本和资产的增加。在我国再融资方式刚出现的时候为配股这一种形式,现在已经发展成了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债三种方式为主其他多元方式协同发展的局面,方式变化的同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股权再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从2006 年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经快速发展,特别是定向增发,发展更为迅速,2015 年定增募集资产总额超过 12 亿元,发行总家数为 827 家,这也创造了新的记录。其中,超过 100 亿的融资规模企业为 15 家。股权融资方式已成为最重要的 A 股再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上市企业偏爱股权再融资已经被学者用实证分析证明。并且在股权融资后,上市企业的业绩将会下滑,有具体项目融资下滑程度低于没有特定项目的再融资。然而,股权融资如何影响企业业绩和融资效率的案例研究较少。相对于西方市场,国内证券市场还不成熟,所以对再融资的研究还需加深,在研究上市企业再融资对业绩的影响时还需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来辅助。文章对案例公司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也展开了分析,通过分析 H 公司股权融资后财务业绩,市场表现和非财务业绩变化情况,确定不同股权再融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特别是对有特定项目的定向增发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根据相应结论提出对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完善融资业务,确保有效实施再融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Myers and Majluf (1984)提出:企业选取再融资的方式一般为: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老股东投资于有确定回报的项目时,他们并不希望最终获得的利益跟新的股东分享,所以他们一般不采用股权再融资,而是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和债券融资。另外如果企业选择股权再融资,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投资者会认为企业是存在着经营方面的问题才会选择这一融资方式。Wruck(1989)模仿 R. Morck,A.Shleifer 等(1988)的方法,发现从代理成本来说,投资者购买定向增发发行的股票可以增加监督作用从而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S. S. Chen,K. W. Ho 等(2002)提出支持监控假说,市场反应热烈当定向增发只有单一投资者时。Baker 和 Wurgler(2002)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市净率低的时候进行债券再融资的主要是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反之市净率高的时候进行股权再融资是财务杠杆系数较低的企业。他们还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每个公司在再融资方式选择的时候都没有一个最好的资本结构,而是要根据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来确定做好的时机。M. Faulkender,M. A. Petersen(2006)提出有时候公司选择再融资方式并非自身能够选择的,有时候选择一种方式也是别无选择,就像选择定向增发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公开增发方式等可供选择。N. Nordin,K. N. T. Mohd(2010)研究了马来西亚 1997 年至 2007 年的定增市场,定向增发由于他的一些特殊特点如资金筹集速度快,发行条件较宽松等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Edith(2013)通过了分析法国的再融资市场发现,市场的流动性成为股权再融资的关键因素,但要除股东的意见之外,在再融资的方式中股权再融资的成本较高,但是为什么都偏好于这种方式,文章也解释了这一原因。
............

第 2 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再融资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融资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次融资的行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再融资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股权和债权的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集团的整体上市、换股并购、资产重组等。再融资的方式有很多类型,第一种观点是国内学者目前将再融资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股权融资方式(又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股权融资方式,内部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是指留存收益,而外部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是指增发和配股)、半股权半债权方式(主要指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债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债和外部借款)。第二种观点是狭义的定义,认为再融资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再次资金募集的行为,具体方式为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债。

2.1.2 股权再融资
上文介绍了再融资的分类,本文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是按照第二种分类方法,并且主要指外源融资。股权再融资是相对债券再融资来说的,股权再融资是除开首此公开发行,企业利用配股、增发可转债的形式融资的行为,在我国发行可转债更多是股权融资的性质,不是债券融资的特点。对于 H 公司 2008 年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具有股权的性质,所以归属于股权再融资。
...........

2.2 股权再融资相关理论
MM 资本结构理论是有由 Modigliani 和 Miller 首次提出,他们是在 1958 年6 月发表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文章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他们提出在无企业所得税和除了资本结构不同企业的预期及风险都相同的前提下,公司的价值是和资本结构无关的,这也是无税的 MM 理论。2.修正的 MM 理论MM 资本结构中无税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就提出了修正的 MM理论,这一理论是 Modigliani 和 Miller 在 1963 年提出的,修正的 MM 理论放宽了无税的 MM 理论假设条件,考虑了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他们提出修正的 MM 理论,因为负债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会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增加公司价值。但是随着负债杠杆比率的增大,公司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大,这样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从而增加公司的破产成本是企业的价值降低。所以企业应该寻找一个负债比率和公司风险的平衡点来确保公司的价值最大。
..........

第 3 章 H 公司股权再融资案例背景分析 ..........14
3.1 我国股权再融资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14
3.1.1 我国股权再融资发展历程 .............14
3.1.2 我国股权再融资特征分析 .............15
3.2 公司概况.........16
3.3 H 公司股权再融资案例背景 ....16
3.4 H 公司股权再融资资本结构变动分析 .......17
第 4 章 H 公司股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4.1 构建原则.........21
4.2 指标体系.........22
第 5 章 H 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分析 ..............24
5.1 H 公司股权再融资财务绩效分析 ...........25
5.1.1 定向增发财务绩效分析 ....25
5.1.2 可转债财务绩效分析 ......33
5.2 H 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绩效分析 ...........36
5.2.1 定向增发市场绩效分析 ....36
5.2.2 可转债市场绩效分析 ......37
5.3 H 公司股权再融资非财务绩效分析 .........38
5.3.1 定向增发非财务绩效分析 .............38
5.3.2 可转债非财务绩效分析 ....40
5.4 H 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第 5 章 H 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分析

H 公司 2005 年上市后,经历了 2008 年发行可转债、2009、2012 和 2014 的定向增发。这几次的股权再融资对 H 公司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几次融资有帮助到企业更好的发展主营业务,对公司产量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2008 年至 2011 年 H 公司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总体均有提高,即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009 年,H 公司定向增发新股集资金约 35 亿元,主要为四川泸定 4×230 兆瓦水电工程,宁夏灵武二期 2×1000 兆瓦超临界火电项目,内蒙古通辽北清河 300 兆瓦风电力特许项目,河南罗河公司 2×300 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河北固安 100 兆瓦风电项目。这些项目有望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泸定水电项目符合大渡河水电级联发展规划,其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可将清洁水资源转化为四川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四川省电力需求,参与四川电气配送,能源消耗完成后的市场空间,该项目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2009 年 H 公司股权融资约为 34.5 亿元,当时公司总资产增加 158 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4.7%,净利润达 46 亿元,同比增长 152.33%。股权融资后可以看出,盈利能力提升了。

.........

结论

我国的再融资市场在 90 年代资本市场建立起来就不断发展,随着再融资政策的变化,再融资的方式也经历从试点到快速发展到发展止步和逐步放松的过程,1998 年前主要的再融资方式还是配股,因为那段时期的配股政策比较宽松,而且其他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如增发和可转债在我国并未得到发展,但是到了1998 年后,增发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慢慢的也取代了配股的占据第一的地位。所以再融资的方式选择的变化和再融资政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案例 H公司在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