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范文栏目提供最新计算机论文范文格式、计算机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联网审计的政府审计数字化平台的设计与计算机研究

日期:2020年03月1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7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3122208083659 论文字数:35522 所属栏目:计算机论文范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范文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对数字化审计平台和联网审计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基础之上,结合基层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实际运用现状,阐述了邗江区审计局以“金审工程”建设为契机,如何基于联网审计技术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系统,探索实现三大系统的交互、融合,更好为审计工作服务的过程。论文从数字化审计平台系统总体构架、流程图设计、硬件网络系统设计、应用系统功能设计、审计方法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路。为实现联网审计功能,从被审计端、传输端、审计端进行总体部署,从技术层面完成联网审计功能,实现跨平台、多接口的审计数据访问,增强财政软件与审计软件的深度融合,为海量审计数据宏观分析、多维度数据对比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化联网审计运用。联网审计系统符合财政本级预算执行项目开展业务规范,符合审计署关于“金审工程”的发展方向,做到系统互相无缝对接,共同构建地方基层审计数字化平台,在系统优势互补、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审计工作成效。此外,以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例,详述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实施项目的过程,从项目计划建立、审计数据采集、审计分析、模块运用、审计结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会计经济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一些方法、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逐步由新系统、新方法所取代,会计的各项业务也由传统的文件式方法转变为信息化方式。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脑已被广泛运用于财政、金融、税务等行业管理中,90 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会计电算化技术。在审计环境的如此变化下,审计工作面临越来越迫切的变革与创新,从审计手段到审计方法,都需要审计人员不断进行革新。因此,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的应用,使基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显得迫在眉睫。

1998 年,李金华同志(中国审计署前审计长)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1]。借此契机,审计署开始大力发展审计信息化,并于 1999 年开始,编制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积极筹备金审工程建设。2002 年,金审工程一期项目开始启动,重点建设实施了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人员培训、设施建设等内容,初步涉足信息化审计技术。相比较“金审一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审计上,“金审二期”工程建设和研究的主要方向转而向财务和业务等数据的挖掘、数据的共享、数据中心等方面,即本文将要详细论述的联网审计,最终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及时发现审计线索、查出审计问题、控制审计节点,将原先的事后审计模式转变为事中控制形式,有效避免损失造成后再进行审计的目的。通过金审一期和金审二期的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审计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16 年,国家审计署在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努力实现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由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由静态审计向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转变、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微观审计向微观与宏观审计相结合转变”[2]的要求,这份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建成,广大审计人员将充分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审计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信息技术和人员能力的双重提升。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以金审工程二期联网审计模块的开发为基础,依托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结合基层审计机关实际审计工作实务的内容及业务需求,构建区级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系统。考虑现阶段基层审计机关大部分审计重心在机关部门单位的部门预算、财政决算、财政财务收支以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针对性的选择区级部门财政数据、乡镇财政数据和乡镇经济责任数据为联网审计的数据对象,将之纳入到数字化审计平台中,研究出如何实现定期采集、实时预警等功能,并通过建立审计模型,从数据的加工处理、审计疑点分析、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初步形成以及基础信息管理等方面完成审计项目基础工作,实现“联网审计”和“数据集中”模式的审计工作转变,更加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高监督能力。

本文以基层审计单位如何以“金审工程”为依托,基于联网审计技术,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政府审计数字化平台,为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更好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完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好完善审计数字化平台系统,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审计数据的纳入,如:社保、住房公积金、地方性金融机构、政府投资等重点行业和专项资金数据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进一步助推审计数字化平台在区级、市级等审计机关得到有效利用。
............................


第二章 数字化及联网审计理论基础


2.1 数字化审计理论基础

2.1.1 数字化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是专业机构和人员经由国家授权或委托,运用专门的方法,根据国家法规、审计法律准则、会计相关理论等,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财政资金、经营管理活动及其他资料的真实、合法、正确、合规、效率性的审查和监督[3],以达到维护财经纪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等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经过数年的发展,由最初的账目基础审计逐渐向系统基础审计发展,再进一步发展为逐步实施风险基础审计。现如今的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是全方面的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环境信息化以及审计主体的信息化,从而对审计技术改革创新、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势必带来审计手段的改革,随着时代发展,数字化审计已成为目前审计机关或部门主要审计方式之一。

国际数字化审计领域美国学者 Ron A.Weber 于 1999 年发表了《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一书,该书对信息系统审计、数字化审计等作出了阐述,文中指出:数字化审计的过程是审计人员在工作范围内经由证据的获取,评价和判断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做到保证资产安全和数据完整,是否有效使用了资源并实现目标等。

国内众多学者对数字化审计的定义为:审计人员根据相关审计准则,对信息系统各个方面进行的评估,如系统的计划研发、稳定运行、合理合法性等,以达到提高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及合法性等目的,其研究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理论、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化技术等。数字化审计的方式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和风险防控审计两类,其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基层审计机关中运用较多,审计人员会借助相关电脑软件、计算机技术等对财数据、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而风险防控审计比前者更加关注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防范风险措施采取及执行情况,并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及审查等。

.............................


2.2 联网审计理论基础

2.2.1 联网审计基本理论阐述

联网审计是数字化审计的其中一种模式,也是发展迄今技术较为先进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之一。对联网审计,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描述,学者对联网审计的解释众多。

有观点认为,通过网络对被审单位的有关电子资料进行查询、调用的方法就是联网审计的核心。通过对业务数据的调集、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资金资产使用状态,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资料和线索,以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有专家提出联网审计就是应用联网计算机,将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进行连接,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部门预算、财政财务收支、决算、经济责任等项目的审计,并运用这种相互连接的系统实现网络化审计管理。此外的观点,包括联网审计是审计人员通过网络,利用辅助工具,通过实时检查和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达到了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健全单位经济管理、实现相关组织目标等目的,以及联网审计就是将被审单位的相关数据上传到审计机关端口,由审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查,在技术上分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四个步骤等等。

上述专家对联网审计的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联网的形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在实际操作中,联网审计的模式、端口连接的方式都会有多种形式,例如: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数据拨号、VPN、FTP 等,甚至还有硬盘备份的方式实现数据联网。无论采用哪种手段,只要能够实现联网审计,有利于审计工作,都应当属联网审计范畴。审计署长沙特派办高级审计师许大武在 2007 年曾指出,联网审计应当同传统的审计相区别,审计人员应当将联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手段,服务于审计机关,用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另外也有学者认为联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环境资源审计、绩效审计等都属于不同分类方式的审计命名,联网审计同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包含,又各有特点。
...........................


第三章 基于联网审计的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23

3.1 邗江区政府审计数字化平台系统的建设现状..............................23

3.2 邗江区数字化审计平台系统总体架构、思路分析及流程设计.............................24

第四章 数字化审计平台系统在审计项目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