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格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优化探讨

日期:2021年10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2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221853467847 论文字数:26566 所属栏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本文以 X 项目为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中应当考虑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行业内相关专家的调查,采用 AHP 法,并充分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方法,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基础,从施工策划及准备、施工过程和纠偏及成品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一次成优质量管理制度,旨在推动和促进装配式建筑稳步、科学、可持续发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装配式建筑发源于欧洲,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相对已经成熟。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才逐步发展。受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制约,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进比较缓慢。我国进入 21 世纪后,与建筑相关的产业已经在现代国民经济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随之而来的是建筑业对建筑施工产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结构建筑有望发展成为当代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主流产业发展方向[2]。

我国政府早在 2016 年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3],计划有序普及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确定了北京、上海等地为试点城市。而后我国住建部在“十三五”的五年规划中再次提出要“全面加快推进我国的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全面健康发展”[4]。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未来在我国或者会取代现浇建筑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方式,进一步促进资源集约化,践行环境保护的使命[5]。当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面临构件缺乏规格标准、质量可靠性低、大构件安装困难,无专业施工队伍等问题[6]。同时,对于施工单位来讲,施工质量管理协调难度大,产业化构件生产及运输面临较大的问题。施工过程中质量影响因数较多,加之装配式建筑是新工艺,技术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导致施工质量管理难度大。大多数装配式施工项目难以做到“一次成优”,往往存在返工重做的现象[7],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成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各地“乡村振兴”的推进和落实,装配式建筑在新建项目中的占比会越来越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学者更多地从宏观方面讨论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行业现状,本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北京顺义区 X装配式住宅建设项目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管理制度提出优化方案,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融入民用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拓宽了现有理论在这方面的研究范围。

另外,本研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提出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控制为主要部分,辅以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或许能够为现有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


1.2 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具有的主要技术特点之一是建筑施工快速方便。在 20 世纪中后期,美、日等国开始借鉴欧洲的建筑施工方式,积极探索和并尝试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建造。随着不断的创新探索和研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物的质量监督管理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标准化体系,出台了一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规范[10]。

为了更好满足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工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长远发展需求,美国1982 年颁布了《PCI 设计手册》[11]。该手册中与装配式建筑结构相关的部分已经在多个国家以及建筑学术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12]。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为了快速满足国民对于居住建筑的迫切需求,日本实行了政府保障住房政策,全国开始推行装配式建筑住宅的建造。日本建筑业充分吸收借鉴欧洲及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日本地震多发的特点和当地的建筑特色,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日本的快速发展。20 世纪中后期,日本充分参考和总结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生产技术,深入调查研究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整体性、稳定性、坚固性等优点,优化施工工艺,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制定了《预制混凝土工程》整体技术规范[13]。该规范对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规定,从施工设计到制造预制件、再从生产到预制件运输到施工安装,这些内容都被囊括其中。经过长期发展,日本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体系,为装配式建筑的长远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4]。

我国成立之初实行计划经济,生产资源归地方政府直接调配,建设项目的经济风险归地方政府直接承担[15],在这一阶段我国曾采用过装配式建筑。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装配式建筑逐渐淡出市场。

.......................


第 2 章 理论基


2.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2.1.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预制构件在专业厂家生产完成后,运抵现场进行拼装的建筑形式。我国目前的建筑装配式构件主要是预制混凝土及 PC 构件,用于拼装的预制构件主要指主体结构的墙、柱、板、楼梯、梁阳台板等。如果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较低,那么和传统的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太大区别,也就失去了发展装配式的意义[32]。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近几年的稳步发展,学者和企业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向着高效、工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有着很大积极意义,也切合“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与环境共生。

本文所研究的“装配式建筑”主要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其具体所包含的内容如表 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所示。

表 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表 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2.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概念和特点

2.2.1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较为抽象,它是指能够同时满足用户主居住需要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出资方所要求的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除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外,还格外强调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质量,毕竟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实体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形成的,且整体项目的质量高度依赖构件质量。总体说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是以项目决策和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策划及准备阶段中已完成的相关工作质量为基础,然后在施工阶段以业主为核心,设计勘察单位、施工建设单位、劳务公司、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共同参与,各方有效协同,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材料、设备、能源以及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而形成的。

目前,我国大部分与“建筑施工”有关的现行国家技术规范较为贴合现浇式传统建筑施工的情况,部分规范在运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时缺乏合理性。虽然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立法,例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在 2017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但是国家并没有出台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规范性技术文件。

2.2.2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只有将 PC 构件、机电设备、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拼装成整体后,才能发挥建筑功能,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有如下特点:

(1)建筑主体以预制 PC 构件拼装为主,质量可靠性高。PC 构件的生产都是在预制生产车间完成,以平面化作业代替了立体化作业,让传统的工艺先后顺序改变为平行作业,且互不影响。且施工质量更能够可靠控制,尺寸偏差可以控制在毫米级[36]。

(2)预制 PC 构件能多项功能一次集成,如防水、保温、结构等一体化生产完成。节约安装时间,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点减少。同时 PC 构件生产在室内完成,受环境因素影响降低,如可以忽略混凝土结冻的质量影响、混凝土高温开裂的影响等。

...............................


第 3 章 X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13

3.1 工程概况.......................................13

3.2 施工质量管理现状.................14

第 4 章 X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研究..............................22

4.1 X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的识别......................................22

4.2 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22

第 5 章 X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优化......................................28

5.1 “一次成优”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28

5.1.1 目标.....................................28

5.1.2 原则.........................28


第 5 章 X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优化


5.1 “一次成优”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5.1.1 目标

为确保施工质量一次成优、按期交付的目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使用 PC 构件质量合格,包含尺寸要求、观感要求、强度要求、预埋管线要求,严格把控出厂和入场的质量检查标准,确保用于现场安装的 PC 构件合格率 100%。关键及重点工序(如构件安装质量、竖向 PC 构件的套筒灌浆质量、预制和现浇结合处的施工缝处理等)检查验收100%合格,杜绝发生严重质量事故,争取获得主体结构质量行业协会奖项。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