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对我国劳动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对全行业和全技能劳动要素而言,随着价值链位置的攀升,科技创新降低了劳动就业风险,这一结论在工具变量法内生性检验中,以及将核心解释变量 R&D 滞后一期和替换衡量科技创新的指标替换后依旧成立,这说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有助于降低我国劳动要素所面临的的就业风险。
其次,异质性分析表明:分行业来看,科技创新对高技术行业就业的风险影响随行业价值量位置的攀升而降低,而提高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风险;分劳动技能来看,科技创新对中低技能劳动就业风险随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攀升而降低,而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就业风险;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行业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就业风险随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而增加,中部东部行业则相反。这说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对高技术行业的劳动就业有积极作用,而对于高技能劳动而言是一种威胁,同样,科技创新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就业的负向影响较大。
最后,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对劳动就业产生作用。与传统分工视角不同的是,当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时,规模效应增加了就业风险,而替代效应降低就业风险,二者的作用方向相反,程度上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因此科技创新的整体影响是降低了行业劳动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