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对俄中的贸易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深入探讨了俄中贸易情况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希望通过分析俄中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挖掘、促进、找到一些积极因素解决两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时间里,俄中经贸质量的提高、合作领域的拓宽、贸易结构的优化将会为两国的合作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遇。通过研究发现,本文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俄中贸易结构系统与俄罗斯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联度性,具体来看在俄罗斯贸易结构系统的六个指标中,俄中贸易额的关联度为0.58183,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的关联度为0.70829、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额的关联度为0.54798、俄罗斯出口中国商品贸易结构指数的关联度为0.70361、俄中贸易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的关联度为0.65491、俄中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的关联度为0.6847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的关联度数值最大,这说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俄罗斯与中国的交流甚是密切,作为一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俄罗斯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不是很好,整个经济周期也处于低潮期,主要是由于国家之间的一些政治因素引起的,因此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时期下的两国关系,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力度需加大,市场规模需不断扩大,不断推进俄中项目合作落地,使得俄罗斯技术企业与中国的创新企业扶持互助成长,使得俄中贸易结构转型发展,双方经济贸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俄罗斯与中国是相邻国家,应在交界处成立自贸区推动双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自贸区的成立不仅可以降低两国的贸易成本,两国的贸易壁垒也将被打破,良性竞争经济取代恶性竞争。自贸区中两国的贸易标准将被明确,同时会大大减少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双方的贸易摩擦也将会降低。同时两国通过关税政策进行的反倾销和倾销报复行为将被避免,在很大程度上两国的经济贸易交易结构将被优化。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不断深化,贸易往来关系加强,技术、商品、货币、服务等各类要素在全球的流动也使得不同国家的经济之间影响较大,二十世纪发生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较大影响,经济衰退明显,由此可见全球化经济发展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可能发生的灾难。一个国家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当下选择本国的贸易发展模式较为重要,斯密定理指出,国际市场分工规模最大化是在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下的国际经济发展最优模式。也就是说,在国际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国家贸易研究的重点应是何种贸易结果或国际贸易分工,根据新国际贸易结构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可知,各个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由于要素的密集程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规模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以及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结果,不用国家应不断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在开发经济的环境下,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增长要素变是国际贸易中的结构变量,由于资源的稀缺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应选择最优的贸易结构在降低稀缺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国际贸易研究的核心问题便是选择何种贸易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很多古典贸易理论描述了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亚当·斯密(1776)认为英国可以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通过选择合适、合理的贸易结构,使得自身在贸易发展中获得绝对优势,英国的经济增长也将得到极大促进;大卫·李嘉图(1817)、赫克歇尔-俄林(1919,1933)指出英国通过合理的贸易机构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获得比较优势利益,从而使得英国的经济利益增长,上述两部分的研究是从理论层面研究了不同的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几年关于经济增长受贸易结构影响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理论进行验证,很多学者运用该理论得出了下列结论:
(1)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第一:贸易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
Jacint、Mauel(2004)通过研究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得到以下结论:优化贸易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仅仅靠扩大出口量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Chan-Hyun Sohn、Hongshik Lee(2004)通过借鉴使用结构-行为执行(SCP)模式,使用66个国家1991-2001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有效性。代表产品差异的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显示贸易结构的好坏对于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具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模型解结果显示,并不是贸易解释了经济增长而是贸易结构。
Méndez 、Javier Reyes(2007)以贸易合作伙伴的集中程度及伙伴的数量作为对于贸易结构的要素来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受贸易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都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对于经济的增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景鹏飞(2012)选取新疆的生产兵团1990-2010 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商品的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的出口结构能在长期时间内对经济增长起到影响作用,短期内主要还是贸易的总量对经济的促进增长作用,将人力资本与贸易结构进行实证交叉分析后发现,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一倍。冯帆(2012)通过VAR 模型的建立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都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对贸易结构的提升优化,经济也将随着增长,前者对后者有正向促进作用。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贸易结构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1.1 贸易结构的概念
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通常指特定期限内贸易自身的组成情况,在概念上由分为广义和狭义。贸易结构广义上指在特定期限内的贸易构成中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两个种类的组成情况,而狭义上的贸易结构指在特定期限内仅仅包含货物贸易中不同类别商品的组成情况,也被通常称作商品贸易结构。
2.1.2 贸易结构分类
贸易结构在分类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指在某个国家特定期限内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两者在其总贸易中占的比例。
国际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指在特定期限内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两者在全部国际贸易中占的比例。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Merchandise Trade)指在某个国家在特定期限内仅包含货物贸易中的各类商品种类的比例,也就是某个类型商品的进出口额在所有商品进出口额之中占的比例,通常以份额形式展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Merchandise Trade)指在特定期限内仅包含货物贸易中的各类商品种类在全部国际商品贸易中的比例,也就是某个类型商品的国际进出口额在全部国际贸易商品进出口额之中占的比例,通常以份额形式展示。
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贸易结构需要定量化的分析,本文采用最后一种概念,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用份额形式的展示。
..........................
2.2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2.2.1 绝对优势理论
(1)理论提出
1776 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书中首次提到了绝对优势理论,也叫做绝对成本理论和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如果某件商品在本国内制造所需要的成本比其他国家都要低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就有了绝对优势,该国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外出口此商品。相反,如果某件商品在本国内制造所需要的成本比其他国家制造要高的情况下,就失去了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应该在国际贸易中进口此商品。不同国家之间在制造同一商品所需要的成本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各个国家发挥各自绝对优势进行合作,降低了双方成本,实现共赢。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出现的部分原因,它还存在漏洞:无法解释一个在各方面均有着绝对优势的国家与另一个各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进行国家贸易的原因。
(2)理论假设
在众多学者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经过长期的积累,汇总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如下;一、进行贸易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且产品对等;二、只存在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劳动力在国家之间同质,且仅能够在国家内随意流通,
不能在国家之间流通;三、劳动力与产品相同都有竞争性;四、收益的规模能够保证平稳不发生改变;五、劳动力的基础值相同,劳动力价值由时间决定;六、国家之间同一商品的劳动力效率不同。
.............................
第 3 章 俄中两国贸易现状、结构及经济增长分析........................18
3.1 俄中两国贸易现状分析................................18
3.1.1 俄中两国贸易规模分析...........................18
3.1.2 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19
第 4 章 俄中贸易结构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37
4.1 俄中贸易结构与俄罗斯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