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2006 年台湾教育部公布的《课程纲要》中首次提出学生学习历史“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时序关系、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史料证据四个方面,而史料证据是其它三项能力的基础和中心,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学开始重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在 2015 年 3 月至 5 月,笔者很荣幸到台北市立松山高中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历史教育实习,同时有幸参加了台北市历史教师的共备活动,感受到了台北市中学对史料教学的重视,也看到了他们对史料教学的不断探索。所以,笔者希望把握此机会研究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对今后自身的历史教学有所启发。海峡两岸本就同宗同源,有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对于史料的选取、运用和解读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对两岸中学历史的史料教学互有借鉴意义。同时,笔者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台湾的史料教学存在着一些困难或不足,这些困难或不足在未来大陆的史料教学中可能也会出现,借鉴台湾的例子,我们可以注意提前做好准备,以便更好的促进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发展。通过研究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对大陆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有所启示和借鉴。
........
第 1 章 史料与史料教学
1.1 史料
史料浩如烟海,史学家对于史料的分类方式有其不同的说法。荣孟源先生根据史料的形式将史料分为四类,即书报、文件、实物和口碑。又根据史料的性质,将史料分为原始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传抄史料四类。翦伯赞先生则将史料分为考古学上的史料与文献学上的史料。一些学者则根据史料产生的事件,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又称为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与已经发生的事实有直接关系的史料,即当事人或亲历者直接记录下的资料,留下的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二手史料又称间接史料,是经过转手的史料,是史学家将一手资料重新整理解释,以回答历史上某一问题的成果,后人编纂的书籍、学术论著等均属于二手资料。大多数人通常认为,一手资料较二手资料更有价值,正如目击者所讲的话一定比不在场的人更加可信。诚然,一手资料直接联系事件或人物本身,与事件或人物有最直接的联系。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原始资料的表达方式往往也比较晦涩难懂。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解读一手资料的能力不足,增加了他们对史料理解的难度。而二手资料是史学家研究比对许多一手资料,对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加以自己见解而得出的成果,也是史料教学的重要素材。
1.2 史料教学
何谓史料教学?有学者认为,史料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史料的运用,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1。”史料教学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甄别,教师通过对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挑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并根据史料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从而能很好的呈现在课堂上,应用于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史料,进入历史情境,并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历史课堂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主体的转变,也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 3 章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学法、教法指导与教学策略................21
3.1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课程纲要中关于史料教学的指导...........21
3.2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策略..........24
第 4 章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特点、不足与存在的问题....................44
4.1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特点........44
4.2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不足之处——过度依赖二手资料........47
4.3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去中国化历史教育体系使史料教学深受影响...........49
结语.........51
第 4 章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特点、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4.1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特点
长期以来,台湾的历史课堂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讲述法固然有其优点,如容易操作、脉络清晰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者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资料之间互有矛盾,可能学生也看过不同的资料等。所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中学的历史教育也进行了改革,逐渐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不能一味记忆别人的知识,而要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则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中对学生起着引导的作用,指引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包括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学生的自主性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受到自身意识的支配,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出选择。独特性则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能动性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特征。创造性则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去了解并掌握他所位置的知识,并运用他们的表现,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4.2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的不足之处——过度依赖二手资料
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即在对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更依赖使用二手资料。台湾学者认为在史料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二手资料的使用,尤其是现代学者的见解。理由有三:一、历史学者是历史资料与历史叙述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我们对于过去能够得到系统的理解,是缘于历史学者的业绩,这个观念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认知。二、历史学者的工作,繁重精细兼而有之,但其基本步骤与学生学习历史并无不同。教师介绍历史学者的工作,既介绍了历史学的方法,同时也就介绍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三、现代历史学者之中,最有成就的几位,应该让高中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历史知识的一部分。例如:王国维拓展研究领域与哲学素养,陈寅恪熟读精思与懂得多种语文,钱穆的自学成就与对传统文化的挚爱等,都可借由他们的话语引导教师作进一步的介绍。1
.......
结语
本文首先对史料和史料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本文研究的范围。接着,本文从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教科书的编撰和课程设置的变化等方面,概述了台湾近 50 年来的历史教育状况,让大家对台湾高中的历史教育有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台湾当前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2011版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对学法和教法的具体要求,并以台湾高中历史教学的案例为例,对台湾高中历史科史料教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台湾地区高中的史料教学与大陆地区中学有相似的地方,即利用教科书进行史料教学,这是两岸史料教学的普遍做法。此外,台湾的史料教学的另一普遍做法是教师给学生制作历史学习单,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也有老师将史料教学与影视史学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进行思考。不仅如此,史料教学的开展不仅在历史课堂上,还延伸至学生课后的历史作业中。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