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2 2014 年及以后地方融资平台相关政策文件
...............................
第三章 城投债和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历程................ 20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相关政策梳理........................20
第二节 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城投债发展历程.............................23
第四章 城投债、地方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的效应...................... 34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34
第二节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35
第五章 城投债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机制探析......................... 43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43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44
第五章 城投债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机制探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虽然制定了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比例,但并没有解决双方责任分配问题,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界限仍然模糊(周飞舟,2006),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相对于自身财力、财权承担着更多的支出责任。在此背景下,地方官员以 GDP 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在这种激励下,地方官员以经济增长作为财政首要目标,开始了官员竞争锦标赛模式(周黎安,2007)。特别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官员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抢夺经济资源,开始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启地方财政支出竞争。由于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社会服务性支出短期内难以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提高政绩,地方政府通常会选择提高财政支出中的建设支出比例,压缩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民生性支出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傅勇和张晏,2007)。由于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具有刚性, 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短期内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压力,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刚性,往往对于其他民生性支出具有“挤占效应”。为了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发展房地产等高税负行业来发展经济(陈思霞和许文立,2017),或者政府也可以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在旧《预算法》地方政府举债约束下,以国有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以信用担保进行城投债的发行(张莉,2018)。通过城投债的发行,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调整支出结构,从而增加民生性公共支出。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投债发行的规模越大(杨继东,2018)。同时,在地理位置上省与省之间的存在者严重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现象,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的差异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内在原因(杨光,2015 年)。综合而言,一方面,发行城投债能够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肖央,2018),从而带来税收收入,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高财政能力,最终提高整体公共服务支出。另一方面城投债的发行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财政压力,调节财政支出结构,使得民生性公共支出没有被“挤占”。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已由追求速度转变为注重质量。除了要求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外,人民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于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平等的就业、教育机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作为提供公共品的责任主体,在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地方政府由于更加了解本地人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更有效率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因此往往在推动地方公共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而我国财政制度中存在的中央和地方财力、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问题导致地方政府财力受到约束,财政能力受到限制。在地方政府财力和发债约束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缺口促使地方政府寻求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城投债作为一种特别的债券,在促进地方财政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此,许多地方纷纷成立融资平台,大力开展基建项目,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积聚,进入转型期。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城投债、地方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相关假设,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分析了城投债、地方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和机制并进行验证。
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固定效应模型下,城投债对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供给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投债对公共基础设施类服务供给的作用最为显著。
(2)城投债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因城投债规模和公共服务类型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城投债债务余额越高的地区,城投债对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强;而对于城投债发行量排名较后的地区,城投债对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小。
(3)调节中介效应模型的验证说明城投债影响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过程中,地方财政能力对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具有调节效应的,能够改变地方财政结构,但是并不是全局的调节效应,在中介变量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的传导过程中并不起显著的调节作用。总而言之,城投债能够通过预算外资金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进行补充,提高地方财政能力,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