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随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要求日益标准化。建国初期,进行工程建筑时国家实行的政策是“三边”,也就是设计、施工、修改三个程序同时进行,国家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为了加快进度,这样的政策无疑是错误的,工程在启动之前没有进行预算,造成投资大,成果小。当今,企业虽然意识到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但是在管理上照样会出现各种问题,或多或少出现了烂尾工程。新中国发展时间较晚,在发展初期没有全面考虑到工程造价问题,导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更晚,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异,出现的问题多,尤其是烂尾工程的造价管理,所以要对烂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后找到解决的办法,将问题处理掉。
我国现在烂尾工程在施工管理的阶段,对施工成本关注度不够高,即使有所关注也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中。烂尾工程施工阶段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建筑质量和进度上,没有意识到成本会对工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国内一些建筑企业在处理烂尾工程时意识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开始研究其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然后根据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整体来说我国烂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1.1.2 选题意义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我国在建筑方面建设的步伐迈的又大又快,期间难免出现许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烂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之前关键一步,工程从建设开始到投入使用的资金、工期,工作人员种类,额外花销等,这些经济方面的东西都属于工程造价,它可以预测项目可行性。烂尾工程造价管理也是同等重要,有效的管理会对工程造价起到积极作用,管理中出现差错会对整个项目以及接手项目的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国内缺少对烂尾工程重启后施工模式的典型案例,行业缺少借鉴经验,所以研究烂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烂尾工程造价管理值得进一步精细化。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上世纪 70 年代末,英、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界提出:对造价管理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设计、项目决策以及施工等内容,也应该涵盖竣工后项目的运营、使用以及维护。通过有关的研究探讨以及实际推广,最后形成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方法和理论,这个理论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建设工程生命期的造价[1]。研究国外烂尾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可以从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切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完善期三个时期。1974 年到 1977 年: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的萌芽期。A.Gcordon 在 1974 年 6 月发表了《3L 概念的经济学》,美国建筑师协会在 1977年发表了《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这两部是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著名初期代表作,其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因为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烂尾工程的相关性进而推动了烂尾工程管理的发展。
形成期是现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重点。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外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造价管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首先是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通俗来说,烂尾工程的生命期相对其他工程较长,受到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这对造价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框架 LCC 的提出,提出者是A.AL-Hajj 和 Monammed Kishk,该框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 LCC 的工作质量,而且是针对 LCC 作为制定决策工具方面的研究,利用的理论有模糊集合论、统计学和人工神经网络[2]。发展完善期主要对全生命周期造价与环境影响集成的研究,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深入发展,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软件的研究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软件系统,如 NIST 的 BLCC5.0 和世界银行的 HDM4 等[3]。由于烂尾工程具有能源消耗较大、运转维护费用较高的特点,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
2 烂尾工程的造价管理相关理论
2.1 烂尾工程的概述
由于工程的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不满足验收要求或是因为工程产权发生争执而停止建造的工程被称为烂尾工程。工程和一般的商品不同点,主要有涉及资金额度庞大、资源众多等。工程形成烂尾,第一是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二是相关债权人的利益损失。最可怕的是房建烂尾,造成众多业主无家可归。烂尾工程的存在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对城市整体形象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束烂尾工程原合同的方式并定案,快速重启烂尾工程,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项目总造价,而且可以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保证建筑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1.1 烂尾工程形成原因
(1)开发商对整体的市场分析和研究比较片面,造成定位失误。当前楼市的销售情况显露出了十分明显的大众化置业的特点,也就是说越来越看重经济实惠,希望能够用更少的钱买到更舒适的房子,这就需要开发商尽可能地为这些购房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比如交通条件、生活配套设施等。但是很多开发商在项目开发之前,并未对市场作全面且细致的调查,并且没有全面了解市场的需求,只是盲目性的开发,这就很容易造成市场供需情况的结构性失衡。
(2)楼宇的建设严重缺乏特色。企业如果想要减少投资出现的各种风险,吸引更多的客户,就必须要通过创新产品以及产品的差异性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所以,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必须要努力地去建设具有创新性和特色的建筑,只有那些主题鲜明的项目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5]。
(3)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过度依赖土地效益,致使大量开发商过度开发。当遇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例如增加银行准备金率,造成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工程被迫烂尾。
......................
2.2 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就是对整个工程过程的成本控制,使得整个工程造价合理,不会对整个工程产生负面影响,让工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最大化[7]。所谓的工程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项目,不仅包括建筑工程,还包括技术改建工程等项目;工程造价有不同的含义,对投资者来说就是“投入”,资金是要支出的,有了投资者整个工程才能开始,所以投资者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对于施工单位就是“收入”,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就造价的含义来说,仍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但是包含的就是整个工程中投入资金的总额[8]。
工程造价管理要遵循科学的动态管理方式。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整个项目工程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并且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项目质量。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需要结合实际,不能没有根据的进行工程管理,也不能只是无谓的制定管理制度,这就要求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参与的工程要足够了解,技术和能力都必须合格,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解决,防止因为人员技能素养问题产生多余的费用或者工期延误造成成本的提高。现如今,我国工程造价易出现变动,这使得工程的施工时间和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需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然后结合实际,控制成本。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从宏观角度上,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对整个工程的各阶段都有影响,管理者必须对工程的各方各面都要掌握,如开工时间,工程的进展状况等都需要全面的掌握,对整个项目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进而对整个工程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9]。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存在于工程全过程之中,对于工程的所有阶段都进行了参与而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在建筑工程中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施工前的造价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动态管理以及施工后的造价动态管理。
....................
3 构建基于 BIM 技术的烂尾工程造价 PDCC 管理方案..........................22
3.1 管理目标的确定................................22
3.2 基于 BIM 技术的烂尾工程成本管理.............................. 22
3.3 基于 BIM 技术的烂尾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22
4 基于 BIM 技术的烂尾工程造价 PDCC 管理方案实例应用................................35
4.1 实例简介................................35
4.2 分析本工程烂尾成因...................................35
4.3 重启烂尾工程的造价管理..............................................36
5 结论和展望....................................52
5.1 结论.....................................52
5.2 展望.......................................52
4 基于 BIM 技术的烂尾工程造价 PDCC 管理方案实例应用
4.1 实例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