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对多”交易结构。交易具有双向性,双边分别由多个易货者组成。“一对多”易货是市场中具有资源垄断的易货者发起拍卖,拍卖易货者占据资源优势方,具有较大的市场控制力,以实现自身偏好效用最大化。而“多对多”易货针对的是供需较平衡的易货市场,更多的是实现平等公平交易,市场平衡了双方的利益,同时也纳入了市场利益的考虑。
(2)交易机制中引入了易货额度。考虑到双边多个易货者均要实现需求互补的情况较难,因此引入易货额度衡量资源的价值。易货额度在封闭的电子易货市场。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电子易货市场交易紊乱,易货者交易匹配满意度低为行业背景,以“去库存、降产能”为现实背景,“互联网+”和“一带一路”为时代契机,对国内外电子易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了企业发展电子易货的经济意义,总结了电子易货市场交易模式,深入分析了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多属性拍卖、双向拍卖、双边匹配、多属性决策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易货交易机制进行设计,并针对具体易货资源交易构建交易机制和匹配模型。本文引入拍卖理论来指导交易机制设计,能够有效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同时,本文从管理决策视角研究电子易货的交易机制,丰富了研究文献。本文创新设计易货市场交易机制,对于引导企业进行中长期交易,建立易货供应链体系,发展现有电子易货交易市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纵观全文,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总结和归纳了电子易货的经济意义、市场交易模式,并指出了现有电子易货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
(2)基于多属性拍卖设计“一对多”易货交易机制
首先,“一对多”易货交易机制的设计规范了交易流程,指导易货者参与易货交易,适用于资源供需不对称,具有资源垄断的易货交易;其次,允许企业在不使用货币下,通过资源易货实现采购销售一体化;再次,拍卖机制的引入,更能激发市场的竞争力,对拍卖易货者带来的效用更大;此外,交易匹配机制允许资源可分割以及多个赢家的产生,与传统的“一对一”的易货交易相比,交易效率更高;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从多属性偏好视角考虑,与单属性评估资源交易相比,综合权重的引入和多属性决策方法帮助拍卖易货者决策出赢家和易货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决策结果,决策评估更加科学。本文设计的“一对多”多属性拍卖的易货交易机制,可以改善易货的交易效率,在无货币介入下,真正实现采购销售一体化,是完全意义上的易货交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