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稳固和持续发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和支撑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国家、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自身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国有煤炭企业面向市场,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都迫切需要增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而国有煤炭企业党建作为党建的前沿阵地和战斗堡垒,其战斗力如何,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国有企业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现阶段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和人民的行动纲领。因此,在新形势下,在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遵循国有企业党建客观规律,走出国有企业党建困境,促进企业党建和企业改革发展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要求
党中央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必将在新时期,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开创更新更广阔的局面。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国有煤炭企业已由过去国家或行业主导经营和管理转变为自主经营和管理的独立市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明显的表现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特性,这必然在观念和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党建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和诸多困境。
(一)“重经营,轻党建”的观念在国有企业党建中普遍存在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国有煤炭企业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普遍认为党建工作多理论化、教条化,少实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把主要精力和企业资源用于“抓经营”、“抓管理”上,而“轻党建”,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领导干部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分离,使企业党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的机构建制、人员配备以及配套经费不落实,有的企业还把党建工作机构与其他科室合并;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交流晋升机制不到位,甚至个别企业党务干部被冷落,经济待遇比同级的搞经济的干部低等,致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远远落后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二者不协调性矛盾突出,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国有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转换、跟进不到位的矛盾突出
按照“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使得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机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即党组织在领导上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间接领导,在管理上由过去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这必然要求对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旧有的工作机制进行适时的转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形成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更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和思路,还停留在旧有模式,跟进不到位。
(三)国有煤炭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兼职化”和“老龄化”问题,后备人才严重缺乏
国有煤炭企业在经营绩效的压力下,许多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存在“兼职化”、“老龄化”以及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党建工作人员“兼职化”是指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多是兼职的,这必然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时难以做到“思想、工作、精力”三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党建工作人员“老龄化”是指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少企业把要安置的老弱人员多安排到党建工作队伍,使从事党务工作的老同志多,而年轻同志少。这容易在党建工作中与青年党员和群众产生心理距离,尤其是目前广大职工利益形态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的情形下,而难以了解基层年轻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要求,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以科学发展观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实施途径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联系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成效。
(一)必须坚持国有煤炭企业经营和党建“两手抓,两手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已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了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经营实体,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一项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一是国有煤炭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党性认识,坚持企业经营和党建“两手抓,两手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完善企业党建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合理、经费投入有保障等方面确立和巩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地位。
二是要明确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内容和职责。党组织必须在涉及企业经营和发展等带有方向性、全面性、长期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参与决策。具体职责上:首先,党组织在前期要通过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企业职工代表会议等广泛倾听基层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好企业重大决策的调研。其次,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和发展实际,切实维护好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最后,要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做好过程监督和定期通报,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方向。
三是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二)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要把促进企业发展放在首位,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和才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也是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
(三)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人是企业最大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企业的主体和核心,企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的理念,强调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提倡人的价值,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企业需要协调起来,共同发展,这已成为现代管理的共识。那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实现创新,必须在党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
一是国有煤炭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以职工群众为本”,在党建工作中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关心爱护职工党员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及时解决好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使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和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必须依托一支精干、高效的党建工作团队,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和党建工作干部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配备党建工作队伍,并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对党建工作人员实行“双重”培训。即在大力提高党建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同时,学管理,学经营,学技术,培养一支既懂现代管理,又懂党务工作,既有政治素养,又有经济头脑的“复合型”党建工作团队。
三是引入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应予以奖励和晋升,并且不能随意降低党建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要对党建工作干部的选拔任用、任职年限、轮岗交流等予以制度化,从而充分调动党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党建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四、创新,要抓住关键和重点
“响鼓要用重棒敲”,创新的重棒打在鼓心上,创新的大鼓才会更响亮、更激越、更豪迈。那么,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这柄棒究竟应落在何处?
1、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创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应在组织系统中大兴调研之风,努力构建完善的调研机制,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调研开拓视野,掌握脉搏,形成科学的认识。对于有创新的调研成果,敢于放在实践中试验,并注意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一些成熟的经验,将其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意见和规定,指导基层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2、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抓住重点,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组织部门要围绕重点工作,寻求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基层党组织工作其他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干部体制改革中,组织部门要把干部管理范围扩大到班组长,因为好多工作特别是井下现场安全工作,班组长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指挥者,所以要在抓班组长管理上求突破。
3、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创新。帮写硕士论文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全面展开,促进整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