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政策论文格式、财政政策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财政分权、环保财政支出与环境治理绩效——基于2004年-2017年30省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日期:2021年11月1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6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0260954429530 论文字数:35695 所属栏目:财政政策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财政政策论文
介调节效应检验 ..................................... 42

5.1  中介效应检验............................................. 42

5.1.1  因果逐步回归法........................................ 42

5.1.2  乘积系数法.................... 43 


第五章   中介调节效应检验


5.1  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是指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起传导路径的作用,如果自变量会通过中介变量的作用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就可以称这一路径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路径图可以表示如下。如图,中介效应可以表示为如下三个方程。

图 5.1   中介效应路径图

图 5.1   中介效应路径图

模型 1:Performance=cFD+e1;对应路径图中的(a)部分,其中系数 c 表示自变量财政分权对因变量环境治理绩效的总效应,这一部分效应与前述回归分析一致。模型 2:Environment=aFD+e2;这一模型中的 a 系数表示自变量财政分权对中介变量环保财政支出的效应,属于模型回归中的中间效应过程值。模型 3:Performance =c′FD+b Environment +e3;其中方程系数 b 是指当控制住自变量财政分权的影响之后,中介变量环保财政支出对因变量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也属于模型中的中间效应过程值。而 c′是在控制了中介变量之后,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中介变量为环保财政支出,自变量为财政分权而因变量为环境治理绩效。模型中的 e1、e2、e3 均代表误差项。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以财政分权为自变量、环境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环保财政支出为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为政府环境偏好,调节财政分权与环保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公众环境监督行为调节环保财政支出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和文献推导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在实证检验部分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如下:

假设 H1: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显著负向相关验证通过。本文首先是运用了支出分权来进行回归,又运用了收入分权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收入分权还是支出分权,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时,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同时混合回归、随机效应回归的结果、分区域回归的结果都验证了假设 H1。假设 H1 是本文的核心假设,主效应的成立为后续进一步探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存在的作用路径提供了基础。

假设 H1a:财政分权与污染指数之间存在正向相关,这一假设并不成立。本文前述理论探讨将环境治理绩效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污染指数代表环境恶化的部分,治理指数表示为了改善环境所做出的努力的部分以及绿化指数表示环境治理最终使环境改善的结果的部分。本文延续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即财政分权程度越深越可能会抑制环境治理绩效的逻辑,提出了假设H1a:财政分权与污染指数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这一假设未通过可能的原因如下:首先财政分权对于环境的影响在本文中仅仅是借助于政府财政资金这一条路线,虽然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程度加深,政府会过多的投入地方的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对于资源的掠夺和污染的加重,但是可能在实际中,这种对于环境产生的副作用并不显著,再者环境污染也可能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影响,这一条路径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较为微弱。

假设 H1b:财政分权与治理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一假设成立。财权的下放,意味着地方政府有更多的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热衷于搞经济发展,往往会使地方政府走起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的老路,过分的关注于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对忽视环境治理,治理指数也会随着财权的下放而越来越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