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数据说明....................................40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51
5.1 研究结论............................51
5.2 对策建议....................................52
第 4 章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说明
4.1.1 变量说明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eqd),其实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而成的合成指标,表示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上文第三章熵权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数值。解释变量为财政支出结构,即选取三类财政支出对应所占总支出比重,分别是经济性支出比重(ece)、社会性支出比重(soe)、维持性支出比重(mae)。
经济发展质量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证分析时须控制这些因素以避免遗漏变量而产生的偏误。借鉴了詹新宇和王素丽(2017)、储德银和费冒盛(2020)等学者研究,本文引入如下控制变量:(1)经济发展水平(lnpgdp),采用各省(市、自治区)的上年 GDP 指数(2000 年为基期)对 GDP 进行指数平减后,再除以各省(市、自治区)人口数计算得到人均 GDP,最后采用其对数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对于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相对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高,这些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2)城镇化率(urb),采用城镇化率度量,以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有助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另一方面,城镇化可能会加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对经济高质量起到负面作用。(3)人力资本(hc),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度量。参考樊纲等(2011)的做法,对于各阶段的受教育年限,文盲设为 0 年,小学设为 6 年,初中设为 9 年,高中设为 12 年,大专及以上设为 16 年,然后乘以对应学历人数比例得到最终数值。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越高的受教育程度往往能够助推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4)金融规模(mon),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 GDP 的比重。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表 4-1 各变量描述统计表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概念界定,同时归纳总结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然后,对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现状分析。以 2007—2018 年我国30 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维持性支出,分别从全样本和分地区两个角度来研究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从地方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看,2007—2019 年地方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加,增速放缓趋于平稳,其中中西部地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维持性支出的规模增速都要高于东部地区。在支出结构方面,经济性支出比重表现比较平稳,在 35.9%至 39.2%区间,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最多,而环境保护支出最少;社会性支出比重上升较快,在 2019 年达到 45.69%,其中科学技术支出较低;维持性支出占比不断下降,在 2019 年降至 15.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最多。
第二,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现状分析看,2007—2018 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相对偏低,2018 年均值仅为 2.280,在变化趋势上呈现出上升状态,从 2012 年以后上升态势更加明显。东中西部地区 2007—2018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均值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而期间中西部地区均值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持续缩小。从 2018 年的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半数以上的地区为明星型,中西部的地区均为平庸型和落后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表现出从东部地区依次向中西部递减状态,呈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区域分布格局。
第三,从全样本实证结果来看,经济性支出比重在 10%水平上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性支出比重在 5%水平上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持性支出比重在 5%水平上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社会性支出比重的促进作用程度大于经济性支出比重。在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人力资本、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