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土地出让金收入现状..................................... 18
第 4 章 土地出让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28
4.1 模型设定................................... 28
4.1.1 基准模型....................................... 28
4.1.2 中介模型........................................ 29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2
5.1 结论.................................. 42
5.2 政策建议...................................... 43
第 4 章 土地出让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
Mackinnon(2000)等认为中介效应就是除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之外,还通过中间变量产生的效应1。随后,Baron、Kenny(1986)提出用逐步回归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2,温忠麟(2004)等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3。本文借鉴温忠麟(2004)等的方法,验证土地出让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中介作用。这种方法能够对中间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1)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借鉴多数学者的一般做法,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衡量,并对其取对数。主要反映我国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的能力,单位为万美元。
(2)解释变量:土地出让金(Land):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来衡量,单位为万元。
(3)中介变量:公共财政支出(fin)及房价(price)。公共财政支出采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来衡量,并对其取对数。房价以各地级市商品房销售额和年平均工资之比为标准来衡量,并对其取对数。
(4)控制变量:
产业结构(IS)。一般来说,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链越健全,越容易受到外企的关注,从而吸引外资进入。本文的产业结构用二三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
对外开放程度(Trade)。一般来说,对外程度越高,说明一个地区越发达,对外资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对外开发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是正相关。本文的对外开放程度用地区进出口总额来表示,单位为万美元,并对其取对数。
经济发展水平( PerGDP)。经济发展水平高说明居民消费能力强、市场发展前景好。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资可能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将用 PerGDP 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单位为元/人,并对其取对数。
...............................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借鉴既有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土地出让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与本文相关的现有文献研究进行了汇总整理,其次分析了我国目前土地出让金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再次选取 214 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分别进行直接效应分析和间接效应分析,并分东部和中西部两个部分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
第一、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的绝对规模上来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从相对规模上来看,土地出让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东部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第二、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状况较好;在行业方面的分布不均衡,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省份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远高于其他省份。
第三,土地出让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部分源于直接效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来出让工业用地,能够以低成本的优势吸引外资企业的入驻;二是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来对商住用地进行转让,是通过较大的市场容量来吸引外资的。
第四,土地出让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部分源于间接效应,有两点:一是土地出让金刺激了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用于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支出,改善投资环境,带来外资的流入。二是土地出让金推动房价的上涨,房价对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负效应小于其带来的正效应,其净效应为正。
第五,分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区域对比发现,总效应方面,东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对外资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直接效应方面,协议出让工业用地的方式带来的正效应在两个区域均不显著,招拍挂出让方式的正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间接效应方面,在公共财政支出的中介效应中,对两部分地区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在房价的中介效应中,东部地区房价的上涨对外商企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地区来讲,房价不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