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政策论文格式、财政政策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绿色农业补贴对农户异质性生产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

日期:2021年02月1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2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51944107453 论文字数:26533 所属栏目:财政政策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财政政策论文,面对各省的耕地具体耕种实际情况,各省的县(市)、区农业与财政部门需要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比如对实际耕种情况逐一进行排查,若符合实际补贴需求的农户,则要建立其补贴对象管理库,同时要设立专业部门专业人员每年每季节每月对农户情况进行普查或抽查,一旦实际情况不符合相关政策具体要求,立即从管理库进行删除,从而满足补贴对象管理库的动态实时管理。若只应满足一季度补贴标准却享受双季稻补贴的情况,那么对于多的季度补贴发放应予以收回。并且要采取公示制度,每月每季度对农户的具体补贴发放情况在村组、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公示,接受农户与群众监督,并让农户明确相关发放标准,享受土地流转集中耕种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享有者只有耕种者。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以及国民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保障,农业的未来发展脉络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甚至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农业的发展动向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社会能够有序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随着我国农业进程不断地推进,在农业技术和农业保障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长期性与风险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而不再在农村务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各个国家保护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与自己国家相适应的农业发展保护措施,这也就使得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农业补贴政策开始逐渐演变为有目的与规划的用于农业保护的政策工具,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

农业补贴政策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完成好政府预算之后对从事农业的人发放相应的农业补贴,用来帮助农民提高其收入、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增强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完成农业生产目标。之后,由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农业补贴政策开始作用于农业的生产与流通,根据世贸组织所所制定的农业协定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变为制定适应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农业补贴以及评估政策,并根据其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纠正。

我国自 2004 年起,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在 2004 年初全面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在农产品的流通方面,增大了生产流程的补贴额度,使得农业补贴能够切实地惠及到农户个人。我国在农业补贴政策实践方面逐渐加强,2006 年正式废除了《农业税条例》,并重点实施了四项补贴政策,以此进一步地完善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户的生产收入,激励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概括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综合整理国内外的绿色农业补贴的相关文献,总结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概念,对农业相关理论以及农户决策以及生产行为的具体理论进行系统地说明与分析,为之后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及实施现状。主要介绍了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对绿色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分类,对主要的绿色农业补贴进行具体介绍分析,进而分析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进一步优化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体系。

第四章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业面污染行为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通过对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在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条件下农户收入与农业污染之间的 EKC 关系以及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污染及其 EKC 曲线拐点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来分析绿色农业补贴政对于农户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行为的具体影响以及对于此行为的激励作用。

第五章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种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主要介绍了基于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对农户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建立门槛模型,根据其结果的门限值进行分析,以此判断绿色农业补贴对于农户耕种行为的激励效应。

第六章绿色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结合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证结果中反映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以及作用机理


第一节 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理论

一、农业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农业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础,属于根本产业。但是,农业生产具有收益不确定性和受客观条件的约束,其效益又比较低。其特征是:第一,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的自然条件,往往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经常遇到突发性事件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存在损失风险;第二,因为多数农作物都具有其周期性、季节性,所以在农业生产当中,一般通过当期的市场价格来预测下一期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形势,农户往往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决定者,并根据当期的市场情况以及生产形势对下一期进行调整,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市场风险让农户变得更加被动;第三,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周期往往较长,但利润率较低,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在全球的多元产业中,面对其他产业来说,农业比较薄弱,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尤其是我国资源匮乏、农民众多,不仅仅要保障农户的收入,同时也要保障耕地地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弱势更加明显,因此对农业生产进行绿色农业补贴十分必要。农业要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国家对于农业的扶持手段当中,其中就包含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一方面能够对农业生产当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收益,促进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户的耕地地力的优化,以提高农户耕种的自然条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前提是以农业弱质性理论作为基础。

...................


第二节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基础

一、行为经济学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理性经济人”被认为具有绝对的理性,面对经济形势能够迅速的作出判断,作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定。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传统农业社会基本不会出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情况,农户会根据已有经验,将资源配置到最优的状态,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所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农户能够平衡好边际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这种理性是有限的,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限制,很难实现利益最大化。

行为经济学并不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础的,它认为没有绝对理性的经济人,并且存在信息成本等问题,人们在进行决策行为时,并不能不收任何因素影响而作出理性的决策。行为经济学是将心理学和社会学融入进经济学当中,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对于理性人的基础假设的束缚。其认为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并不能完全理性的进行决策,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也可能根据经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与选择,其偏好和动机也不是固定唯一的,可能会跟随环境以及时间发生变化。行为经济学借助其基本理论对传统经济学进行补充和修订,使其更接近现实生活。就研究内容而言,行为经济学涉及传统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就研究方法而言,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是要考虑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在本文对于绿色农业补贴问题分析以及政策完善的应用中主要涉及的理论为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理论以及框架效应理论。前景理论是人们预估在面对风险决策行为使所做出的反应,该反应是与传统期望理论不同的。此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进行风险决策时,所面对损失或者是获得的反应是不同的,往往面对损失,人们规避风险;面对获得,人们偏好风险。在进行风险决策时,人们所参考的对照点不同,对得失的感受也不相同。

表 1-2: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分类表

...........................


第三章 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实施现状................ 15

第一节 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15

第二节 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17

第四章 绿色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面污染行为的实证分析................ 23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23

一、变量的选取..............................23

二、描述性统计.......................23

第五章 绿色农业补贴对农户耕种行为的实证分析.............................29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29

一、变量的选取.........................29

二、描述性统计........................29


第五章 绿色农业补贴对农户耕种行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的选取

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从 2004 年开始正式实施,要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建立合理完善的政策机制,必须找到适当统计和测量方法。由于面板数据能够扩大样本量,面板模型本身的特点是能够避免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并且能够所分析主体来选择多个省份进行模型设计,所以本文选择 17 省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 12 个粮食主产区和 5 个非粮食主产区,来建立面板模型进行分析。

大多数对于绿色农业补贴的研究停留于微观层面,缺少宏观分析,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会由于样本抽样误差而导致估计偏差,因此不可能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