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政策论文格式、财政政策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及其改进策略

日期:2018年01月30日 编辑:ad201708310846561631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9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11131148549985 论文字数:32382 所属栏目:财政政策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农业之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始至终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根本问题。由于农业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三农”问题的妥善处理与解决取决于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业支持的有效手段就是有效运用财政资金,为“三农”真正地办实事,办好事。由统计数据可知,自 2000-2014 年,我国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越显突出、并且强农惠农政策接连颁布,这足以显示出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财政支农显著地均等化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了城镇一体化的发展。由近几年的数据显示,2012 年中央财政投入“三农”的财政资金达到 12343.39 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为 17.69%;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13740.7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幅度为11.32%;2014 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用于“三农”的资金总计为 15026.77 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幅度为 9.69%,最近几年的“三农”资金导向主要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业生产水平综合提高、农村改革多维深化。从现阶段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和使用是否合理化来看,存在着这些问题:总额分配不合实际情况、资金结构达不到合理的层面、产出效率不达标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就使得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更强更大的作用具有了全新的难度和高度。当代西方行政管理的实践充分证实:政府通过向企业学习其管理方式,将绩效测评引进公共支农资金的测量结果中,使支农资金效率达到新水平、农业竞争力达到新高度、农村建设资源配置趋于更高层次的合理化,因此要以财政支农绩效测评为导向,使财政支农的相关政策真正让农民受益、农业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加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准备阶段,如何将“三农”问题、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水平已是当前我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进行现代农业的生产,因此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较我国的更为完善,但国外对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公共资金与经济发展正负相关关系的研究。

Kurz 和 Arrow(1970)运用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公共资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认为公共资金不仅可以投资公共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程度的基本需求,还可以为为国民提高公共福利水平。Rubbinson(1999)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研究得出的结果为大规模财政资金可以带动经济产生一定的增幅,并且克服了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依赖性”。Miller 和 Russek(1997)选取 1975-1984 年间的 39 个国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得,财政资金的获取渠道决定了财政资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增加的财政资金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税收手段增加的财政资金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关于公共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研究。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农产品及农业由于其自身具有较为显著的外部性,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农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建设与改善,其科研成果的推广并加以应用,使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并带来多种效益,因此农业的各项活动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国外的一些学者早在 18 世纪 50-70 年代就认识到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逐渐认识到农业的地位,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奈认为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财富仅仅来源于农业。随后到了 70 年代中后期,亚当 斯密也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社会进行与否主要取决于农业,因此财政资金投入顺序依次为农业、工业和国际贸易。以林达尔、萨缪尔森、布坎南等公共产品理论最为西方各个国家制定关于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公共资金的增长与效率》作为财政效率理论作为公共资金效率方面的研究,国外创建了一些指标来测量支农政策的效果,如 Kiminori 、Matsuyama(1992)比较不同领域内的财政资金的效果,从而发现财政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优于在其他各个领域,财政支农投入还存在一个最优水平。

....................


第二章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2.1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财政支农资金

财政支农资金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智库百科中,对财政支农的定义为“指政府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通过财政投入、农业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实现对农业的指导、鼓励、帮助和管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农资金可以分为有大、中、小口径,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于统计数据所限,本文在进行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时,数据的选取标准实际上就是中口径的财政支农资金,即《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

2.1.2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各项资金效率、效果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相关主体的满意度,是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的统称,主要反映政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与结构是否符合整个社会客观比例要求)与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效用最大化目标)。

.......................


2.2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除了具有经济功能, 还具有关于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非经济性功能。随着农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其多元化价值也渐渐被人们所认可,因此探讨农业多功能性成为我国以及国际上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归纳总结我国的研究成果: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认为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主要以价值形式体现出来,该功能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指将各类农副产品提供给人类用以生存与发展;其次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最后依靠农业为基础,并延伸到其他行业,如教育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获得经济价值。生态功能是指农业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发挥的作用,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既能防风固沙、防治自然灾害,还能保持生物的多种多样性。社会功能是指通过发展农业,进而为社会上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实现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文化功能是农业功能中的一个升华,将农业发展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结合,为教育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将审美与休闲等功能密切联系起来。最后,农业随着中国民族辉煌历史的文明发展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2.2.2 公共产品理论

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少之又少,准公共产品比纯公共产品更适应市场和政府的需求,当其外部效应较大时,可视同为纯公共产品。参考公共产品的定义,可知农业这种公共产品不具有典型性,但其所特有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 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所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所具有的外部效应使投资农业的收益与成本无法达成对称,政府补贴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了。此外,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绝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农民社保和医保等准公共物品都由政府来供给。农业公共产品与服务由中央、地方政府提供,但根据所属种类的不同,其提供方也略有不同,由中央政府提供的一般为具有全国性的涉农公共产品或服务,比如农村义务教育和地方政府提供的与“三农”密切联系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为依据,由于公共物品提供部门很难掌握关于居民消费公共产品的偏好,则公共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和最佳供给量无法确定,导致公共产品实际与最优供给量匹配度不高。以上情况在我国在我国财政支农实践中表现为财政支农规模的不足与财政支农结构的失衡。

......................

第三章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3

3.1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对象、目标及原则................. 13

3.1.1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对象.................. 13

3.1.2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目标......................... 13

第四章 财政支农资金取得的成绩......................16

4.1 农业产值持续增长............. 16

4.2 农民收入取得突破...................... 16

第五章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实证分析..................19

5.1 财政支农资金及其绩效评价现状.................. 19

5.1.1 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待加大................. 19

5.1.2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衡..................... 23


第六章 国外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经验


6.1 美国提升支农资金绩效主要经验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加保障美国农业发展领先于世界。

6.1.1 保持持续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

美国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保障支农投入的相对稳定,上个世纪末,美国每年就有150 多亿美元的支农投入,到 2003 年已超过 260 亿美元。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 2%,所以如此大力度的投入足以体现出对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