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27
4.1.样本上市公司基本分布情况 .......................... 27
4.1.1 行业分布 ........................... 27
4.1.2 省份分布 .......................... 28
第 5 章 结论与启示 ............................... 37
5.1 研究结论 ............................... 37
5.2 实践启示 .................................. 39
第 4 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样本上市公司基本分布情况
本研究涉及 218 家上市公司的 601 条数据,在描述性统计之前,先对样本上市公司的行业、地域分布情况以及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年份简要汇总,掌握基本动态。
4.1.1 行业分布
本文参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版),对样本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详细展示了 218 家样本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如表 2所示,研究对象涵盖 15 个行业。其中,制造业的数量最多,比例为 50.92%,占研究样本的一半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随着技术创新的激烈竞争,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借助外部战略投资来推动自己的转型升级,与我国当前注重发展质量而不仅是发展数量的要求不谋而合。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公司数量也较多,占比分别为 11.01%、8.72%、7.80%;而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对技术创新需求并不是很大的行业占比则较少。整体而言,虽然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看,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但从所占比重考虑可以发现,参与公司创业投资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制造、信息技术等对知识创新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累计占比高达 78.45%,是进行对外风险投资的主要力量,与之前学者的研究一致。
第 5 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公司创业投资是近年来企业对外战略决策的新兴模式,能为投资方创造多样化的技术选择来应对未来环境的诸多变化。本文结合当前市场投资环境与背景,采用规范性分析的方法,系统综述了公司创业投资对投资方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不同对外战略投资方式的创新程度、冗余资源分别对企业创新和多元经营战略的影响三方面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基于参与公司创业投资的企业,站在技术创新质量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公司创业投资与技术多元化的关系。具体来说,本文以资源基础观、双元组织学习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为框架,根据 2010-2017 年沪深 A 股 218 家上市公司的 601条投资数据,研究通过参股、控股、直投三种方式进行公司创业投资的上市公司技术多元化水平,并从投资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了冗余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将冗余资源按照存在状态分类,实证分析了内外部两大资金方向——可利用冗余、潜在冗余作用效果的差异。同时,通过稳健性检验来考察上述分析的可靠性,稳健性检验的手段为更换变量的衡量方式。
通过以上工作,论文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
(1)公司创业投资与技术多元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不同的模型,公司创业投资与投资企业技术多元化的关系均正向相关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一方面,公司创业投资对投资方来讲是内部资源的高效配置,是内外部资源交换产生协同效果的手段,而且依靠自身大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众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企业的青睐,给投资企业汇入了新鲜的思想,是打破组织内部固有模式的低成本途径;另一方面,实物期权的特性使得公司创业投资产生联盟等投资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柔性大、风险低、成本小,所以企业在投资时会更多的遵从内心的意愿,束缚较小,满足投资者多领域尝试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公司创业投资侧重于探索性学习,这也使它为投资企业带来的创新成果扩大了自身的技术边缘,并且投资者自身也具备充足的资源和内部消化吸收的能力来支撑广泛学习带来的益处,公司创业投资对于技术多样发展的促进效果是显著的。当前,这一战略投资方式的边际效率高,传统企业创新驱动效果明显,企业应该意识到通过参与公司创业投资来提升技术多元化水平的益处,并且在这一投资过程中不断提升内部消化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