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以 K 公司中期债券违约事件为背景,从公司发展历程、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着手,
并利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一系列财务指标进行验证分析,得出了制造业行业在偿债能力和经营过程中一些风险点。首先,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系数较大,分别为 0.91 和0.92,说明这两项评价指标对构建模型的重要性。在潜变量和对应的显变量之间,绝大数观测指标路径系数都在 0.7 以上,其中,周转率、现金比率的影响系数较大,表示在制造业行业发展建设中,应着重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其次,偿债能力的因素中,现金流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影响路径值最大,表明在制造业行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现金流和资产负债方面的情况。在营运能力方面,净资产周转率和市销率路径值较高,表明产品销售和净资产的收益率对公司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收益分配活动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相互配合的关系,因此对财务风险要进行综合控制。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K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一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优秀。在公司成长和盈利方面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 2019 年度的债务危机事件引发了对财务工作的思考和研究。具体事件是:K 公司于 2019 年 2 月 16 日对外宣布:应于 2019 年 2 月 15日对 2017 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代码分别为 17 MTN001、101759003)进行付息。直至兑付日终止以前,企业并未履行合约,筹备足够的资金,未能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偿还并支付利息,已切实出现违反约定的行为。该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30 日发布公告,声称该公司 2018 预计实现了 3.9 亿-5.9 亿元的净利润,同比降低了 80%左右,去年同一时期获得了 24.7 亿元净利润。违反债务约定、冻结财产、提起法律诉讼,利空不断出现。在股票价格方面,该公司自 2019 年 1 月 13 日以来,接连出现了 8 个跌停,股票价格的下降幅度达到了 30%以上,股票价格下降至每股 4 元,之前为每股 6 元。
由此可见,加强对上市公司特别财务数据存疑的公司进行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结合 K 公司发布的公告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公司稳健快速发展与经营成果之间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须要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 K 公司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 K 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目的是要试图寻找影响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完成两个目的:第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设计评价指标,构建一个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为 K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因素识别起到一定参考作用。第二,在实证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关键指标的提取,围绕路径影响系数较大的指标,结合 K 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财务分析,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进一步检验,对 K 公司财务工作薄弱环节进行识别。
1.2.2 研究意义
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均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一,对本研究的理论价值进行分析,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和架构。但集中体现在通过数据回归,提取影响因子方面。基于本文研究,可能与上市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对有关评价指标进行完善,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体系。着眼于构建基于 SEM 结构方程评价模型,采取较新的计量工具,对公司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加以评价,可以丰富企业管理关于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理论研究成果。一定意义上,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司管理理论的一次贡献,特别是聚焦新时代、新形势,结合新的问题,提出评价模型,完善财务风险管控理论。
第二,从实践意义上看,如何对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提取是一项重要实践任务。对于加强对外部因素影响的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假设构建一套评价指标,并带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提供一定参考。该参考的实践意义在于,既通过定性的研究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又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具体的路径系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影响系数的量化。同时,梳理公司现有管控体系,结合具体的财务管理指标,构建评价方程模型,对于加强企业管控、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2 有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公司战略与财务战略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需要对有关企业管理理论进行简要回顾。
2.1.1 公司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内容一般涵盖了总体层、业务层、职能层战略。前者也被命名为企业战略,这一战略的层次最高,是企业战略的整体纲要。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成绩:一是“应该如何开展业务”,即从公司全局动身,按照内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外部条件,确定企业的使命与义务、产品与市场范畴;二是“怎样合理管理业务”,即在企业不同的战略事业单位之间如何分配资源以及采取何种生长方向等,以完成公司全体的战略意图。业务层战略又称运营单位战略。由于各个业务部门的产品或效劳不同,所面对的内部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也存在一定差异,公司针对业务所提供的支持资源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部门在参与运营进程中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各运营单位有必要制定指点本部门产品或效劳运营活动的战略,即业务层战略。职能层战略是为贯彻、实行和支撑公司计谋与营业计谋而在企业特定的本能机能治理范畴订定的具体内容。简而言之,更加倾向于全体代价取向,以抽象概念为根基。
2.1.2 财务战略
公司财务战略是职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关乎公司总体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立足于动态的视角进行分析,可将企业财务战略划分成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管理与控制手段最为常见,包含了以下核心策略: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与进一步改善,改善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改善财务运行制度并将之落到实处,强化企业的内审制度;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以及资本结构等。在实践中,为了明确财务长期目标,可使用最佳资本结构理论,进而控制综合资本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而公司价值比较法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方法。从理论上看,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对资源资金的统筹协调问题。企业在融资以前,需对所需资金进行预测,并结合这一年度的留存利润对一些负债规模进行计算,并参照当前的资本结构对各负债规模所对应的企业价值进行计算。结合债务规模选择,来估算财务风险,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时,可使用财务杠杆系数进行评估。相较之下,长期、短期债务分别存在成本高企而风险较小、成本较低而风险较大的特点。企业如果将降低风险作为,则应选择前者,企业如果将控制成本作为目标,则应选择后者。对企业债务的期限结构进行妥善安排有助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以及成本。
..............................
2.2 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控制以及预测,导致企业存在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是指公司财务运营效果的不可控制性,指公司的财务系统中切实存在的因各类难以预测、控制的因素作用,与公司的预期、实现的财务收益相悖,进而遭受损失的概率或机会。
2.2.1 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立足于学术视角进行分析,财务风险具备客观性、传播性、控制性、周期性四个核心特点。这些特点分别是指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中,这是由客观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财务风险不是由人的意志转移的,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财务风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划分成系统、非系统风险,而不论怎样防范,这一风险都是难以规避的;当代产业以及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完整链条,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某一环节面临着一定风险,则会向其他环节蔓延;在某种意义上,可降低财务系统中的非系统风险;一般情况下,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会使财务风险面临一定差异。因财务风险具备这一特点,因此会对债权体系带来一定影响,会对融资双方、投资者、发行者等带来极大影响。
2.2.2 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财务风险总体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筹资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资金不充足,为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利率、汇率、融资风险等均属于筹资风险。再融资风险,是指企业本身不合理的筹资结构使再融资产生困难或者因为筹资方式、财务工具品类的变化,导致企业在再融资阶段面临一定不可控制性因素;利率风险是指由于财务市场波动而导致利率的变化;因企业使用杠杆融资而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即为财务杠杆效应;因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即为购买力风险。
经营风险,又叫做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等因素对企业带来一定影响。具体而言,生产、采购风险等均属于经营风险的范畴。其中,采购过程中因为供应商变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供应不足的可能性即为采购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人员或信息等的变化而导致生产流程有所改变;因市场改变致使产品难以出售、增加库存的风险即为存货变动风险;想卖出产品从而进行的赊销方法导致账款收不回来、因贷款政策有所改变而引发的预期与实际回收期的偏差即为应收账款的变现风险。
...................................
3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13
3.1 制造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