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业经济论文格式、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日期:2021年06月2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9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071341462610 论文字数:49666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农业经济论文,本文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把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实施视为一项政策冲击,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 年、2013 年和 2015 年三期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收入两个不同层面依次评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在领取养老金收入阶段,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养老金收入的拥有量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 2007 年的 45.3%上升到 2018 年的 76.2%,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连续 5 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①。这说明,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增强。但是,消费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上还太慢,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被认为是中国经常账户长期维持高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樊纲等,2009)。对于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常见的解释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备,居民家庭需要为未来养老、教育、医疗等不确定性支出进行储蓄(马光荣,2014)。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截止到 2018 年底,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 24949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7.9%②。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未来我国的养老压力也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巨增,这也将阻碍消费增长的步伐。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比最大,涉及面最广。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如图 1.1 所示。第一支柱为“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金,现在已经形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在改革完善中。2014 年 2 月 7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决定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它整合了分别于2009 年和 2011 年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居保”)。

图 1.1 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图 1.1 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多,居民需要为未来养老、教育、医疗等不确定性支出进行储蓄,从而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养老保险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对消费支出产生引致效应。但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他们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情况,为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稳定而持久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将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评述,从而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到更全面和深层次的理解,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

一、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国外学者关于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成果也较多,表 1.1 整理了国外学者对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

表 1.1 国外研究综述

表 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一、概念界定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始于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之后一些地方开始积极进行“新农保”制度的探索。2009 年以来,我国开始“新农保”的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新农保”制度出台后,我国农村居民、城镇职工都有了制度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成为社会养老保险最后的制度空白点,2011 年我国启动了针对城镇非从业人员的“城居保”的试点工作。到 2012 年年底,已基本实现两项制度的全覆盖。但是,过去“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是分别建立的,在城乡之间没有一个转移的政策安排。因此,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2014 年 2 月 7日,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除了 2014 年 2 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外,2014 年 2 月 24 日,人社部、财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并于 2014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其中也对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进行了规定。

(二)家庭消费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亲属中较小的户内群体,是共同生活居住、共同经济核算、相互合作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单位。按家庭规模分,传统家庭可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展家庭。核心家庭是由一对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一对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组成的家庭。扩展家庭分为主干家庭和扩大联合家庭。本文中对于家庭的定义,采用了 CHARLS调查问卷中关于家户成员的定义,即“过去一年,在这个家住了至少 6 个月,并且现在还住在这里的,一起吃饭并且共同承担其他生活费用的人”。因此,本文中的家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或扩展家庭。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绝对收入假说

完整的消费函数理论首先由英国经济学家 Keynes(1936)提出,他基于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影响当期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是当期可支配收入,其核心思想主要为以下四方面:

1、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会随着当期的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的增长小于其实际收入的增长;

3、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APC)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 0。

4、平均消费倾向APC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不断变小,但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二、相对收入假说

由于 Keynes 的绝对收入假说只考虑了居民当期的效用最大化,而忽略了居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未来预期收入对其现期消费决策的影响,因此Duesenberry 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两方面对绝对收入假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Duesenberry,1949)。示范效应是指个体的消费行为会同时受到自己收入水平的约束和周围人消费水平的影响,即绝对收入提高但相对收入未变,其消费不会因为绝对收入的提高而增加,相对收入的改变才会带来消费倾向的改变。棘轮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带有一种“不可逆性”,个体的消费很容易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当个人现期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宁可减少储蓄也要在熟人面前维系面子,将现在的消费水平维持在过去的消费水平上。

图 2.1 生命周期假说模型

图 2.1 生命周期假说模型

...............................


第三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家庭收支的事实特征分析...30

第一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与现状.......................30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30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33

第四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44

第一节 实证模型设定................................44

一、缴纳保费阶段....................... 44

二、领取养老金阶段........................ 4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6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76

第二节 政策建议...........................77


第四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与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CHARLS 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导的全国家户调查,调查从 2008 年开始,以后每两年再进行一次追踪调查,调查主要针对我国 45 岁及以上居民展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 2009 年 9 月开始试点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从2011 年 7 月 1 日开始试点实施,2014 年 2 月 7 日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正式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本文的研究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家庭消费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 CHARLS 数据库中 2011 年、2013 年和 2015 年三轮全国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