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肉类消费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而随着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苏丹红和瘦肉精等肉类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发达国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涉及范围越来越广,门槛越筑越高。一方面是因为各国政府切实为了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在于,在WTO框架下,关税以及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垄,如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已经部分受到限制,为了保护本国相关的产业,减少进口,许多国家将强制性技术法规、标准等作为新型的贸易壁全,由此导致标准越来越高,壁垄越来越严,自然对国外进口的肉类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荀刻。我国禽肉产品生产贸易就深受其害。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禽肉产品,在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禽肉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1996年3月,欧盟以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以及药物残留等为由,禁止进口中国禽肉,直到2001年才解禁。可好景不长,2002年1月,欧洲委员会以兽药残留超标为由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2004年,我国爆发禽流感,欧盟对部分动物源食品解禁,但禽肉不包括在其中。同年,日本农林水产省以检测出禽流感病毒为由,直接禁止我国禽肉及其制品进入日本市场,己经到达港口但还未通关的产品被全部运回。2006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规定非常苟刻,对鸡肉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数量都大幅度提高,光兽药残留限量项目增加了近10倍。有些项目的检测甚至在日本都无法做到。由于这些非关税措施的影响,导致我国禽肉产品出口起伏不定。1996年中国鲜冻禽肉出口额为6.9亿美元,随后逐年下降,尽管在1999-2001年间有所恢复,但在加入WTO以后,出口迅速下降,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 32.8%、20.3%和54.7%,2004年受禽流感影响,降到最低点仅为1.4亿美元,和1996年相比较下降了 5.5亿美元。从2007年开始中国禽肉出口额开始回升,2013年为5.15亿美元,仍没有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由此可见,非关税壁垒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禽肉产品的出口,削弱了我国禽肉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了我国禽肉产品在国际禽肉市场的份额,使贸易环境恶化,我国外汇收入减少。
………..
1.2研究目标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分析非关税壁金及其改革对我国禽肉出口的影响,即对阻碍我国禽肉出口的非关税壁全使用合适的度量工具进行测算,基于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的角度分别构建引力模型和局部均衡模型估算非关税壁金对我国禽肉出口的影响。以便充分估计我国禽肉产品出口面临的非关税措施的影响,更好地为贸易政策分析与建议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具体来说,本研宄要达到以下目标:第一,通过对非关税措施的理论分析和规范性分析,对其有更为科学的界定,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充分认识非关税壁金的特点和性质。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禽肉出口遭遇的主要非关税壁全类别;第二,使用保护指数计算方法,对影响禽肉出口主要的非关税壁垄进行量化;第三,从不同角度引入反映非关税措施的量化指标,通过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非关税壁垄对中国禽肉出口的影响;第四,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计算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值,估算非关税壁皇的实施对进口国福利的影响;第五,经验估算欧盟关税配额的实施,对中国禽肉产品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贸易壁全: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按照WTO规则,国际贸易壁全是指一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具有贸易扭曲效果的所有法规和措施。常见的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两种类型。随着WTO多边谈判的不断进展,各国的关税水平明显的下降。据估算,WTO成员国平均关税为6%,其中发展中国家为10%,发达国家仅3%。然而非关税措施因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国际贸易中被频繁使用,尤其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虽然非关税措施使用涉及的产品比例有所下降。然而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性贸易壁皇及卫生检验检疫措施使用翻了一番,非关税壁金已经成为贸易政策问题(UNCAD, 2005)。由于非关税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多样性,以及对贸易影响的复杂性,对非关税措施有多种界定。通常非关税措施也称之为非关税壁皇,人们认为它们指代的事物是一样的,可以完全替代。陆燕(2006)则认为非关税措施和非关税壁皇并不是同义词,非关税措施是中性词,而非关税壁全则含有赔义的成分。在实际使用中,经济合作组织(APEC)多使用非关税壁金,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等多使用非关税措施的名称(陆燕2006)。关于非关税壁全的界定,在国际上,Baldwin(I970)提出如果是涉及国际交易的货物和服务,或者是生产货物和服务的资源,因为任何一种措施使得他们的分配方式造成潜在的实际收入降低,这项措施就被称为非关税扭曲。Hillman (1991)认为除关税外直接阻碍产品进口到一国以及歧视进口的一切政府策略或行为都可以界定为非关税壁全。Loyd (1996)剔除完全套利的运输成本和其他成本之后,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应该统一,但因为非关税措施的存在造成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往往不统一。Beghin (2006)提出非关税贸易壁全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一系列影响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贸易的干预政策。
……….
2.2 WTO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一国对外贸易应采取不干预的态度,但现实中,出于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等,大部分国家都会对对外贸易采取种种干预手段,这些干预手段如前所述分为关税和非关税壁金两大类。在WTO框架协议下,为了推进贸易自由化,同时也为了确保贸易的公平和可持续,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相关的非关税措施有具体的规定。《技术性贸易壁全协议》,也称之为《TBT协议》,是WTO为了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针对贸易产品中涉及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的具体规定。协议分为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包括15个条款,有3个附件。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内容和实施原则有详细的规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是《农业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GATT卫生措施的约束力度有限,WTO专门制定了该协议。该措施属于商品检验,主要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协议也分为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有14个条款,附件有3个。《SPS协议》中的明确规定适度的保护水平和预警作用。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一样,有详细的实施原则。《原产地协议》是确定货物的“经济国籍”,对不同的贸易伙伴给予的待遇优势会不一样。为了确定使用何种待遇,需要确定货物的原产国。表面上看,《TBT协议》、《SPS协议》和《原产地协议》给予各成员国很高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并且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类动植物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但具体在实施的时候发达国家往往“过度使用”,使得非关税措施代替关税措施成为主要的贸易壁金。
……..
第三章中国禽肉出口及其面临的贸易壁垒......... 27
3.1中国禽肉贸易发展......... 27
3.2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 35
3.3主要禽肉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比较......... 41
3.4中国禽肉出口面临非关税壁垒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45
3.5本章小结......... 46
第四章禽肉出口面临非关税措施的测算......... 47
4.1非关税措施的定量计算方法......... 47
4.2禽肉产品非关税措施的测算......... 51
4.3本章小结......... 51
第五章非关税措施对中国禽肉出口的贸易影响......... 57
5.1引力模型相关理论......... 57
5.2非关税措施对中国禽肉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60
5.3本章小结 .........60
第八章主要禽肉出口国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经验与启示
8.1非关税措施引发的禽肉贸易争端
通过査询WTO贸易争端数据库,以及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月度报告可知,作为动物源性食品的禽肉,因其涉及人类的生命安危,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检验检疫标准以及技术标准是贸易国发生贸易争端的主要领域。而对进口禽肉产品实行非关税壁垒最多的是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釆取技术壁皇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检疫项目、提高检验标准等。
第一,欧盟。欧盟作为主要的禽肉进口国,因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加之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欧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产品全程追溯制度,因此对于进口禽肉产品的要求也就非常苟刻,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本达不到欧盟的要求,经常引发贸易争端。欧盟对进口禽肉实施的非关税措施主要集中在配额的分配、禽肉中兽药最大残留、微生物残留以及对食品包装的特殊要求,详细情况见附表1。
第二,美国。美国既是禽肉的生产大国,也是贸易大国,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美国有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构。美国为了保障肉类、禽肉和蛋类产品的的安全,设立有专门的机构: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察署进行管理。对进口禽肉产品美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标签和兽药最大残留标准是美国对进口禽肉实施的主要非关税措施,附表2是具体实施情况。
第三,日本。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禽肉进口国之一。日本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