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内部审计论文格式、内部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审计论文资料库:《经济学内容在审计理论中的体现》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1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1182022471511 论文字数:5125 所属栏目:内部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审计论文资料库:《经济学内容在审计理论中的体现》

[摘 要] 经济学为审计理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促进了审计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本文分别从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帮写审计论文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具体的经济学内容在审计理论中的体现,试图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经济学; 审计理论;理论基础

 

经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在经历了六次重大的划时代的变革后,其理论日臻完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审计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试从几门具体经济学如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角度来阐明审计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一、审计理论的制度经济学基础分析
(一)制度经济学简介
制度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将人和组织放在种种制度约束之下加以考虑。当然,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规则和规范或者说制度所起的作用,认为在所有的约束之中,制度是最为紧要的。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功能、制度所导致的结果以及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要怎样改变制度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制度经济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它极大地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契约经济学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我们探讨契约经济学在审计中的具体体现。

 

(二)契约经济学是设计审计制度的理论依据
契约经济学在近五十多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契约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和制度的深刻剖析,为我们认识审计发展的内在规律,搞好审计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契约经济学在审计中的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1. 从委托—代理理论方面来看:
委托—代理理论开创了审计理论观的一个新支。契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受委托经济责任,是将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这种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依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委托人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代理成本。因代理人不仅有自己的利益,且其利益通常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使得委托人须“通过代理人进行适当激励,以及通过承担用以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来“使其利益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外部监督则是能够降低代理成本、维系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监督正是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2. 从审计制度建设方面来看:
审计制度要受到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审计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经济控制的同时,也是一种特定的契约安排,是对审计关系相关各方权利、责任、利益及基本行为规范的约定。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契约经济学就成为了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
契约经济学为人们在审计的许多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我们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契约经济学在审计中体现。首先,从契约经济学本质角度来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可以看到,审计只有保持客观公正,才有可能被委托—代理相关各方所接受,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与保障契约的形成、履行与不断完善;其次,从契约经济学中的契约费用与成本角度来分析审计制度合理化,可以看到,我们只有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及适当增加激励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来有效降低审计监督的成本。
也就是说,要注重培养代理人的良好的信誉与行为习惯,加强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代理人自觉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机制;最后,从契约经济学原理来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基础是信息披露。审计收费、审计规范、重大审计决策、审计质量检查结果等,都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开。因此,现代的契约理论研究的成果,开拓了审计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使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认识审计发展的规律,更全面和客观地考虑我国审计制度的建设问题。

 

二、审计理论的产权经济学基础分析
(一)产权经济学简介
产权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又称产权理论(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是60年代以后流行于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一个流派,它主要研究在一定制度框架下产权的界定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包括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运行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如何对稀缺的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问题。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二)审计理论中充分体现了产权经济学的内容
审计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追根溯源可以说是为了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利益。如审计环境无不充满着社会经济资源产权主体的身影。因此,有人认为审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产权经济学向审计领域的延伸促进了现代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从审计基础来看,审计是随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与扩展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审计产生与发展有深厚的产权经济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受托经济责任学说是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及变更的产权理论基础。
2. 从审计的本质来看,审计实际上是以协调财产所有者与财产受托管理者间内在的利益冲突关系的一种外在社会保险机制,它既要保护委托者的利益,又要体现财产经营人的利益,按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则是满足不同产权主体的平等要求,审计理论就是在这种矛盾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3. 从审计的发展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权制度。
这种产权制度有可能影响着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及其所体现的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与产权制度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对应关系。而审计在监督与评价经济的运行的同时,它所鉴定、揭示的经济信息同样反映该时期的产权关系现状。也就是说,单一的产权关系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审计监督,而多元的产权结构则需要较为严谨与完善的审计制度来支持。总之,审计的发展与变革是建立在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发展及其变化的基础之上的。产权主体的多样化、分散化和产权关系的复杂化,使得现代经济受托责任日趋层次化、复杂化,进而决定了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随着产权关系的变化及产权结构的变革,审计理论及其实践必定会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发展,其表现之一便是现代审计的产权博弈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产权博弈的结果和进一步博弈的工具。因此,现代审计理论中不断体现着产权经济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产权经济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开阔了我们对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

 

三、审计理论的技术经济学基础分析
(一)技术经济学简介
在1930年,由格来梯教授编写的《工程经济原理》初步建立了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技术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经济应用科学。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技术经济学,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技术、资源等具体条件,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以保证所采取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经济学。上述含义表明,技术经济学既不是研究纯技术问题的技术科学,也不是研究纯经济问题的经济科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边缘科学。技术经济学为审计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基础。同时技术经济学也开阔了审计理论的视野,充实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二)技术经济学的内容在审计理论中的体现
审计技术方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原理。审计中的技术分析方法,是指对于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分析技术,简言之,就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方案进行比较,为最佳决策提供依据。
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而采用任何技术都会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花费代价,但不管怎样这种代价应该是适宜的。也就是说要求在采用技术的同时考虑其经济效果。如果脱离了经济效果,某项技术是好是坏,是先进还是落后,都难以准确衡量。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活动进行评价,从而提出使效果最佳的各种改进建议。这些均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审计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基础,并且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的基础。
在方法论方面,这里我们还应该提到计量经济学,它是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迅速的前提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复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预测审计风险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四、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经济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理论日趋完善,从而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计理论的方方面面均体现了经济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的许多方面均包含着经济学的原理。本文从具体几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角度来说明审计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中,为广大的审计工作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
对于以上部分的论述是自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