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当前处于老龄化阶段,由于老年人数量和文化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影响,导致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一系列问题。对老年人常见用药误区进行分析,明确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误区;合理用药
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治疗病症和维护健康,老年阶段的患者会受到身体因素的影响,对药物的吸收和消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一系列用药误区和问题发生。通过对老年人用药误区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影响老年人用药过程的主要因素,并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法,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
1. 老年人常见用药误区
1.1患病率高、用药种类多
由于老年阶段的人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生理功能都处于衰退阶段,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等机体能力也存在一定障碍。在我国老年人在青年时期普遍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缺乏对药物药效的判断能力,在加上老年阶段具有高发病风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药物具有多样性,会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百分之六十的老年人都遭受病魔的影响,其中70%的老年人需要联合用药,平均每人需要服用两种药物。由于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药物之间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所以应关注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
1.2不良用药行为和用药心理
虽然很多老年人会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但是存在一部分人缺乏用药常识,在没有医生给予诊断的情况下,自行去药店购买药物进行服用,而且认为吃的越多效果越好等系列问题,忽略了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正确使用处方、非处方类药物等。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精神难以集中,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服、漏服和误服等现象,还有的患者经济能力较弱,只能选择比较廉价的药物,影响治疗的效果。如果每天食用人参根粉超过3克,会引发人参综合症,出现失眠、皮疹等症状,如果阴虚火旺则会引发鼻血、便秘等。如果长期服用维生素E,会引起身体不适,如食用超过六个月,会使血小板凝聚能力提高已发血栓。通过调查发现,87%的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形成心理误区,主要有以下表现。盲目自信: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患病,需要服用药物进行维持,时间久了就信奉久病便成医的说法,经常善作主张自行购药,不能遵循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从众心理:很多老年人过于听信他人和广告宣传,经常会要求医生为其开指定的药物进行服用,去忽略了最简单的道理,即便是患同一种疾病,由于身体素质和治疗方案不同,用药方案也是因人而异的。依赖性心理:很多老人认为药可以调节身体,缺不会意识到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对药物过度的依赖,甚至做到药不离身的地步。
1.3缺乏用药知识
老年人会受到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在用药方面经常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服用,提高用药的风险。一些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虽然知道具体的用药常识,但是用药态度和用药行为会出现偏差,加上心理因素的影响使老年人对新药、贵药、名药和进口药更加信服,认为服用这些药物就能快速使病情得到好转。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没有什么日常的开销,普遍都有自己的积蓄,通常会选择一些所谓的补品对身体进行调理,认为用药种类越多、越贵则越好。
1.4不合理用药方法
老年人在食用阿司匹林和硝苯地平等肠溶片、控释片时,经常会将药片掰成两半进行服用,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导致药物的骨架结构发生变化,反而降低了药物的药效。由于老年人记忆功能减退,经常想起来了就去吃药,完全不按照说明书要求的用药方法,如在服用头孢克洛时需要在餐前一小时服用,如果在餐后使用会使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使身体无法吸收。用药间隔不规范,例如使用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每天一次给药是不合理的,由于这类药物抗衰期较短,需要将一天的剂量分为2-3份进行服用,但是很多老年人缺乏用药知识,贪图省事一次性服用,使药物的效果难以有效作用病灶之中。送服药物过程中,不能按照要求使用凉开水或温开水进行送服,通常采用干咽的方式,对食道造成一定的负担,还有会饮用茶水、牛奶等进行送服,这些高PH、高蛋白的物质会影响药物的成分,使药物难以发挥其作用。
2老年人合理用药应对措施
2.1对老年人进行安全用药指导
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宣传教育,达到使其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目的,并使用明显的标签标明服用的时间间隔和剂量,将标签放于生活中随处能见的地方,方便老年人用药。告知老年人不能在确认疾病前自行使用药物,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向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咨询,保证药物的药效对症。可以采用科普书籍、报纸、讲座等方式对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查询,向老年人详细介绍药品名称和药效以及用药时间,使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一些老年人通常需要使用五种药物,由于药物使用种类过多会影响药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但是可以通过预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各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为了降低安全隐患尽可能避免采用多种类的联合用药,在药品的选择方面保证用药的准确合理性。
2.2对家属进行用药知识教育
对有子女的老年人进行用药知识教育,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等原因,可以对其子女进行知识教育,使其子女对药物进行管理并在服药过程中对老人进行指导,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在家中配备温度计、血压仪等检测设备,对身体各项数值变化进行检测,及时了解病情的走向。嘱咐家属对老年人前后服用药物的状态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使老年人有正确的用药观念,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药物服用的依从性。
2.3明确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在用药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史和病史进行了解,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后,尽量选择少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病症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方式对病症进行控制和治疗,能不使用药物治疗尽量不使用。像肾毒性大和能引发血压降低的药物,尽量不要给老年阶段的患者使用,在用药过程中不要乱用滋补药物和抗衰老药物,如需要进行中西药物结合使用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的剂量应逐步增加,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不能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成人剂量进行服用,并在使用治疗指数小的药物时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在给老年人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要尽量从简,在用药方面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药物种类,并在确定病情好转后适当的减少服用剂量甚至停药,并要做好用药史和病史的相关记录。
2.4开展药学服务
药师需要对药品的说明书进行认真的学习理解,并做好四查十对工作,对于说明书中一些专业的术语,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讲解,并告知老年人和其家属用药方法和剂量,尤其是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确保老年人的用药安全。社区的工作者要定期对老年人建立档案,并做好随访工作,及时发现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改善社会中被人们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改变不正规的医疗行为和用药习惯,提醒老年人不要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药物,在患病时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确保拥有正确的用药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
3总结
有效的解决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需要老年人和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共同努力,这样才能避免用药问题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治,避免用药事故的发生。采用合理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方法,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缓解病症,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李倩,冯端浩,李国栋,刘蔚,赵冠人.老年人用药风险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02):175-179.
[2]黄晓燕,胡雁,薛一帆.减少老年人用药差错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53-1056.
[3]闫素英,沈芊,姜德春,张青霞,王育琴,李丹,刘虹,姜鸥,王因海.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药房,2010,21(06):561-563.
[4]彭艾莉,刘立亚.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情况调查与建议[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01):19-21.
[5]蹇在金.老年人用药五大原则[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0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