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鱼是渔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它集生物、机械、工程、材料、机电、自动化、信息控制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实现对养殖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温、水质以及投饵、消毒、杀菌、污水处理等的半人工或自动控制,并实现优化。目前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到2001年全国养鱼面积已达130万m2以上,形成了一项新兴产业。与此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项目规模的确定、工程设计优化、施工质量监督、工期和投资控制等。有些项目工程质量好,工期短,但工程投资大;而有些项目虽然投资较少,但工艺技术落后,设备不配套,工程质量差,工期长,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的甚至成为控制工程论文帮写投资者的包袱。为了实现最佳投资效益,工厂化养鱼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把项目质量、工期和投资三大要素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笔者曾参与许多海水养殖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深知工程建设千头万绪。与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相比,投资控制的时间跨度长,涉及面更广,因此从工程一开始就必须落实投资控制的组织、制度和措施,使工程投资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
1 加强项目设计
一个项目的上马,首先要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市场容量、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资金、采用的养殖工艺路线和技术成熟度等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然后确定适宜的项目规模和经营方式。一个好的项目设计,不但可以节省投资,而且在项目投产后能以较低的运行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使项目的利润与投资比最大化。不一定求最大,但要求最佳。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一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文件齐全、数据准确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工期缩短,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经验和测算,对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在不同建设阶段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程度为65%~80%;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程度为8%~25%;设备、材料采购阶段,影响程度为5%~10%;施工阶段,影响程度为8%左右。因此,投资控制的重点在设计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少投资者和工程经济工作者,缺乏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或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将投资控制重点放到施工阶段,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施工阶段,但在此阶段,施工单位是按图施工,无法能动地影响建设工程成本。事实上,一项工程的造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基本确定了,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控制,只能是局部的。因此,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必须抓住“设计”这个源头,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抓出效果。总结已往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项目设计参考:
1•1 业主和设计人员要有技术意识和经济意识
技术与经济要协调与统一。要在设计阶段控制好投资,就必须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既不能重技术轻经济,也不能只讲经济不讲技术。长期以来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的合理性考虑较多,而对技术上的可行性考虑较少。只强调养殖水体数量的建设,往往忽略了先进工艺、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的使用,结果投产后水体利用率不高、单产低下和生产成本过高,最终投资失败。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大连市某工厂化养殖牙鱼平项目2002年初完工,但建成后不能如期投产,表面看是因为牙鱼平市场价格大幅下降,造成养殖成本接近或高于售价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项目设计不合理,选用工艺及技术落后。该项目采用工艺为传统模式,即开放式流水养鱼。这种方式是群众自发,并逐步演化形成的。当时牙鱼平短缺国际市场紧俏,高价格下养殖业主只面临一种风险———出成率,因此很少考虑养殖工艺对养殖成本的影响,形成的养殖模式浪费严重。当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牙鱼平由80~90元/kg降到40~50元/kg)时养鱼厂很难承受。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水产品短缺有所改善,养鱼厂就面临着二方面的压力,一是出成率,而另一个则是市场价格。显然,提高单产及降低运行成本是应对价格下降的有力措施。我国目前的开放式流水养鱼单产一般只有约10 kg/m2,而发达国家单产平均在50 kg/m2以上,所以提高单产要靠科技进步,设计只重技术不讲经济,则易使企业在今后的运行中背上沉重的资金包袱。待编制概算时才发现投资超了,就得修改方案并减少投资,这样使工期无保障,匆忙中还容易出差错。因此设计人员应加强经济意识,在选择设计方案、选用工艺路线、材料和设备时,应该弄清其造价。
1•2 设计不能过于保守
要大胆引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单位水体产量,减少维修和更换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在考虑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适宜性时,不能过份谨慎,盲目加大安全系数、预留规模、公用工程及配套工程,将造成设备材料用量及造价的增加。有的概预算人员在编制概算时,由于条件深度及时间进度原因,往往又在设计上已打足裕量的情况下,再次增大系数,从而导致投资失控。因此,设计不能过于保守。
1•3 减少设计变更及漏项
设计变更及漏项是投资失控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尽量避免设计漏项,不论时间与进度要求多紧,不论设计资料是否齐全、深度是否达到,设计完成后都应交相关专业人员和业主审核并进行必要的评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已建和在建工厂化养鱼项目很多都没有完整的设计,业主头脑发热,项目匆忙上马,照葫芦画瓢,项目实施中设计变更及补充漏项经常发生,不但浪费了大量资金,而且在项目投产后,运行成本较高,产量较低,使项目的利润与投资比减小,达不到立项初衷。
1•4 严格设计审查质量
设计审查质量是控制工程建设投资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业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搞设计审查,即使部分业主进行了设计审查,也都存在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审查深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在立项之初没有制订规范审查要求和审查细则。由于主观原因和没有审查细则可循,审查内容就会因人而异,很难保证审查质量。因此审查人员应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审查质量。
2 实行限额采购,合理控制物资储备
采购订货要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争取分别询价、货比三家,做到经济合理。以下几点建议仅供业主在项目建设中参考:
(1)遵守专业人员采购原则。采购人员最好是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当的设计经验和工程经验。专业采购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商务知识、具备计算机使用能力、建立商务信息库支持,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2)在保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设备采购价格是整个投资控制的关键。要加大对采购的投入,严格采购管理、制订采购计划、询价文件、报价文件、报价评价文件、合同文件、状态报告、质量记录等,实现采购工作标准化。
(3)编制采购手册,对厂家选择、询价、技术评标、商务评标、合同谈判、签约、催取设计资料、设备监造、催交出厂检验、包装运输、现场验收、仓储管理、物资发放、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以及财务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
(4)采购矩阵式管理。技术人员负责采购技术谈判和技术附件,采购人员负责采购商务谈判及采购日常管理。
(5)重要设备采购严格把关。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须经技术总负责人、设计经理、设计人员进行技术评审后方能采购。
(6)在采购部门内实行主要采购业务谈判与商务谈判既结合又分开的交叉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功能。
3 严格审核结算,把好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编制标底,合理确定标价,防止压低价格中标的不正当竞争。要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建设周期合理,分期分批地施工,避免人工、机械、材料的大出大进,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和费用的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进入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节约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侧重抓几项费用控制工作:
(1)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使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2)以中标综合单价的方式和其他费用包干方法对现场的费用进行管理。
(3)对现场施工使用的各种材料,实行出入库管理,减少材料浪费。
(4)实现对变更费用的有效控制。现场变更由费用控制工程师划价,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浪费。
(5)实施过程控制。施工进行到一定阶段,要对已发生的费用先进行结算,以便预计今后的费用。
(6)集中各专业工程师对项目进行结算,做到费用支付合理。
4 统筹兼顾,团结协作,控制合理工期
一项工程都有它科学、合理的工期,工期的拖延或人为地过分压缩,都会影响工程的造价或工程质量。
近几年,很多建设单位是用自筹资金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早日形成生产力,取得效益。但常因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往往是关死后门,倒排工期,定额工期一再压缩。由于建设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企业不得不投入较多的资金和物力,以保证合同工期,这样,就或多或少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反之,一项工程如果拖延了工期,无疑要多花投资(如利息开办费等)。因此,工程建设要有统一的指挥,在统一调度下各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各尽其责,遇事不推诿、不扯皮,使得每一项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5 加强投资监理,更好地控制工程投资
如何对项目投资进行管理,如何对投资目标进行监督,如何更好地控制工程投资,这是投资监理和工程监理的任务。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要合理地确定工程投资控制目标。工程监理根据控制目标,针对影响投资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最终实现投资控制目标。设计阶段是投资监理的关键,施工阶段是投资监理的重要环节。投资监理应该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协调能力,廉洁自律、严于职守,与工程监理高度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个项目的监理任务。
6 结语
一个工程项目从筹建到投产运行,是实现投资目标的全过程。把资金管理好用好,把投资控制好,对工程管理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