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专业学生要想论文写作遵循一个准确的方向,思路上清晰化,结构明确化,就必须先做好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完成之后,要达到导师的认可,才表明完成质量没有问题,可以紧接着开展物流工程论文写作。如果导师没有认可你完成好的论文开题报告,切不可在此情况下贸然动笔写作,这样只会影响整个写作进程。物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步骤和格式要求,这两块需加以了解完整,每一处细节之处都不能忽视,否则就很容易在写作中陷入误区,产生本可避免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得运用相关方法来完善各步骤内容的写作完成。下文笔者就来详解物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如何获得导师认可,有哪些内容需要加以了解。
一、物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如何获得导师认可?
第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这个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两个部分。选题的背景可以通过文献调研,了解该题目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对题目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阐述,按照时间方式或者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书写。研究的意义主要是指预期目标达到之后,可以带来哪些好处、便利?像XX系统设计与实现这类工程性的题目,只需阐述系统实现之后带来哪些便利,可以从便利性、经济性、管理的有效性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在研究或者实现过程中具体需要做的工作,相当于对题目进行任务分解。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是在实现系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度比较大且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像XX系统设计与实现这类题目主要研究内容分成前端和后台。对前端和后台包含的模块或者功能进行细化即可。
第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这部分的作用主要就是说明如何实现预定目标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预定目标?像XX系统设计与实现这类题目,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用什么技术实现?比如用PHP语言,MySQL数据库、Tomcat服务器、是否用MVC等,这些内容得详细介绍。针对每个研究内容,进一步解释拟用什么方式或者技术手段来实现,描述的越详细越好。
第四,进度安排。
主要是给自己定个目标,规定在哪个时间段应该实现或者完成哪些任务。由于本科毕设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可以用周来安排进度,也可以用具体的日期来安排进度。安排的进度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可能导致其目标性不强,过短可能导致目标实现不了缺乏指导意义。
第五,参考文献。
这部分是最容易出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凑参考文献而将无关的参考文献列出;主要表现在所列的参考文献与题目无关或者有相关性但没有在开题报告中引用。第二,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格式不统一,尤其对于期刊论文而言,不仅缺少卷号或者期号,而且甚至连页码也缺失。以下是比较正规的期刊论文引用例子:“王艳春. 基于Visual Basic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1(1):43-45. ”
二、开题报告导师意见内容须知和参考范例
(一)内容须知:
开题报告上,指导教师审核意见要能反映以下几点:
1.学生开题报告中对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情况;
2.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方向是否明确;
3.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是否可行;
4.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特别要注意学生开题报告中的时间安排与本人下发的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安排要相呼应;
5.是否同意开题;
注:以上审核意见及签名均要求指导老师手写,不能电脑打印!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二)范例参考:
该生对于所开课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市场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最后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同意该课题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物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如何获得导师认可?
三、物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析
1、选题意义和背景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成本支出。但从实际来看, 工程造价控制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 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以至于工程造价控制受到外部诸多因素影响, 弱化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效性。因此, 具体而言, 工业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 缺乏足够重视
在工业工程管理中, 造价控制落实不到位, 弱化了控制工作在工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首先, 工业工程管理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弱化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以至于组织开展、人员保障等工作落实不到位, 难以发挥造价控制工作的效能;其次, 工程造价控制缺乏主观能动性, 被动的工作现状, 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设计阶段、招投标和施工阶段, 缺乏造价控制的全面性, 浮于表面的工作现状, 难以确保各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开展。因此, 从实践中发现, 工业工程管理缺乏造价控制建设, 造价控制环境欠缺, 影响了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工作的组织开展。
1.2 工程造价控制不规范, 存在较大随意性
工程造价控制不规范, 易受到外部诸多因素影响, 导致工程造价控制效能不足, 存在随意变更等行为。首先, 工程造价控制建设不到位, 尚未形成规划的工作流程及行为规范, 导致造价控制脱离实际, 控制措施缺乏组织开展;其次, 在施工阶段, 出现不按合同施工、随意更改工程设计等行为, 导致工程量增加, 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再次,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欠缺, 在重要阶段的造价控制中, 存在徇私舞弊、转嫁成本等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因此, 建立规范化造价控制机制, 是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的保障。
1.3 造价控制制度不完善, 缺乏全过程控制
造价控制尚未形成完善的控制制度, 缺乏全过程控制的有效实施。首先, 工业工程管理缺乏全过程控制理念, 粗放式管理难以形成良好的控制效果, 弱化了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其次, 造价控制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施工阶段、项目招投标管理等方面, 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行为, 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同时也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再次, 从项目决策到施工阶段, 再到工程结算, 都涉及到造价控制的全面落实。而粗放式管理流程, 难以实现全覆盖、全过程控制, 影响控制实效性。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在新的阶段,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是优化工程控制模式, 提高控制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 从实践来看, 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是对传统造价控制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在实践中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2.1 全过程造价控制提高了控制效率
传统造价控制缺乏全过程控制思维, 杂乱的控制过程, 不仅弱化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效性, 而且不利于高效率工作的构建。实质上,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践, 实现了高效率工程造价控制, 通过各环节、各阶段的要素控制, 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实现高效率的控制模式。对于工业工程管理而言, 全过程造价控制转变了传统造价“单一”元素的控制思维, 强调从全局出发, 兼顾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 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率。因此,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提高了造价控制的实效性, 也更好地适应了工程管理需求。
2.2 全过程造价控制创新了控制模式
工业工程管理涉及面广, 高效、高质的造价控制, 要求创新传统控制模式, 构建新的控制体系。首先, 全过程造价控制以各阶段为单位, 通过各单位的有效控制, 提高控制质量, 转变传统粗放式造价控制;其次, 造价控制要求全面性、可靠性, 全过程造价控制强调控制机制的建立, 从深度、广度双重维度中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构建;再次, 全过程造价控制转变了传统单一形态下的控制模式, 要求对项目决策、设计及施工等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 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造价控制。因此, 从造价控制模式而言, 全过程造价控制实现了高效、高质的控制效果, 符合工业工程管理要求。
2.3 全过程造价控制优化了控制环境
在工业工程管理中, 造价控制的良好环境欠缺, 且易受到外部诸多因素影响, 缺乏造价控制的实效性。为此,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践, 优化了控制环境, 形成了自上而下, 各阶段、各部门对造价控制的有效落实, 提高了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一方面, 全过程造价控制着力于全局, 强调良好内外环境的创设, 以更好地推进造价控制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 各阶段侧重点不同, 要求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着眼工程全过程, 对工程各阶段、各核心要素实现有效造价控制, 切实保障工程造价控制质量。
3、参考文献
[1]李跃军, 陈钢.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工业建筑, 2016 (40) :1071-1075.
[2]师婧文, 陈忠营, 杨宁.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企业活力, 2017 (6) :59-60.
[3]仇永丽.关于对工业工程造价的研究与分析[J].商情, 206 (12) :65-66.
[4]雷平娜.基于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4) :89-91.
[5]王雅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