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
【关键词】 审计师行业专长; 审计质量; 审计定价
【摘要】 独立审计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credibility)会因审计质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往的审计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中,
会计毕业论文更多地关注影响审计质量的独立性因素,而对构成审计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却关注不够。在审计师独立性既定的条件下,审计师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正常经济技术指标、特殊会计规则等知识,对增强其专业能力、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意义日趋重要。事实上,国内外许多审计失败案件之所以发生
2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研究
【关键词】 受托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导向; 审计模式
【摘要】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说明,审计从产生开始,其审计内容就蕴含着经济责任的雏形,这也耦合了审计产生的本源目的。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委托人对受托人经管受托经济资源的要求不断变化,致使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从受托财产保管责任扩展到受托经营责任、受托管理责任以及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使审计目标从查错防弊转向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可信性,使审计模式从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发展到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再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03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关键词】 资本核算; 资本存量; 资本服务; 永续盘存法; 国民经济核算
【摘要】 资本存量核算和资本服务核算构成了资本核算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管是资本存量核算的结果,还是资本服务核算的结果,都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所需要的重要数据。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影响。一方面,资本存量是资本服务的载体;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的资本服务的数量又会影响资本存量的价值高低。在实践中,资本存量是一国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存量净额是国民资产负债表的直接登录项目。资本服务则是对生产过程中资本投入的度量。当要考虑某一资产
4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关键词】 盈余功用; 盈余质量; 股票价格; 资本配置效率; 代理成本
【摘要】 2年深圳原野舞弊案起,我国资本市场接连爆出滥用会计信息的各种危机事件,如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ST嘉宝等。而号称拥有全世界最透明和最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美国也陆续出现了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这些事件使信息使用者对报告盈余(即名义盈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也促使理论界掀起了对盈余质量研究的浪潮。但是,目前盈余功用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如信息观、计价观和契约观主要侧重于对名义盈余的研究,并未深入挖掘盈余质量的有用
5应计异象:存在性与成因
【关键词】 会计应计; 股票收益; 应计异象; 企业成长性
【摘要】 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现代会计研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重要基础,并极大地促进了实证会计的发展。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发现了很多有效市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不能解释的异常现象(Anomaly,如:价值异象及规模异象等),有些异常现象表明资产价格或者投资收益有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资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测,有些异常现象表明资产价格大大超出严格按照CAPM或其他理性预期模型计算得来的“正常”价格水平,投资于这类资产的投资者
6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
【关键词】 审计市场; 地区; 市场分割; 政府干预
【摘要】 地区间市场分割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产品、要素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对服务市场分割研究较少。审计市场是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市场分割不但关系到审计市场自身的有序发展,还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及统一市场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分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证券审计市场的相关数据,考察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分割的表现形式以
7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公司业绩; 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
【摘要】 公司治理绩效是衡量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绩效的文献较多,但是从产品市场竞争角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据,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报酬三个方面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产品市场竞争更有助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绩效的提高;并且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控股方式的不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也存在差异。(2)在
8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
【关键词】 绿色经营; 绿色经营创新; 清洁生产; 绿色营销; 环境政策
【摘要】 。企业绿色经营制度创新的包括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制度、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等。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的制度基础薄弱,存在一定的缺陷: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虚置;税收制度功能有限;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度差;宏观控制制度供给不足。与此相应,对上述制度进行创新就成为我国促进企业绿色经营的正确取向。企业绿色经营创新效益与能力的分析与评价是绿色经营的内在要求。论文在阐述评析企业绿色经营创新效益、能力指标、方法的前提下,以EoCM理论在浙江省的实践为例评价了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的效益。针对
9财务报告信息与表外披露问题研究
【关键词】 表外披露; 表内确认; 剩余控制权
【摘要】 角对表外披露性质进行解读,指出表外披露的性质是会计合约中的剩余控制权:管理当局在会计信息生产和提供方面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反映在表外披露上;表外披露规则也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对企业与社会交往中的价值变动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交易性活动与非交易性活动,非交易性活动包括企业具有外部性的活动,外界环境对企业有影响的经济活动。表内确认反映交易性经济活动信息及部分自身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其他经济活动的信息则在表外披露。并从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的设置和
10中国公允价值计量偏好性研究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偏好度; 公允价值计量的形式偏好;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性偏好
【摘要】 2006年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而形成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而公允价值的再度运用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2006年9月15日,FASB发布了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提出了改进性指南。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上市公司执行;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世界各地进而重新点燃了公允价值会计优劣和存废的激烈论战。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中国公允价值运用与
11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跨境上市; 约束假说; 规避假说; 盈余管理; 合约约束
【摘要】 在治理效应。第四,董事会的独立性(尤其是真正的独立性)和董事的勤勉能够显著降低操纵性应计,即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勤勉程度的差异能够有助于解释操纵性应计的差异。结论一、三、四说明内地跨境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合约约束是香港证券市场实现有效约束的具体机制之一,且治理合约约束主要通过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的勤勉来体现。第五,H股报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对减少A股报表的操纵性应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稳健性检验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总的来说,会计准则合约约束的效果有限。
12制度环境、制度变迁与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 决策有用性;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摘要】 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虽然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众多,但投资者无疑是最主要的使用者。本文的决策有用性仅指财务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股东的决策有用性,明确界定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本文的研究主题。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同时它又根植于中国转型经济中,新兴加转轨的双重性质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具有频繁性和振荡性的重要特征,会计制度作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迁过程,如何评价和认识会计制度变迁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经济后果
1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的初步证据
【关键词】 会计稳健; 会计制度; 审计师动机; 债务代理冲突
【摘要】 本文以Watts(2003)有关会计稳健的四大影响因素为基础,主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1992-2007年会计稳健特征,讨论了会计制度、审计师风险与债权人需求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的影响。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剔除非标意见对测量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特征非常重要。若不剔除,可能会将高估会计稳健程度,甚至错误判断会计稳健性质(将“洗大澡”盈余管理当作会计稳健)。第二,随着稳健会计规则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仅在2001-2005年具有稳健性。
14内部控制要素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舞弊; 监督
【摘要】 审计委员会提出稽核报告,及(3)由主管机关要求会计师定期或项目执行内部控制审查等三层防治机制。由于台湾舞弊案件发生大多与管理层自我监督失败有关,因此,本研究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台湾舞弊犯罪案件的内部控制缺失状况,并高度关注会计师及内部稽核人员监督内部控制之责任,针对执行第二层及第三层防治机制的内部稽核人员及会计师进行调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