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项目参照《被动式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满足自然通风要求,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 5%;充分利用自然光,居室中的采光要求不低于采光等级Ⅳ级的采光标准值,侧面采光的采光系数不低于 2%,室内天然光照度不低于 300lx;室内温度维持在 20~26 摄氏度,超出该温度范围不大于 10%;相对湿度为 30%~60%,围护结构非透明部分内表面温差不超过 3 摄氏度,且不低于室内温度 3摄氏度,门窗是内测无结露现象;房屋气密性符合在室内外压差 50pa 的条件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不超过 0.6 次[69]。
在本项目中采用的被动式技术主要有:
(1)被动式屋面系统
被动式屋面系统的工程做法包括两层防水卷材、250 厚石墨聚苯板保温层及 1.2 厚自粘性耐酸碱特殊铝箔面玻纤胎隔汽卷材及屋面上细部保温处理;其中需要在施工时特别注意的是,为了保温效果及密闭性要求,屋面系统的保温层需要和外墙系统的保温层形成一个整体,隔汽层位于屋面结构层上和保温层的中间,高度需上卷至女儿墙顶部,厚度要求达到 1.2mm,然后在 250 厚石墨聚苯板保温层上设置双层防水层,从下至上两层防水材质及厚度要求为:3+4 厚板岩面聚酯胎基改性沥青隔火防水卷材,高度同隔汽卷材的要求一致,需上卷至女儿墙顶部,在女儿墙顶部设置 1mm 厚不锈钢盖板,以此来使保温层得到可靠防护,屋面上所有设备、出气口等位置均应做保温细部处理。
............................
结论
文章以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概括阐述被动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与效益,以全社会全寿命期的视角,找到影响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的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到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方法,通过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实际案例,对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与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并验证了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的适应性。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被动式建筑相关文献资料,初步识别影响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的因素为社会因素、管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四个方面,二级指标为政策标准、绿色意识、激励机制、被动式技术应用、价格因素、设计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成熟度,然后根据专家调查法和自身工作经验调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 24 个三级指标并构建成本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可以得到影响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的 24 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为:行业标准规范的颁布,激励政策颁布,建设各参与方技术水平和建设方管理经验及水平。
(2)针对相关性模型找到的 4 个对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提出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标准规范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各方管理水平、提高技术措施水平来控制成本,推进被动式建筑的发展。
( 3)通过一个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把被动式建筑的增量成本及效益通过数据进行量化,能够发现,在建设过程中,被动式建筑的成本相比传统建筑会增加,但是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巨大的效益,并通过专家为该案例打分,验证了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成本效益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的适用性,若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的影响因素权重来控制成本,可以使项目的成本降低,整体效益增加,让中小型城市被动式建筑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