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超高压传输线路的运检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模式,设计并优化了基于无人机的运检流程,利用无人机三维测绘及点云数据分析技术,以陕西地区某超高压输电线路为例构建三维运检通道模型,实现了线路自动化运检及风险管理功能优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能源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特别是在电力输送领域,超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国家电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传统的输电方式在电压等级、输送量及损耗方面的限制,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超高压输电网络尤其是跨省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第一个超高压交流电传输项目晋东南至荆门交流试验示范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运作,直到2023年底,已完成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网建设,初步建成了超高压电网骨干网架,实现了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全国的基本布局。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保障了国家电力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由于输电线路的跨省特性,建设过程中需要穿越复杂地形,这些线路往往地处偏远且杆塔设置过高,给日常的运检和应急维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跨省线路已经成为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力军,一旦出现故障,影响的用电地区跨服范围大,对故障点的定位和故障原因的排查难度高、时间长,对国民的用电安全和全国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论证,面向超高压线路的自动化运检需求,引入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的技术,以提高运检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运检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1.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存在问题,以高效运检为优化目标,借助无人机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搭建输电线路三维实体模型,建立点云数据库并整合运检业务功能,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为输电线路项目运检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1理论意义
基于无人机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了理论上对输电线路物理状态的精细刻画能力,为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无人机和点云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推动了现有电力系统监测理论的创新,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电网状态变化,从而在理论上为构建动态实时的电网监控体系提供方法基础。
(2)促进了跨学科技术的理论融合和创新。无人机技术和点云数据处理涉及航空工程、遥感科学、数据科学等多个领域,其在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中的应用实现了技术间的有效融合,推动了电力工程领域与其它科技领域的交叉与发展。
1.2.2实践意义
基于无人机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了输电线路运检的效率与安全性。利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运检,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尤其是在地形复杂或人员难以接近的地区,无人机的使用使得运检作业覆盖区域更广泛,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同时避免人员直接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
(2)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影设备和点云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时提供输电线路的数据,为故障预防和应急快速响应提供可靠保障。电网运维团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电网运行全进程状态,优化维护和检修计划,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为电网的升级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电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2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现状及问题
2.1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
2.1.1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
(1)超高压输电线路概念
超高压输电线路是指电压等级达到100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31]。它被视为电力工业进步的一个关键指标。随着电能应用的广泛扩展,众多国家都在建设大规模的水电设备、火电设备以及新能源等设备。然而,原始原料通常离电力需求中心有一定距离。因此,为了高效且经济地完成电力输送,必须采用超高压输电方式。
(2)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征
1)输电距离长:超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实现很远距离的电力输送,最远可达数千公里,非常适合远距离输电的情况。2)输电能力强:相较于普通的输电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非常强,可以同时传输更多的电力,有助于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3)节约原材料:由于采用较高的输电电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流相对较小,因此线路所需的导线材料会减少,节约了原材料的使用。4)线路损耗小:超高压输电的线路损耗较小,能够有效降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5)对环境影响小:与其他输电方式相比,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能量损耗相对较小,在输电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有限。6)电磁环境挑战:超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这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电磁防护措施[32]。
2.2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现行模式
2.2.1现行运维管理模式
我国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三种运行维护模式,分别为集中式管理模式、地方性管理模式以及区域性管理模式。
(1)集中式管理模式
对500kV及更高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进行集约化管控,广泛分布于各大输电网络管理系统中。经过三十余年技术沉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完成了该等级输电线路骨干网络工程,并陆续设立了相应的超高压检修企业。截至2023年,全国多个省份主要实施的都是集中式管理模式。陕西电网公司的管理方式是通过构建以总公司和下属运维站为核心的巡视模式,同时根据最适合500kV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日常运检需求设定班组集散点[36]。将运维分工集约化管理,主要聚焦电力输送路径的维护及操作,因整体构架简单,各专业领域之间协同紧密,有利于不同专业间互助及统筹兼顾,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亦便于新材质、新科技、新流程和新设备的研究与普及。物资和专用工具采用统一配送的集中式管理策略,运维基地可根据实际需求领取,从而减少物资积存和设备重复采购的资金损耗,有效促成资源共享。但集中化管理的分片运维同样有不可忽视的弊端,由于建立运检站的地点通常仅限于输电线路较为集中的区域,运维作业覆盖半径扩大后,个别线路与站点相隔较远,不仅使得交通安全压力加大,还有可能因此延误紧急事故或重要缺陷的及时修复;另外,受运维站管理的线路所获利益不归设站区域的地方政府,与当地政权、乡镇、村庄的联系不够密切,在日常的运维活动中,后勤支援较为薄弱。
3 基于无人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模式优化 .......................... 27
3.1 超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运检技术应用 ....................................... 27
3.1.1 无人机运检原理 ......................... 27
3.1.2 无人机运检方法 ............................... 32
4 基于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维模型构建 .............................. 47
4.1 无人机点云数据采集 .......................... 47
4.1.1 数据采集范围 ................................... 47
4.1.2 采集设备选取 ........................... 48
5 项目实证分析 .............................. 69
5.1 项目电网无人机运检航线规划 ............................. 69
5.1.1 项目概况 ........................... 69
5.1.2 参数计算 ................................ 70
5项目实证分析
5.1项目电网无人机运检航线规划
5.1.1项目概况
在上一章节中,本研究成功地利用无人机点云数据采集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并对其在单个杆塔运检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章将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在完整的实际线路(750kV信山I线的#146至#152杆塔区间)上,如何应用并推广这一建模技术,并最终实现基于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运检模式的开发。以下是本项目的概况。
750kV信山I线作为陕西电网系统中一条关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该线路以其高电压等级和大传输容量,承担着满足区域电力需求、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重任,对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在整个电网架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然而,与之相应的是,750kV信山I线的检修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线路穿越复杂多变的地形,如山地、丘陵等,这不仅增加了检修人员的进出难度,还提升了设备运输和安装的成本。其次,线路所处地区可能经受极端气候的考验,如高温、低温、恶劣天气等,这些因素均对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再者,由于线路的高电压等级,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防发生电击等安全事故。最后,考虑到线路可能跨越较长距离,检修人员需要对广泛范围内的线路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6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超高压传输线路的运检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管理模式,设计并优化了基于无人机的运检流程,利用无人机三维测绘及点云数据分析技术,以陕西地区某超高压输电线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