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格式、工程造价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研究—以 W 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为例

日期:2021年04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0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4071017404837 论文字数:30269 所属栏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研究工程造价管理的论文,本文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构建了适用的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为后续输变电工程提供借鉴意义,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本文以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和电网建设工程特点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结合输变电工程自身属性,构建了适用的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项目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和项目可持续性四大方面,共计12 个二级指标,37 个三级指标。通过借助专家经验,定性判断指标的重要性,将指标的重要性用权重来表示,权重结果依靠层次分析法获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电网建设成效显著。电网建设全面满足了经济社会的可靠用电需求,较好的达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1]。为了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电网公司应当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带动产业增长,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然而随着新一轮电改来临,电网投资面临更大压力,需要进一步注重投资效益、效率[3]。

《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对于经营效益不佳企业将逐步压降投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同时明确要求央企开展后评价,实现企业投资“提质增效”,提高投资管理水平[4]。电网投资界面不断延伸,降电价、稳投资、保效益多重矛盾突显,经营投资管理面临新难题,电网企业面临监管压力空前,均给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5]。

为落实精准投资理念,提升精益管理水平,聚焦效率效益,指导科学决策,按照“必须必要、量入为出”原则,加强投资和成本边界管控,合理安排投资,坚持“提质增效”,需要开展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6]。本文开展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研究,建立了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对 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进行实证分析。项目后评价非常重要[7],通过回顾电网建设项目的规划、准备、前期、建设、竣工和运营,对实施电网项目后的效果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电网项目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存在哪些投资薄弱环节,为公司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8]。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后评价的发展

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后评估监管“新政”政策投资,项目后评价自此出现。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基于项目评价方法使用项目后评价评估“War of Poverty”计划,用以监督巨额公共资金的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补充。随后,部分国家和银行为了达到贷款审查严格化的目的都成熟的开展了后评价工作。

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外项目后评价出现了新的的发展趋势。一是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由一个扩充到多个,从财务单一评价扩充至经济评价、环境和社会评价等方面[10],评价的内容不断完善。二是项目全过程评价渐渐成为项目后评价的常用评价周期,以便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评价。三是项目后评价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世界银行[11]和亚洲开发银行[12]为了达到贷款审查严格化的目的在多个领域都成熟的开展了后评价工作。国外后评价的发展趋势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国外后评价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项目后评价概念

一、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项目后评价是对已竣工项目的规划、准备、前期、建设、竣工和运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31][32]。项目后评价不同于事前评估与事中评价[33]。项目后评价评价项目的时间节点从过去的项目竣工开始发展到从项目立项开始的全过程评价[34]。项目后评价能够总结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完善项目缺陷[35],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依据和典型经验,为公司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项目后评价一是提高项目决策能力[36],二是对项目实施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和企业投资管理水平[37]。

开展项目后评价是企业投资“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通过项目后评价可以提高项目的监管水平,优化提升项目的运营水平。项目后评价的作用日益凸显[38],在项目层面、管理层面和战略层面都有所表现。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如图 2-1 所示。

图 2-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


第二节 项目后评价常用的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如下:

一、对比法

对比法是对项目预测目标与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偏差所在,评判项目是否符合预期。分为前后、有无和横向对比法,分别是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不同;对比有无项目实施时的不同以及与行业内类似项目进行的对比[43]。

二、逻辑框架法

1970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创造了逻辑框架法(LFA)。它对一项活动或工作进行评价,为项目规划者和评估者提供了一个框架,可表示为一个四阶矩阵,核心是层次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假定条件,给出可能的结果,主要做为援助项目的评价方法[44]。

三、成功度评价法

以依靠专家经验,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内核的方法是成功度评价法,通过综合评价各种指标给出结论,使用成功度评价时关键是要合理划分等级,经过精准评判,确保能反映实际情况,一般有五个等级[45]。成功度等级如图 2-3 所示。

四、层次分析法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 T.L.Saaty 提出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根据目标进行层级的划分,将主要影响问题的因素划分为一层,然后将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解,并建立第二层,依次类推,建立一个层级结构。同一层次的因素进行一个重要性的排序,计算权重,然后处理问题[46]。

.........................


第三章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11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1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内容.................... 11

第四章 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后评价实证分析.................... 25

第一节 项目情况简述.............................. 25

一、项目必要性..........................25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25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45

第二节 相关建议............... 46


第四章 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后评价实证分析


第一节 项目情况简述

一、项目必要性

合福客运专线铁路起于合肥市,止于福州市,全长 859.08 千米,其中 A 省境内约 381.17 千米。合福客运专线铁路的建设对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合福客运专线铁路已开工建设,在合肥市将设置 W 牵引变电站。为满足合福客运专线的正常运营,客运专线铁路牵引站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系统电源点供电。W 牵引站系统电源为 220 千伏电压等级,过渡期分别来自 220 千伏撮镇变和 220 千伏大兴变,最终分别来自 500 千伏肥南变和 220 千伏滨湖变。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为合福客运专线铁路 W 牵引站供电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有 4 个单项工程:W 牵引站滨湖变间隔工程;肥南-W 牵引站 220 千伏线路工程;撮镇-彭郢(大兴)π入 W 牵引站 220 千伏线路工程;滨湖 W 牵引站 220 千伏线路工程。

(一)W 牵引站滨湖变间隔工程

该工程开工于 2015 年 6 月 2 日,竣工于 2016 年 4 月 13 日。本期扩建出线间隔1 个。本期增加电压互感器基础采用钢管杆。工程概算静态总投资是 358.64 万元,工程结算是 277.15 万元,竣工决算 239.48 万元。

(二)肥南-W 牵引站 220 千伏线路工程

该工程开工于 2015 年 4 月 17 日,竣工于 2016 年 4 月 26 日,起于已建 500 千伏肥南变电站 220 千伏架构,讫于已建撮镇-彭郢π入 W 牵引站 220 千伏线路 B21 塔,新建段单双回线路混合假设,长度 3.701 千米。该项目批准概算静态总投资 1440.69万元,工程结算 945.59 万元,竣工决算 886.40 万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开展项目后评价是对企业投资“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通过科学制定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进行全过程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完善项目缺陷,为今后投资决策提供借鉴依据和典型经验。本文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构建了适用的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为后续输变电工程提供借鉴意义,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一、本文以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和电网建设工程特点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结合输变电工程自身属性,构建了适用的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项目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和项目可持续性四大方面,共计12 个二级指标,37 个三级指标。通过借助专家经验,定性判断指标的重要性,将指标的重要性用权重来表示,权重结果依靠层次分析法获得。

二、本文应用构建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对 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形成后评价结果。W 牵引站 220 千伏供电工程项目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和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结果均为“优”。项目过程评价结果为“优”说明项目前期决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