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压体针合用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卵巢早衰指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一类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的卵巢功能减退的疾病。常以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E2<73. 2 pmol•L-1)和血帮写医学论文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40U•L-1)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兼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失眠、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低雌激素的症状, B超检查提示卵巢无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不仅易出现抑郁、焦虑、敌对、恐惧、人际交往困难等情绪和社交方面的问题,且伴有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提前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一般认为, POF的人群发生率约1% ~3%,闭经患者中约2% ~10%系卵巢早衰,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选取临床进行耳压体针合用治疗卵巢早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为2003年4月—2009年4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卵巢早衰患者,均为继发性闭经。年龄最小29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4年零2个月;月经量少渐至闭经者20例,月经突然停闭者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妇产科学》第6版[3]有关闭经和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①<40岁;②可伴有:潮红、烘热、出汗、情绪改变、失眠、记忆力减退、性欲低下、生殖器官萎缩等。舌质淡红或暗淡,或有裂纹,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弱或沉缓;③血雌二醇(E2) <30 ng/L,血促卵泡素>40 IU/L,或促黄体素>30 IU/L;④B超示卵巢萎缩,无卵泡生长;⑤基础体温单相,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雌激素水平低下,可见底层细胞;⑥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曾用过激素类药物者;排除卵巢不敏感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2 治疗方法
耳压取穴:交感、卵巢、神门、肝、脾、肾、内分泌。操作步骤:王不留行子置于0.6厘米见方的胶布上,贴压穴处,胶布固定。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忌过分用力,每穴每次可点压20下。每次一侧耳,两耳交替,一周两次。体针取穴:关元、中极、大赫、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关元、太溪。针刺方法:均常规针刺深度,隔天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5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痊愈:月经按月来潮,月经量、FSH值正常,计6例;有效:来潮偶有不规律,月经量、FSH值基本正常,计18例;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计4例。总有效率达85•7%。
4 体会
卵巢早衰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故其治疗一直是生殖医学界的难点,西医学目前以激素补充疗法、促排卵、免疫抑制疗法等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可接受性及疗效的有效性都不满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藏精、主生殖,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肾气盛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状态。肝肾同源,肝藏血,主升发、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排泄月经功能,对月经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天癸虽然来源于先天,但必须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所以POF病变的主要脏腑在肾,又与肝、脾有关,肾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此外,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常引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志、精神问题,长期强烈的情志变化也会干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
有关研究显示,耳穴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有调整作用,刺激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体针对纠正雌激素等内分泌失调改善作用明显。两法合用从不同途径、不同环节发挥纠正调节作用,比较切合主治病证病变环节较多的病理特点,因此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简介:谢芸,女,1969年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为中医针灸副主任医师,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针灸治疗学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医针灸美容,乳腺病,月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