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艺术类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纯艺术类论文格式、纯艺术类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通过对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分析谈江姐的人物塑造

日期:2018年02月05日 编辑:ad201708310846561631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70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10152104215087 论文字数:39748 所属栏目:纯艺术类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引言 

一、选题意义
歌剧表演在舞台艺术的表演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演员在刻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手段和方式,歌剧表演的灵魂是演员对于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演员的形象塑造不仅影响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演唱者在歌剧表演中对于每一个角色的把握和驾驭是对角色全新的解释。在正确解读作品时,要理解作品本身的全貌,只要完全了解这些,才能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予以正确的体现。笔者通过研究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来分析江姐人物情感的处理、语言的运用以及舞台的演绎等方面,将自身在创意江姐过程中的体会与大家共享、交流。 中国民族歌剧《江姐》共分为七幕,《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都是歌剧《江姐》中的重要唱段,其中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是歌剧《江姐》的第七幕出现的,主要描述了江姐刚毅不屈的性格,是江姐人生中的绝唱。它的音乐一方面融入了戏曲元素,另一方面它借鉴了西方咏叹调调式调性的特征。 通过对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歌剧所表达的内容,将“江姐”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逼真和鲜活,使江姐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情并茂。 
......

二、研究方法 
笔者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和搜集了有关歌剧在角色创作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的大量文献,分析和借鉴有关各部歌剧在创作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从内容的体现,到音乐的表达,角色的扮演,场景的调度,乃至从一个字的润腔,一个音强弱对比,一个手式抬起或落下,一个步伐的前提或退后,一个眼神明或亮,左右调度的变化等等方面的细微刻画和处理,积淀了我对江姐创意的热情和基础,为我创作江姐这一形象的形成注入了坚实的思想理念和灵感的发挥。
......

第一章 歌剧《江姐》的剧目分析 

第一节 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 
中国民族歌剧《江姐》创作于 1962 年,由闫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歌剧《江姐》中《红梅赞》、《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皆为歌剧《江姐》的著名选段。1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低糜、文艺活动呈现停滞的状态,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向上,突破旧时代的思想束缚,展现新时代的新风貌,由阎肃为首的老一辈剧作家们从《红岩》这部小说中将“江姐”的故事抽出来并编成了歌剧脚本,在歌剧脚本的创作过程之中得到刘亚楼将军的认同。在《江姐》的创作过程中,仅搜集素材就耗时近两年,四次集中修改剧本,于 1964 年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

第二节 歌剧《江姐》的剧情介绍 

江姐,原名江竹筠(江雪琴),她是一位记忆力超于常人、却偏偏又爱认死理的姑娘,同时,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共地下党员,聪慧干练的形象直入人心。在《江姐》这部歌剧中,故事情节就是以江姐这个人物形象为主线来进行展开的。她携带重庆市委的重要文件,秘密奔赴川北 ,在赶往川北途中,她惊悉自己的丈夫惨遭敌人迫害,痛彻心扉、心如刀绞。江姐强忍内心的痛苦,始终保持着身为革命者的理智,继续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江姐与双枪老太婆一起带领着游击队员抢军粮、砸军车,出色的完成党组织赋予她的艰巨任务。但江姐在去往川北的路上,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敌人严刑逼供、残暴酷刑下,江姐展现出了一名革命者在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战友的高尚品质。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勇敢地为革命事业光荣献身。 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是歌剧《江姐》的高潮段落,讲述了江姐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品格。革命胜利前夕,敌人见大势已去,准备残害江姐等被俘的革命军人。临刑时江姐泰然自若,满怀对革命的热忱,期待革命的胜利,与战友互诉衷肠,依依惜别。她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未来的希冀,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此段展现了江姐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决心,塑造了江姐外柔内刚、忠诚不渝的英雄形象。 这一选段的歌曲,表现出江姐丰富的内心情感,展现出爱憎分明、沉着冷静遇事态度,歌曲中,渲染了江姐对家乡、对人民的不舍之情,又表现了江姐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将个人的悲痛情绪化为力量,决然投身于崇高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对敌人的痛斥与仇恨,同时,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与坚定。

........

第二章 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音乐特点........ 9 
第一节 音乐素材...... 10 
第二节 曲式结构与表现手段.... 5 
第三章 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形象分析....... 13 
第一节 情感的处理.... 13 
第二节 语言的运用.... 14 
第三节 舞台的演绎.... 15 

第三章 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人物形象分析 

笔者对《五洲人民齐欢笑》从情感处理、语言技巧及舞台表演方面分别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己的演唱经验,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对这三方面的正确理解及准确把握是成功塑造江姐人物形象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第一节 情感的处理 
《五洲人民齐欢笑》将江姐的性格及内心的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笔者将《五洲人民齐欢笑》这一唱段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在第一部分中,江姐在牢笼中思念家乡,思念丈夫,但是她却唱出了“不要用哭声告别,不要把要眼泪轻抛”的唱句,在这句唱句中,看似松散的三连音的节奏,实则语言紧凑,我们在演唱时应深怀着对抗战胜利的殷切期望,应用诉说和坚定的语气来演唱,表现出江姐坚定的决心和不怕牺牲坚决抗敌的精神。“回首平生无憾事…. 只恨不能亲手把新社会来建造”这两句唱词是以《红梅赞》的旋律为基础,在演唱“回首平生无憾事”时情绪略平缓,要用亲切口吻回顾革命历程。演唱到“只恨不能亲手把新社会来建造”时结尾处“造”这个字使用了拖腔的演唱手法,表现了江姐对于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所以在演唱时气息要充足,音色要委婉、动听。 在第二部分中,应更深层次表现出江姐的坚定、她的决心、她的信念,为革命甘愿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到明天山城解放…..为革命多多立功劳”在这个唱段中旋律轻快明朗,气息宽广,全面的诠释了江姐在牺牲之前对于革命胜利的无限憧憬,在演唱时要带有江姐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既光荣又骄傲的感情色彩,与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演唱时此部分时主动的调节气息。作为一名母亲,江姐托孤狱友,希望这代人的牺牲奉献可以为祖国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安稳的未来  ,表演时心中愈发的平静、愈发的平和,对成功的信心越发坚定。在演唱“胜利得来不容易,别把这战斗的岁月轻忘掉”这一句时,要深情的刻画出母亲对孩子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感染观众。 
............

结 语  

《江姐》的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在当时的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和江姐一样的革命党人为了祖国的光辉大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崇高的精神,伟大的气节,至今仍激励鼓舞着我们,要永远铭记于心,发扬光大。笔者通过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艺术特征、音乐特点分析和江姐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介绍了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剧目分析、音乐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通过研究和处理,进一步挖掘歌剧《江姐》中所体现的精神和内涵。在表演过程中,要准确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完美的用音乐诠释“红岩”精神。 演员的形象塑造不仅影响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演唱的技能、技巧对角色的驾驭和发挥又赋予角色的创新。本文在研究歌剧《江姐》不同唱段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年代江姐的演唱风格,技巧运用和语言表现,形成江姐人物形象的刻画与研究。 《江姐》这部歌剧的成功,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目标和榜样,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通过对歌剧《江姐》中《五洲人民齐欢笑》选段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歌剧所表达的内容,将“江姐”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对“江姐”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让演唱者更清晰的理解江姐这一英雄形象,对以后演唱中如何使用演唱技巧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