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格式、经济学理论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思考

日期:2025年04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4011504223230 论文字数:27845 所属栏目:经济学理论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经济学论文,本研究基于2013年、2015年、2018年及2021年的CGSS数据构建四期混合截面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运用工具变量法中的2SLS模型尽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普及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态势喜人,发展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在全国各地区的普及率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统计显示,截止到2023年中旬,我国互联网使用规模已高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6.4%,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0.8%。分地区来看,城镇地区的互联网地区普及率为85.1%,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为60.5%,城镇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仍呈现出较大差距。分性别来看,我国互联网使用群体中,男性占比51.4%,女性占比则为48.6%,与我国全部人口中的性别比例基本保持一致,大体上可以说明我国不存在互联网接入的性别差异①。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互联网表现出极大的发展后劲,为我国稳就业、保民生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驱动下,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用工形式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众多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都趋于智能化和灵活化的工作岗位。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平台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提供了更多更具包容性的新就业形态,逐年递增的灵活就业者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到2022年,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已经达到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超过25%②。

(二)我国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仍旧存在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平均主义”下的就业市场尚未呈现出较大的性别工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经济登上时代的舞台,我国经济发展也从追求速度转变成追求质量。与此同时,高竞争压力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女性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及工资收入受到负面影响,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尽管近年来,女性的个人禀赋不断提升,但收入水平的提升却始终面临桎梏,根源可能在于性别歧视的存在。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男性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9942元,女性则为8689元,月工资差值超过1000元③,可见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经济学理论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近年来,我国灵活就业者规模逐年递增,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乃至世界正处于后疫情时代,灵活就业无疑为减缓就业压力、减少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提供重要支撑,必须站在补足稳就业和保民生领域短板的时代格局之下给予充分关注。基于此,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科学全面的研究框架,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收入的影响效果,基于分位数回归上的工资分解重点检验互联网使用是否能够缩小各收入水平上的灵活就业者性别工资差异,并分析在不同户籍群体中的异质性。为提升我国灵活就业者收入水平、缩小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异,从而为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政策建议。在明确本研究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两项重点研究目标:

第一,研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作用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各种灵活就业形式不断涌现,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然而,仅仅增加灵活就业者的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生,提升该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减缓群体内部男女收入不平等程度才是重中之重。截止到2023年6月,我国已有10.79亿人使用互联网,较2022年年底增加一千多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发达地区更是达到80%以上⑤。可见,互联网使用群体激增,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灵活就业规模的增长,研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群体的工资溢价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方向,是本文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也为后文探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奠定基础。

第二,研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效果。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战略的全面实施,党的二十大更是再次强调将“坚持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然而,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性别工资差异却始终存在,甚至出现扩大的势头。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工具,推动灵活就业群体实现性别工资差异的不断缩小,那将为该群体增加不可估量的“性别红利”寻求到一条可行路径,并形成经验借鉴体系应用到其他群体中。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户籍的灵活就业者,明晰互联网使用对其性别工资差异的作用方向及效果有助于针对性提出具体建议,为减少相对贫困、助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对策。因此,明晰灵活就业者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探究互联网使用是否能够缩小该种差异,是本文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对灵活就业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传统劳动市场的用工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琬等,2023),劳动群体的工作时间、地点和形式也随之改变(Acemoglu and Restrepo,2018;丛屹和俞伯阳,2020)。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劳动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劳动者也能通过互联网媒介提供劳动供给,需求和供给的高度契合使得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Kuhn and Mansour,2014;李成明等,2023)。张成刚和祝慧琳(2017)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普通群体中的渗透,灵活就业的类型和模式会持续增加和更新。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将灵活就业归纳为在工作时间、空间、工资、福利和劳动关系等方面与主流就业形式有所差别的各种就业形式总称。世界银行则强调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是临时雇用、亲戚或社会关系,而不是依托于正式的契约。有学者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世界银行对灵活就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实际,认为灵活就业者即在城镇用工单位中未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关系的群体(尹文耀和叶宁,2010;贾毓慧,2022;王霆和刘娜,2022)。

在全新的就业环境下,高效的互联网使用技能成为劳动者的工作必备技能之一,不仅在求职市场中占据优势,还能显著提高个人工作竞争力(Dimaggio and Bonikowski,2008;丁琳和王会娟,2020;丁述磊和刘翠花,2023)。现有研究发现,互联网的应用越广泛,社会失业率则越低(王阳,2020;王军和韩悦,2023),这是因为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带动了灵活就业岗位的增加,提高了求职者的就业选择效率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率(Czernich,2014; Gürtzgen et al.,2021;韩雷和田知敏慧,2024)。近年来,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不仅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还突破了就业时间和就业地点的限制(戚聿东等,2022;刘晓雅,2024)。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女性群体和应届毕业生群体在求职时开始主动选择灵活就业模式,认为与传统就业形式相比,灵活就业模式在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更加自由(詹婧等,2018;江求川和代亚萍,2019;冯喜良和邱玥,2022)。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从互联网对灵活就业的影响上来看,多数学者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增加灵活就业渠道,并促进灵活就业者增收;从互联网使用对工资溢价的影响上来看,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信息不对称起到提高工资收入的作用,但对于不同性别的群体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从互联网使用对工资差异的影响上来看,现有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及不同收入的群体收入不平等存在显著的作用,但作用方向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从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上来看,人力资本和性别歧视是目前公认影响性别工资差异最主要的因素。不难发现,尽管有部分学者研究互联网使用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但并未细分人群,更甚少关注灵活就业特殊群体,这显然不利于制定针对性政策。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并进,衍生出更多新业态形式和新经济增长点,灵活就业规模也随之日趋庞大,研究互联网使用对该群体收入及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积极献策对于稳就业、保民生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利用CGSS四期混合截面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的 Oaxaca 分解方法来重点分析互联网使用是否能缩小灵活就业者的性别工资差异。这对于努力提升灵活就业者收入水平、缩小该群体性别工资差异,从而将经验政策推广至更多群体,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具备重要意义。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12

一、互联网使用........................... 12

二、灵活就业者....................... 12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17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17

一、数据来源................... 17

二、变量选取.................... 17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25

第一节 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 .................. 25

一、OLS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25

二、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26

第五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

一、OLS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1的研究对象为所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