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0
3.1 多元化战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0
3.2 多元化战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假设提出 ............................ 22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 25
4.1 研究设计 ........................... 25
4.2 主成分分析 ........................... 3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0
5.1 研究结论 ......................... 50
5.2 创业板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对策建议 ........................ 51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重点目的之一在于研究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了使收集的数据能有效检验相关的假设,选取2014-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尽可能地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确定了如下选取原则:一是剔除ST(特别处理)、*ST(特别警示)以及摘牌的上市公司;二是剔除相关数据缺失、不完整以及无法判别其是否属于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三是剔除任一年度财务报告中没有分行业列出主营业务收入的上市公司;四是剔除样本年度内存在超额亏损的公司。按以上规则最终选出213家公司1065个观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截面数据分析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合公司的生命周期,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下创业板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提出改进与完善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建议和措施。
在本文研究中,涉及样本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样本公司各年度的财务报表以及网易财经,涵盖了各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和其他相关的财务比率数据,涉及样本公司财务绩效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经济金融数据库及锐思(RESSET)金融数据库,并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对经处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此外,本文的研究对象仅考虑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及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对未实施多元化经营以及处于初创期的创业板公司未予考虑。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公司 2014-2018 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具体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效果,构建了“多元化战略——公司生命周期——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体系,以公司综合绩效的评价得分衡量公司的财务绩效,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样本创业板公司整体的多元化经营程度普遍偏高,大多数公司会选择多元化的经营战略。通过对公司成长能力指标的分析发现,部分公司的成长值为负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甚至出现亏损,不同类型的创业板公司在多元化经营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我国样本创业板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助于显著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即多元化经营对公司整体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我国样本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的经营程度主要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适度的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但并不利于公司偿债能力的提高。同时,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并无显著的关系,说明多元化经营能使公司运转的更加高效,但不利于公司对债务的清偿。
第四,成熟期创业板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大于成长期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对于成熟期创业板公司来说,其多元化经营程度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富足的资源不仅使公司有能力去扩展相关业务,而且能享受多元化经营为公司带来的剩余价值,获得协同效应。对于成长期创业板公司来说,其多元化经营程度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可能因为成长期公司需要较多的资源拓展和抢占市场份额,此阶段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并不利于公司的持久发展。而衰退期创业板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财务绩效并无显著关系,说明衰退期公司因技术或产品缺乏竞争力,被迫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因此不能显著地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业务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