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以美盛文化公司为例,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建议,总结全文有以下结论:(1)美盛文化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然有一定的制度基础,但执行和实施的过程中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美盛文化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其中着重表现为关联方交易事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审批流程不规范、职权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侧面反映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前普遍存在的几类缺陷。(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是由多方面原因交织混合产生的,而非单一化的作用,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不完善,整体治理结构混乱,层次划分不清晰;各环节审批制度不健全、审批程序不严格;风险管控能力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公司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提高公司可信度,吸引更多投资的基本保障。为了适应现代化公司激烈的竞争力和发展规模的进程,为了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值化,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保证公司平稳运行。
随着安然和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相继发生,各种财务造假手段被揭露,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公允性,降低了可信度。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拯救企业的信誉,美国颁布了《萨班斯一一奥克斯利法案》旨在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不仅安然事件和世通公司的事件,我国企业问题也相继爆发,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明确。
为了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当前问题,我国 2006 年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内部控制新法规制约,紧随其后 2007 年颁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我国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方向,加快了建设的步伐。2008 年由我国财政部牵头和证监会等组成五部门联合制定并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 2010 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出台,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主要标志,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营造了新环境,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财务报告的编制是为了将公司的经营信息反映在会计记录上,使利益相关者和信息使用者能够清楚直接的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利润、经营效果、是否具有发展前景,这一切依托于财务报告的编制。所以在财务报告方面公司着重关注,为了保证财务报告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司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并确立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而现在公司的主要关注点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产管理方面,所以导致在具体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时,发现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工作,所以论文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研究,对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解决对策,以增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财务报告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论文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研究对象,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和相关基础理论,针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该体系的具体管理方式。借鉴了国外在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制度规范,为我国的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有利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理论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为推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入提供指导思想。
(2)实践意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持续暴露,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处于并不成熟阶段,有关的实践经验比较少。论文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分析研究,从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和外部的监控力度,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完善,有利于增强财务报告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利于投资者正确决策,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1)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Chen K P , Chu C Y C(2005)探讨了内部控制与外部操纵和达到逃税目的之间关系,逃税以内部控制的效率损失为代价,以增加企业保留的利润[1]。
Hollis Ashbaugh-Skaife,Daniel W. Collins,William R. Kinney,Ryan LaFond(2008)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更有可能导致错报,审计师纠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质量会有所提高,证明内部控制的质量影响应计项目的质量。
Messod Daniel Beneish,Mary Brooke Billings,Leslie D. Hodder(2008)研究了较低可信度的披露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师的质量会减弱对披露的负面反应,重大缺陷的披露可能对小型公司更有意义[3]。
Jacqueline S. Hammersley,Linda A. Myers,Catherine Shakespeare(2008)通过研究股价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 302 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反应,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导致负面价格反应[4]。
Bedard J C , Graham L E(2011)审查了根据 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检测手段和严重程度分类方法分析,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内部控制出现缺陷的可能性极大[5]。
Morgenstern, Heather(2012)认为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实现长远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具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6]。
Hyun-Ah Lee(2019)研究探讨适当的控制环境是否可以通过提供财务报告可靠性更大保证来增加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适当的控制环境可提高效能,为投资者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7]。
............................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内部控制涵义
内部控制的概念在 2008 年 6 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进行了描述,内部控制是由公司管理层和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为了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一个过程。公司为了保证财产安全、经营战略目标实现、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对全公司上下实行的管控方式,例如利用程序、评估等方式进行管理。 内部控制要素可以划分为五个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实施所需求的整体环境,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制定的政策以及公司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内部控制来说是最基本的要素。风险评估就是对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对公司带来的危害程度,给出应对风险的方案。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风险评估程序要时刻保持运行,警惕不知名风险对公司的不良影响。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要素的关键,是负责真正控制公司运转的核心活动,是所有事项的具体执行环节,针对不同部门的关键节点建立适当控制程序,明晰各个部门运转流程,使内部控制有条不紊的顺畅运行。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起着串联的作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为各个部门提供信息,综合搜集所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效率。内部监督也是内部控制中重要因素,对公司保持时刻监督的状态,对于违返规定和妨碍公司运转的事项进行监督审查,督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结果,随时报告进行纠正。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成功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包括公司长久可持续经营、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产安全、信息准确真实以及内部控制有效等等。内部控制目标覆盖公司的方方面面,需要全方位的共同努力。
..................................
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 14
3.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现状............................... 14
3.2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14
3.2.1 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4
3.2.2 基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15
4 美盛文化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案例分析 ........................ 20
4.1 公司基本情况....................... 20
4.1.1 公司简介........................... 20
4.1.2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22
5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措施 .......................... 37
5.1 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37
5.1.1 制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指南............................... 37
5.1.2 健全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37
5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措施
5.1 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5.1.1 制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指南
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