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文章框架如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智慧医疗
2.1.1 智慧医疗的内涵
2.1.2 智慧医疗的用户
2.1.3 智慧医疗的类型
2.2 信息交互
2.2.1 信息交互的概念
2.2.2 信息交互的动因
2.2.3 信息交互的类型
2.3 整合技术接受与利用理论
2.4 马斯洛需求理论
2.5 自我决定理论
2.6 社会网络理论
2.7 感知风险理论
第三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基本内容
3.1 智慧医疗情境的内涵及特征
3.1.1 智慧医疗情境的内涵
3.1.2 智慧医疗情境的特征
3.2 智慧医疗情境解构
3.2.1 智慧医院情境
3.2.2 区域卫生情境
3.2.3 家庭医生情境
3.2.4 智慧医疗情境
3.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内涵及特征
3.3.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内涵
3.3.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特征
3.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组成要素
3.4.1 主体
3.4.2 客体
3.4.3 环境
3.4.4 技术
3.4.5 各组成要素间关系
3.5 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模式
3.5.1 人-机交互模式
3.5.2 机-机交互模式
3.5.3 人-人交互模式
3.5.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机理分析
4.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需求分析
4.1.1 生理与安全需求
4.1.2 归属与社交需求
4.1.3 尊重与自我实现
4.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动机分析
4.2.1 健康期望
4.2.2 心理表达
4.2.3 科研创新
4.2.4 经济利益
4.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过程分析
4.3.1 信息发布阶段
4.3.2 信息传输阶段
4.3.3 信息接收阶段
4.3.4 信息反馈阶段
4.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网络结构
4.4.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网络的形成
4.4.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网络的结构分析
4.5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机理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模型
5.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5.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问卷设计
5.2.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和模型校验
5.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2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5.3.3 调节变量效应分析
5.4 讨论分析
5.4.1 检验模型结论
5.4.2 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评价
6.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6.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目标
6.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原则
6.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效果评价指标选取
6.2.2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性分析
6.3.2 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效果评价分析
6.3.3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的隶属矩阵
6.4 评价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策略
7.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架构
7.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7.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路径
7.1.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框架
7.2 用户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2.1 深入挖掘用户需求
7.2.2 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7.3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3.1 建立智慧医疗运行长效保障机制
7.3.2 建立友好的信息交互网络环境
7.4 系统服务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4.1 优化系统功能设计
7.4.2 创新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护理学论文范文参考四: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_曹海苓
通过开展规范与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1.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
第一,政府职能理论的演进历史表明,无论是小政府、弱政府模式,还是大政府、强政府模式,均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有限、适度干预的政府才是政府模式的理想状态。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中,政府应以“服务者”角色向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第二,从准市场理论的视角来看,准市场理论强调系统整合的原则,其宗旨在于集合政府与市场的优势,改变传统的由政府生产、供给、服务等一体化的资源分配模式,强调市场的竞争性、服务使用的可选择性以及服务的效率性。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要求其应该实行准市场供给,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政府的职能主要转向对市场机制的组织、协调和监管等领域,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优化人们的需求满足。
第三,依据协同治理理论的解释,同一治理网络中多元主体间的协调合作、主体间资源的依赖与共享、行动一致的达成以及风险的共担,有利于实现公共品的混合供给,有效降低组织交易成本,满足社会多重需求。因此,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
具体文章框架如下: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呈现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政府治理
(三)公共服务
(四)社会化养老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准市场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以上为大家提供的4篇博士护理学论文范文,大家一定要仔细分析它的结构、研究思路,有其他论文写作问题或者所需资料,欢迎在本网站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