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企业社会责任论文格式、企业社会责任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据与维度体现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5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2100924325959 论文字数:4754 所属栏目: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据与维度体现-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Basis and Dimensions thesis-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和维度是两个基本的但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首先,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认为这两者具有统一性,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却都存在共同的不足;第二,运用一个代表性企业的扩展利润函数,证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必然造成社会责任问题,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实证依据;第三,利用第二部分的结论,证明企业经济责任不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维度主张:以禁止损害和损害赔偿为原则的强制性社会责任维度和以福利增进为原则的选择性社会责任维度。按照这一主张,需要进一步完善《SA8000标准》。

【Abstrac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basis and dimensions are basic and lasting issues to be argued about.In this paper,we stud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basis and dimensions.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theories of interest-relatedness and corporate citizen,believing that they both have a unity,but either has weaknesses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n the second part,we prove why opportunism behaviors of a corporate must lead to the probl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using an extended profit equation so that to provide the empirical basis;and part three gives the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adopting the conclusion made in the second part.Based on this,it raises the idea of two dimensions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e is compulsory dimension in prohibiting any damages and to encourage compensation for any damages,the other is to selective dimension in which welfare is promoted.Therefore,Standard SA8000 should be modified to be even better.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 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

 

【Key words】 basi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pportunism

 

[1] (德)卡尔·马克思(KarlMarx)原著,曾令先,卞彬,金永编译.资本论[M].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2] 周祖城编著.企业伦理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商务印书馆, 2002
[4] (美)盖瑞·J.米勒(GaryJ.Miller)著,王勇等译.管理困境[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2002
[5] (英)大卫·威勒(DavidWheeler),(芬)玛丽亚·西兰琶(MariaSillanpaa)著,张丽华译.利益相关者公司[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6] (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MargaretM.Blair)著,张荣刚译.所有权与控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1] 章辉美,赵玲玲.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顾与综述[J]. 江汉论坛. 2010(01)
[2] 杨帆,张梅芳.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述评与思考[J]. 财会通讯. 2010(03)
[3] 张飞.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及启示[J]. 人口与经济. 2010(S1)
[4] 肖日葵.  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 陈燕和.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http://www.51lunwen.org/qyshzr/ 
[6] 禹海慧,曾鹃.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 2010(03)
[7] 陈文军,乐烨华.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J]. 财会通讯. 2010(09)
[8] 田虹,张洪利.  企业社会责任义利观的阐释[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2)
[9] 刘德佳,赵连章.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几种理论释译[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03)
[11] 孙 鳌.  企业集群的向心力和离心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2)
[12] 吴 勇,陈 通.  企业合作与非合作并行研发模式下政府补贴策略研究[J]. 软科学.
[13] 刘 莲.  青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初探[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14] 姚书杰.  分工、协调和企业组织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2)
[15] 唐清泉,李海威,周熠蒙.  我国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J].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2)
[16] 罗建原.  分布式创新的组织模式:合作社区[J].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2)
[17] 李志学,高婷婷.  EVA在我国上市银行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 王鹤春.  轻资产类型TPL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从企业家角度的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12(01)
[9] 梁永康,郑向敏.  基于 DEA 模型的中国星级饭店业经营效率评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0] 张旸,张旭,董大海.  基于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