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平均年龄(52.2±5.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3.6±5.1)岁。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的呕血、休克等紧急症状,无死亡病例。实验组男26例,女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实验组出血量(910.25±20.32)mL,对照组出血量(905.46±18.68)m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
患者入院后迅速给予心电监护及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采用静脉穿刺置管留置针建立两组及以上静脉通道,给予扩充血容量,防止单组静脉通路输液过快致急性心力衰竭,同时紧急给予交叉配型,通知输血科给予备血。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相关治疗。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口唇、结膜、皮肤颜色。记录患者呕血量,记录大小便颜色及次数。及时汇报相关指标。安抚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1.2.2护理方案
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500mL加入奥曲肽注射液0.6mg输液泵输入15~20滴/min缓慢静脉滴注以止血。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加入酚磺乙胺0.5g静脉滴注,滴速30滴/min以止血。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加入奥美拉唑注射液80mg静脉注射,滴速30滴/min,以降低胃酸分泌护胃治疗。给予0.9%生理盐水10mL加入凝血酶粉1000单位,按次口服,以收缩胃底血管,以促进血液凝固。同时应用三腔两囊管进行食道胃底气囊压迫并进行胃内容物及已出血液进行抽吸。
实验组除上述治疗外运用新式三腔两囊管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0℃)加入去甲肾上腺素8mg,每4小时从胃管内注入10ml液体。对照组则给予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冻生理盐水100mL,分次口服。密切观察止血效果,如有异常即迅速报告医师。一般情况下给予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低脚高并保持病房安静,清理鼻腔及口腔异物以免误吸,并保持呼吸道畅通。
每4~6h口服凝血酶1次,可以连续服用2天。由于凝血酶在酸性环境下灭活,故同药及日常护理时需要谨慎注意,服药后需缓慢翻身改变体位以达到药液充分解除病灶。每日进行两次口腔及鼻腔护理,病情尚不稳定时给予暂进食。使用三腔两囊管时应注意插管处鼻腔清洁及湿润,鼻腔内需要每日涂抹液状石蜡。
拔管前需缓慢放出囊内气体并尽量抽尽囊管囊内剩余气体,继续观察1天以上,在排除再次出血的情况下口服石蜡油30mL,以润滑三腔两囊管外壁,方可以缓慢、轻柔的动作拔管,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撕脱黏膜,引发再次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给酌情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每次入量不宜过多,期间应注意防范因饥饿感产生出现的进食增加,应注意饮食调控的护理安排,血氨异常增加时应限制蛋白摄入,并低盐饮食(<2g/d),禁高纤维、刺激饮食。在住院期间应密切记录一下指标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包括四肢末端温度)、24h出入量、出血量、大便颜色及性质、意识状态等。
以上患者多长期卧床,注意定期翻身,防止褥疮形成,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注意患者传染病防并避免接触,减少探视及护理人员,治及保护病患隐私。以上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多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且长期受病痛折磨,身心疲惫,心理承受能力差,精神意识水平低下,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阶段性心理调控,入院时应消除病患紧张情绪,尽全力安抚病人,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及家属一定心理暗示,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度过危重期。
1.3评定标准
纳入研究观察患者均观察72h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收缩压>90mmHg,心率60~90次/min,大便≦2次/d,未再出现呕血;有效:基本符合显效标准,但大便>2次/d;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36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危重情况下的紧急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患者护理质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降低死亡风险。
选取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在院期间均采用全程多维护理。观察组采用先进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先进的全程多维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风险,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3讨论
虽然医学科学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仍是临床上十分严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护理环节在抢救急危重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地位,运用前沿科学的护理方法,规范并熟练掌握护理仪器可有效节省抢救时间,争取抢救时机,获取抢救主动权,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减轻病痛,增加疗效,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为日后康复回归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护理除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外,仍需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及前瞻性,这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经验及应变能力。在护理过程中除常规护理、操作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外还需护理环节的相互衔接及配合。
值得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医、护、患三方的有效及时沟通有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科学的护理理念更是治疗临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