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给排水工程论文格式、给排水工程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地铁工程消防给排水设计问题探讨

日期:2019年07月09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论文网 点击次数:114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907091711398281 论文字数:3497 所属栏目:给排水工程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要:本文在结合了一定的地铁工程实例下,从水源,管线设置两方面具体分析了地铁工程给水系统的设计;其次,从密闭污水提升装置,以及废水污水系统两方面,具体分析了地铁工程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最后,基于水消防的问题和自动喷淋系统的应用分析了消防工程的布局,依据这些方面的讨论,希望能为相关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地铁;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设计

1. 地铁工程给水系统设计
1.1 水源
地铁工程的常规运行和施工消防用水多来自于相应城市用水体系的网管系统,并且使用“双水源”的应用概念。为了始终贯彻“双水源”的给水设置,对于整个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必须加以验证监测,一旦不能达标,需及时配合加压处理,例如引入加压的泵房等等。考虑到地铁工程的特殊性,较为局促和紧张,其泵房位置一般在地铁内部,除了两台主泵,两台稳压增压的设备之外,另有一台气压罐。然而对于那些处在城市边缘,例如城乡结合部的地铁线路,其在整个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边缘地位也产生了供水相对不足,因此在此部分,另外加设消防水池,类似于每个家庭的蓄水池,或者每个小院天井中的消防用蓄水池一样,作为后备蓄水消防用途予以设计规划。
例如在上海地铁11号线南段的地铁站,地铁中其使用的用水水源为城市供给的自来水为源头,并且将消防用水和运转用水进行管道的分离,从两条引水线路引入。这样在实际的用水过程中,既满足了日常工作运转的用水需要,并且在一旦出现危情时,需要消防用水时则不至于因为突发情况导致专门用水的捉襟见肘。
1.2 管线设置
除了前段提及的,在入水管道设置时需要考虑“两手准备”之外,其在引入水的管道设置时还应该考虑位置因素和材料因素。运转的常规用水和应急时所必需的消防用水予以分离。与此同时,对于其位置因素的考虑应该纳入电气装备和通信系统相关装置的位置信息,这三个构成组分是地铁运转不能缺少的三个必需组分,所以在其连接系统上必须采纳空间上一定距离的分隔以保证互不干扰,以及一旦一个出现问题时,其它部分不被波及。而在思量质料因素时,最为主要的是原料的成分因素,一般而言伴随温度值变化,不少材料都有相应水平的形变,如何在管道设置时利用空间,位置还有管道的设计予以弥补,也是我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纳入考虑的。
在给水管道设置过程中,泄压阀的空间位置必需低于进水管线,最为优异的选择是在它的最低点,而排气阀与此相反,应该在它的最高处,另一方面波纹管伸缩器定位在管线穿越的沉降缝处。在补偿材料本身的膨胀和伸缩,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在管道距离较大时,则配合辅助暗管的设计,支线管道与主干部分相连接,利用拐角对胀缩补偿;在长度上应予以适当的缩短,这样才能在固定作用上达到一定的平衡;若遇到无法利用自然方式的补偿手段,则可以将支架设置成为固定的形式来进行解决。
例如在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段,参照下图1,其给水系统由给水所提供水源,但车辆段内部又有其独立的供水管网,给水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包含:3台给水泵,常用1台,另一台备用,1台进行变频控制,在综合办公楼部分设置二次加压。

图1: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段给水所平面布置

2.地铁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
地铁工程的整个排水系统中包括污水和废水的两套排放设置。
2.1 密闭污水提升装置
作为污水排放较为新型的设备理念产品,密闭污水提升装置包含了污水液位的计量,储备,控制箱部分,排水系统和相关管控阀门等等组成部件。提升装备的设置高度需要予以关注,条件允许下0.8 m以内,污水的泵房则不用在底板的部分再加上降板的设计,节约了建设成本。考虑到各地气温气候的差异,北方地区冬季时节的防结冻必须考虑,综合电能节约,可在晚上排水来防结冻。
此外,污水箱剩余污水的容积比排出管道位置低时,则管道的排空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可以下降污水泵排出水的实际直径,突破水容积的下限值来予以解决。这样避免了残余污水的长期余留,其中所含的杂质部分附着在壁上,对于整个系统管线的通畅产生严重的影响。污水液位的计量,主要目的是实时的监督和控制,通过液位相关的信号,予以一定的开启和停止操作,从而处理系统中的低液位的情况,也起到了及时排除污水杂质的作用。
2.2 废水、雨水系统
利用水流的自然特性,加以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特殊引导达到排除废水和雨水的目的。采用优良的层位,设置废水处理泵房和集水池,对于内部渗漏水,常规冲洗废水,特殊消防用水的排出,设计地漏来集中汇合,连入排水管道流入到排水沟,再最终来到集水池综合。因此集水池的设计,主要考虑在产水量的预判,以此科学合理的设置集水体积。在集水池中,还应设置潜污泵设备,在实际消防工作救助部分同步运作,废水通过泵的处理达到地面最后汇入到城市的污水系统。此外,对于雨水处理的系统,在其规划部分,安放位置应在风亭和机坑之下进行收水,集水池的体积设计也应考虑雨水的部分,大于雨水泵5 min的出水量,且按1 h内启动不超过6次进行统计计算。
例如:下图2是上海地铁11号线南段站 屋面和U形轨行梁的排水系统设计,站体依据简单装修,从外观出发,利用屋顶大面积的雨水汇流采用内管排水,敷设在结构柱内,应用不锈钢保证了其强度,也确保了连接部分的防腐蚀。U形轨行梁和盖梁,予以间接排水。对于站台的日常清洗冲洗用的废水,不接入轨行梁内参与排水,而是单独采用渗漏的方式另外进入到污水池中等等。

图2 上海地铁11号线南段站 屋面和U形轨行梁的排水

3.消防工程的布局
3.1 水消防系统设计
例如在重庆市4号线的地铁站,其体现出在水消防系统的设计中,主要采取的是水消防装置其主要作用,灭火器辅助的布局理念。在站厅楼层:消防栓的水用量为20L/s,换乘部分的人行过道,其用量为12L/s,根据以往的灾情经验而言,火灾在这些部分的持续时间一般在2 h左右。而消火栓箱的设置中,需要做出因地制宜的具体安排,诸如:在站厅层一般为单头箱,两箱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5 m,而站台的人流等待区域部分,设置为双头,同样的D65型号,间隔距离则增加到25 m。相对于公共区域部分,所有的设置均采用暗装设计,在主攻设备放置的楼层则可予以部分暗装。在消防设计的进水部分,引用的是饮水管,并进行每一层循环成环,保障整个消防用水的网状管道。在灭火器的配备上,主要是在公共场区和设备楼层均分别放置灭火器的用箱,并配备防火自救的用具。
3.2 水消防系统的布局与安装
管道铺设重中之重是通畅,内部无杂物。因此,校准平直后,必需做好杂物清除;并且在后期的运作中也要有预防杂物的设置和措施,例如在敞口的部分加塞封闭,预防其它杂志部分的进入等等。
其次铺设过程,整个连接工作以“先大后小”的把握原则,保证连接的有效性,并时刻做好稳固加强的检查工作。对于关键部位予以严格的掌握,加入定位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测量,并予以分析,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一旦危情,消防系统能够真正及时发挥作用。
3.3 自动喷淋系统的应用
鉴于地铁在物理空间上的特殊性(封闭性,人流多,情况布局复杂等等),其产生火灾的性质也是复杂多变的,单单指望消火栓和灭火器,对于初期的火灾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自动喷淋系统的应用对于控制初期火灾,防治其继续扩散较为有效。目前地铁车站内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方式主要是:(1)所有的地下站厅站台均有,如:上海地区;(2)换乘站,及车站部分区域有设置:如在天津地铁2号线的建设中:办公区域,方便乘客的公共区域等等均有设置,包括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及末端试水装置;(3)所有地下站除商业开发部分,均不设置,如:北京、沈阳地区等等。综合比较:均设置必然提高造价,均不设置的做法针对换乘站的客流容量,布局复杂等等情况未能考虑,因此建议在商业开发部分和同站换乘站的站厅层予以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即避免了造价方面的浪费,又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火灾在高发部分发生的风险。

4 结语
地铁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安全运行为前提,消防防灾是关键,需要从设计工作开始,就加以全面、周到、细致的考虑。其中涉及到给排水系统,以及专用的消防全套安保预防系统,做好了这些部分的布局、设计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地铁系统运行的消防安全,从而发挥地铁在城市运行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钰博. 地铁工程给排水消防设计研究[J]. 科技资讯,2012,(25):30.
[2]陈新,刘爱芳,刘学志. 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段给排水、水消防工程布局及设计要点[J]. 铁道标准设计,2014,(03):122-126.
[3]朱亚东. 地铁给排水、水消防工程布局及设计要点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32):100-101.
[4]杨琦,何宏涛,费艳林,智丽萍. 上海地铁11号线南段站给排水和水消防设计特点[J]. 中国给水排水,2013,(02):49-52.
[5]杨涛. 浅谈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奥体中心站给排水及消防设计[J]. 北方交通,2014,(10):100-105.
[6]孙俊杰. 地铁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