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环境设计论文格式、环境设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日期:2018年02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51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5251453578341 论文字数:29999 所属栏目:环境设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环境与参与的问题,其实就是民生与民主的问题。公众参与,通常又被称为公民参与,是公众影响公共生活的一切实践行为,如果不存在公众参与,那么就不会存在民主政治。不少人认为,民生与民主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有些所谓的专家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你瞧,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普通民众就关心环境的洁净、食品的安全、身体的健康,他们才不关也民主不民主呢。只有知识分子才吃饱了撑的,整天喊着要民主要参与。是的,如果只看表面的数据调查,或许真的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通民众不太关也政治,只关也民生,知识分子则往往关也政治甚于关也民生。难道知识分子不需要干净的空气和富足的生活吗?这显然不是答案。正确的答案是:知识分子会比一般民众多问一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环境的恶化和民生的不易?这一问便问出了政治和民主。许多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包括环境政策的发展,它们的背后都有政治。

当前,我国公众的环保关心度是比较高的,然而公众的参与度却是非常低的。整体来讲,我们国家的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整体能力还不是很高,这表明,从意识到行为之间存在着鸿沟,公民的参与程度还应该再提高一些。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促进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已成为一种非常急迫的需求。

公共选择理论的行为主体就是政府,作为一个主体,是具备"经济人"的基本特征的,为什么会出现腐败,那就是因为有权利,那些有权利的行政执行者在决策某些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一些利益诱惑,希望能够制定出对自己发展有利的政策,这就会使环境政策偏离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不是没有组织的个人利益,它不能脱离社会利益,假如缺乏坚实可靠的监督机制,环境政策制定主体由于个人利益等因素势必会让环境政策公共的利益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政策最终是需要很多利益集团共同商定的结果,基于这样的情况考虑,很有可能出现"寻租"现象,这是一种垄断活动,而垄断则会致使低效率和资本的挥霍。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的是综合分析这种方式来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这个过程当中,又提出了一些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处理问题的思路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借鉴国外两个国家优秀经验以后,提出关于我国环境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和改进的政策和建议。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一方面,通过查阅书籍文献,了解关于环境政策、公众参与及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化及关于相关公众参与的理论的大体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期刊和资料,大致了解国外公众参与到环境政策制定中的情况,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同时,对X市PX项目中,公众是如何参与到环境政策制定的过程进行案例分析。

(2)比较分析法

选取了X市PX项目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案例及国外两个国家一美国和日本的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案例,在对公众参与惰况做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以后,借鉴美国及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里面成功的经验,并应用于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中。

...........................


2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相关概念

2.1.1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顾名思义就是"公众"与"参与"。"公众"通常是指基金会的共同利益、共同关也的公共或团体的一些常见问题或群体。因为"公众"外延与内涵是无法确定的,所以一般都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赋予其具体的含义。虽然"公共"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普通的生活,但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公共"这个词也在扩大应用范围。

"参与"是指一个利益相关者可发影响并且能够控制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决策权,还可以控制其资源,属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参与性,是一种外部力量对内部力量的渗透过程,主体通过内部意志的影响,使内部决策有利于外部的一种形式。参与分为三个要素:即参与的主体、参与的客体、及参与的方式。

(1)公众参与主体就是公众,任何人都可以,法人也可以,所有涉及到公众利益问题的,公众都能够参与其中,但是这里所提到的公众并不包含一些特殊身份的人,比如说政府官员。

(2)参与客体,即公众具体需要对哪些事务发表看法。一般就是指和公共利益存在一定关联的公共事务的参与,这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的。例如: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

(3)参与的方式,即如何参与。主要包括:听证会、座谈会、咨询等。公众参与最早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雅典的公民大会。现代化民主行政公众参与,主要是政府和机构以外的个人或者是社会组织,通过某些方式参与到政府公共决策制定于实施当中来,对公共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能够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行为。

公众参与有五种决策模式,见表2-1: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属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里一项重要的支持,它独调的是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性,治理理论属于现代化民主理论里一项新探索,它强调的是公众在一些公共事务里所享有的管理和讨论及决策与监督等权利。民主参与属于治理理论中一项比较基本的理念,民主参与政府相关的决策权首先是合法的,其次也会使公众成为公共管理的合作者。换句话说,公众现在已经不单单属于公共政策所需要实施的对象,而是已经变成了和公共管理者合作的一个伙伴,一起来探讨公共事务,将以前那种从上到下的管理和从下到上的参与方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政府在制定相关策略的时候更加全面和深刻。

2.2.2人民主权理论

人民主权理论最开始的时候是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洛克所提出来的,后来卢梭又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最终就形成了人民主权理论"共识",后来又发展到哈贝马斯,并且把"程序"看作是人民主权的一种重要特征。

人民主权理论主要是以卢梭观点作为其蓝本的,他所提出的"一般意志"这个概念和实际人民权利价值,事实上公共政策属于一个人民的"一般意志"的集合:"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况且还在这个共同体里面接纳每个成员来看作是全体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卢梭觉得,"公意"应当作为最高的指导原则和正义,还是全部公众一个真实思想的表现,但这不是所有人的意思,这里面需要除去极个别人的意志和政府存在摩擦的部分而所剩余的总和。

.........................


3我国环境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现状与问题分析..........14

3.1X市PX项目的案例分析..............14

3.1.1背景.............14

4国外环境政策公众参与的经验与借鉴...........28

1美国..........28

2日本....................29

5推进我国环境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政策建议..................34

5.1拓展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途径...........34

5.2进一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34


5推进我国环境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政策建议


5.1拓展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途径

公众进入政府环境政策制定议程的门户就是参与,这是最根本的,也是前提条件。如果能为公众提供多种通畅的途径,那么就可有效的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5.1.1进一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

所谓的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是相对的,就是指公民参与讨论并能够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对国家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民主形式,即"亲自参与"最直接的一种表达。就现在而言,我国直接民主的范围比较小,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只有县这个级别,其中还包含县、市辖区和乡及民族乡与镇等,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都通过间接选举产生。这种方式优化了选举的流程,全面提升了选举效率,然而却严重的阻碍了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制定过程。所通过多次试验与论证分析以后,要求全面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将以前的县级直选扩充到市级直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民主选举中来,然后通过代议制方式参与政府环境政策制定,决定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

现在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由此形成了一条可以改变公众参与制定政府环保政策的方式。对于广大公众而言,政府的信息主要是在网络上获取,而且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无论是在其发展的速度上,还是其信息承载量上,都远远的超越以往那种传统的媒体,所以.网络也就信息获取和互动的重要平台。现在,我国所有的政府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发布政府有关信息,另外还有公众参与,由网络来参与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

....................


6结语

环境问题是现在世界上最严峻的一个问题,和每一个国家与地区都有关系,还包含世世代代的切身利益,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研究。

公众参与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化会主义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重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