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管理心理学论文格式、管理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1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12102227066484 论文字数:33500 所属栏目:管理心理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压力和工作压力定义的相关研究

Phillip L.Rice认为压力和张力可以代替应激这个概念。[7]所以,在本文中统一使用"压力"一词来替换"应激"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stress被翻译成精神压力或物理学意义上的压力。[8]考查有关资料,stress —词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于中古英语stresse (困难),来源于古法语estrece (狭窄,压迫),来源于拉丁语stringere (拉紧)。大部分人认为stress来源于拉丁语stringere,原意是:"费力地抽取"或"紧紧地捆扎"。压力这个词后来被引入到物理学和工程学。在物理学中它被用来指加于物体之上的外力或压力;在工程学中把外力叫负荷,把内部的力称为stress。 [9]国内外学者对压力概念的研究。加拿大内分泌生理学家汉斯?塞利(HansSelye)在其著作《生活压力》一文中首次把压力的概念引进医学和心理学。他把压力定义为是躯体为了适应施加于它身上的任何要求而产生的非特定性反应。Sdye称之为适应性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并将压力分为有害压力(Distress)和有利压力(Eustress)。Sdye是运用压力来对有机体的这一反应现象进行系统说明的第一人。美国哈佛大学生理学教授坎农(Cannon),首次将压力这一概念引进社会领域。

............


(二)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的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地位越来越突出。有关专家学者开始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展开广泛的研究。特别是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的颁布,引发了全国高等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首先体现在高校加强对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以中国知网为例,从2004年到2012年为止,按题名进行跨库检索,"辅导员"相关的文章有12717篇,其中期刊文章12344篇,硕士学位论文371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高校辅导员"相关的文章有6261篇,其中期刊文章6011篇,硕士论文248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辅导员压力"相关的文章8篇,没有硕士论文。按按关键词进行跨库检索,"辅导员"相关的文章有24689篇,其中期刊文章23691篇,硕士学位论文985篇,博士学位论文13篇;"高校辅导员"相关的文章有4839篇,其中期刊文章4689篇,硕士论文148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辅导员压力"相关的文章1篇,没有硕士论文。这表明我国学者关于辅导员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但辅导员压力的研究却是很少的。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工作压力管理理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成员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近,再加上不同的人对人本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致使人本主义心理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心理学词典》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定义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探究高级的人类动机、自我发展、知识、理解与审美的科学"。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彪勒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行为、经验和意向性的科学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定义为:强调人的独特性,注重主观经验和人的价值心理学说。吉林大学教授车文博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本研究采用车文博教授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定义。

.............


(二)工作压力管理理论
所谓工作压力管理,就是有效整合化解不同的工作压力影响因素,调节心理的应激状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使工作者能够在一个积极的、有持续激励作用的工作压力状态下高质高效地进行工作。压力应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对待压力的正确方法是管理、减轻、控制或转化压力。如果有个人或组织管理者想试图消灭压力,这种做法将是徒劳的。压力管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压力的负面作用,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不是消除所有压力。因为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工作压力能使人们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高的压力会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会使工作绩效不佳,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Yekes和Dodson (1908)是最早研究工作压力与工作业绩相互关系的学者。他们通过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刺激力与业绩(逃避学习的速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关系,这就是著名的Yerkes-dodson法则。该法则认为过大或过小的刺激力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只有适度刺激力的驱动才能够使工作效率达到顶峰状态。换句话说,压力感低于中等水平时,它有利于剌激机体,增强机体的反应能力,在这个吋候,个体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更快,并且个体的工作热情也会更高;而个体的工作压力过大,组织对工作者提出更多要求和限制时,会使工作者的工作绩效降低。因此,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


三、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査分析..........22
(一)研究目的..........22
(二)研究假设..........22
(三)研究方法..........22
(四)研究结果..........25
(五)讨论与分析..........28
(六)研究结论..........32
四、人本策略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中的应用..........33
(一)激发自我潜能,对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压力进行管理..........34
(二)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与评价中体现关怀与接纳..........37
(三)正确认知,发挥积极品质,有效管理工作压力..........39

(四)社会支持一种抵制压力的资源..........41


四、人本策略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一)激发自我潜能,对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压力进行管理
本研究表明,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中,工作性质带给高校辅导员的压力是最大的,这是由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暂时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只有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潜能,改变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看法和态度,从而达到缓减工作压力的目的。在人本策略中,激发个体内在自我潜能的策略包括静坐冥想、自我觉察、想象、自我实现,正向思考及内省等。
1.静坐冥想冥想
是一种会影响人体各种活动的精神运动。[791冥想是舒适地坐着或躺着,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以使思想平静,进而达到身体放松的一种练习。[80]冥想是通过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心世界来减缓思维过程。冥想可以增进心理健康和身心协调,能够提高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帮助人们缓减压力。Brazier指出觉察自己的呼吸是静坐冥想的第一步,也是一种觉察自我的存在及获得平静的方法。[8i]Tloczynski和Tantriella提到禅的呼吸冥想,主张把注意焦点专注在自然呼吸过程,纵使有时有念头或其它分心的事升起,注意力仍要回到呼吸本身。

............


结束语


然而,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它是工作性质、学校管理与评价、自我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转变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看法和态度,运用人本策略,激发自我潜能,对工作压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完整意义上的人,充分尊重人,尽可能地满足人的需求,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总之,学校压力管理与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相结合,同心协力,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最后,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因篇幅原因未能全部涉及,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略)